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春龙

作品数:61 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手术
  • 23篇外科
  • 17篇外科手术
  • 17篇显微外科
  • 16篇细胞
  • 16篇显微外科手术
  • 15篇肿瘤
  • 14篇垂体
  • 13篇显微手术
  • 9篇多巴
  • 9篇多巴胺
  • 9篇多巴胺能
  • 9篇神经干
  • 9篇神经干细胞
  • 9篇神经元
  • 9篇腺瘤
  • 9篇干细胞
  • 9篇胺能
  • 8篇分化
  • 8篇垂体腺瘤

机构

  • 54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从化市人民医...
  • 1篇广州新海医院

作者

  • 61篇柯春龙
  • 19篇黄正松
  • 18篇刘金龙
  • 16篇杨超
  • 16篇陈明振
  • 14篇金华伟
  • 12篇余振华
  • 11篇陈白莉
  • 9篇何东升
  • 9篇王海军
  • 7篇叶小帆
  • 6篇夏之柏
  • 6篇陈昆
  • 6篇郭少雷
  • 6篇林佳平
  • 5篇吴新建
  • 5篇张恒
  • 4篇王海军
  • 3篇于君
  • 3篇洪奕珊

传媒

  • 20篇中华显微外科...
  • 6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癌症
  • 2篇新医学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3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3
  • 8篇2002
  • 4篇2001
  • 2篇1999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胎龄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比较(英文)
2008年
背景:胚胎来源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不仅受到诱导条件影响,也受来源胚胎胚龄的影响。目的:实验拟观察不同胎龄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能力。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7—03/2007—09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室完成。成年孕SD大鼠30只,体质量350~400g,由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许可证号码为SCXK(粤)2007—0034。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DMEM/F12无血清培养液、B27添加剂、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为英国Gibco公司产品;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1、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购自美国R&D公司;白血病抑制因子购自英国PEPROTECH公司;酪氨酸羟化酶抗体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巢蛋白抗体、微管相关蛋白2抗体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为美国CHEMICON公司产品。方法:①分别于大鼠孕10,12,14,16,18天摸球法随机选取6只,麻醉后处死孕鼠,无菌条件下剖腹取胚胎,分离中脑腹侧脑组织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在含表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液中分别培养不同胎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经传代扩增后,在含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1、白血病抑制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诱导分化液中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②诱导分化6d后观察分化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酪氨酸羟化酶染色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比率。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胎龄大鼠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生长情况及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②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后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的比率。结果:①孕10,12,14,16,18d胚胎大鼠中脑神经干细
柯春龙陈白莉金华伟杨超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多巴胺能神经元
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与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目前对于体外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生物学功能、体内存活状况,以及与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疗效比较方面尚缺乏深入的研究。观察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作用,并与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组织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9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①实验材料: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及孕14-15d的SD大鼠由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在含表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胚胎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经传代扩增后,在含白细胞介素1a、白细胞介素11、白血病抑制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诱导分化液中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参考Sauer和Lee等方法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并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组,每组9只:分化细胞组向每一坐标点注入1× 10^11 L^-1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胚胎中脑组注入1× 10^11 L^-1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手术对照组注入DMEM/F12细胞培养液。③实验评估:移植术后10、20、40、60d诱发大鼠不对称旋转行为以观察治疗效果,并对移植区进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了解移植细胞体内存活的情况。结果:①大鼠神经干细胞球在诱导分化液中呈贴壁生长,球内细胞从球体中央逐渐向四周分化扩展出形态各异的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分化细胞中含有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分化6d的细胞中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的比率为(16.7±2.8)%。②移植后20d分化细胞组大鼠的不对称旋转行为开始明显下降(P〈0.05)。移植后40d�
柯春龙陈白莉金华伟郭少雷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神经移植细胞移植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疗效(术后2年随访)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术后2年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双侧STN-DBS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于术前、术后分别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Schwab&Englan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帕金森病睡眠评估量表中文版(PDSS-CV)等评价其临床情况;术后半年、1年及2年定期随访,同时记录各时间点抗PD药物的剂量及DBS的刺激参数。结果 16例患者术后随访满2年,开机未服药及开机服药状态与术前未服药状态相比,UPDRSⅢ、震颤、强直、迟缓及中轴症状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与术前服药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期时间由术前(6.3±0.8)h/d缩短至(2.8±0.6)h/d(P=0.008),术后2年H&Y及PDQ-39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运动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抗PD药物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减少了44.4%。刺激参数:电压由开机时的(1.6±0.2)V增加至(2.3±0.3)V(P=0.001);脉宽由开机时的(61.9±5.1)μs增加至(71.3±14.0)μs(P=0.007);频率由(131.7±5.6)Hz增加至(146.0±18.5)Hz(P=0.006)。结论 双侧STN-DBS术后2年对中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疗效肯定,能有效减少抗PD药物用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且可调控。
钱浩刘金龙符小丽冼文彪柯春龙刘妍梅陈杰郑一帆叶小帆陈曦陈玲裴中黎锦如刘焯霖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运动症状
泡膜蛋白-1在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以及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泡膜蛋白-1(vacuole membraneprotein-1,VMP1)在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以及与星形细胞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星形细胞肿瘤274例的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MP1表达,随访患者生存预后情况。结果274例中随访到212例,VMP1总阳性表达率为78.5%,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VMP1表达阳性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降低,VMP1表达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结论VMP1的表达强度对判断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参考价值。可作为星形细胞肿瘤早期诊断、临床分级和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余振华朱顺叶柯春龙栾中钦金华伟夏之柏黄正松
关键词:星形细胞肿瘤预后
颈静脉孔区哑铃型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哑铃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颈静脉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颈静脉孔区哑铃型肿瘤18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18例中,手术全切除肿瘤17例,次全切除1例。病理结果:神经鞘瘤14例,腮腺腺癌1例,脑膜瘤1例,脊索瘤2例。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功能损害加重10例,其中5例为暂时性,5例为永久性。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能做到生活自理。术后12个月,10例患者可胜任术前的工作或回校学习,8例患者需换成较轻松的工作。结论经颈静脉孔入路,显露充分。有利于全切除颈静脉孔区哑铃型肿瘤,手术效果满意。
杨李轩张弩刘金龙柯春龙黄正松
关键词:脑肿瘤颈静脉孔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分化及移植治疗大鼠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5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达l%,其基本病理改变是黑质(SN)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退行性病变,使接受黑...
柯春龙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多巴胺能神经元
文献传递
大及巨大垂体腺瘤经蝶术中影像定位与手术疗效的关系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研究垂体大及巨大腺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中应用影像定位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1987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经蝶入路显微切除的 2 4 5例大及巨大垂体腺瘤 ,术中应用C 臂X光机或Zeiss自动调焦平衡架显微镜内、外影像导航系统 ,在经蝶入路及切除肿瘤过程中进行影像定位 ,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连续随访 ,以探讨术中影像定位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  2 4 5例患者术后脑脊液漏 2 8例 ,占 11 4 % ;暂时性尿崩 2 6例 ,占10 6 % ;垂体功能低下 10例 ,占 4 1% ,全部病例无死亡。随访 176例患者 ,影像复查全切除 96例 ,全切率 5 4 5 % ,术后 1年以上肿瘤复发 2 1例 ,复发率 11 9%。结论 在大及巨大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中应用影像定位有助于提高手术全切率 ,减少手术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率。
柯春龙陈明振王海军何东升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蝶入路外科手术疗效
冻存时间对复苏后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应用10%牛血清白蛋白+20%二甲基亚砜联合低温保护剂冷冻保存不同时间的胚胎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复苏后,其体外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02/2005-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①应用克隆细胞法在含细胞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液中单细胞克隆培养胚胎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②经传代扩增后,培养于含10%牛血清白蛋白和20%二甲基亚砜的神经干细胞冻存液中,在液氮中分别冷冻保存6,12,及18个月后,重新复苏培养于神经干细胞培养液中,并在含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1、白血病抑制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诱导分化液中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③分化细胞分别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①胚胎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单细胞克隆系经冷冻复苏后,除少数细胞贴壁死亡外,多数细胞生长良好并克隆形成新的神经干细胞球。②神经干细胞球经诱导分化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分化细胞中含有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及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③流式细胞仪检测冻存6,12,18个月及未冻存组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的分化率分别为(15.3±3.4)%,(16.2±1.8)%,(15.6±2.2)%,(16.7±2.8)%,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F=1.799,P>0.05)。结论:冷冻保存18个月的胚胎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不影响其体外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能力。
柯春龙黄正松金华伟夏之柏
关键词:干细胞神经元
三氧化二砷体外抑制人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LN444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用梯度浓度的As2O3处理LN444胶质瘤细胞,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染色观察As2O3引起的核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PI染色检测As2O3作用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As2O3对LN444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抑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Hoechst染色显示用药后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的典型变化。PI染色显示As2O3处理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各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2O3对人胶质瘤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杨超夏之柏陈昆柯春龙黄正松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胶质瘤增殖凋亡
HCaRG在人体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研究HCaRG在胃癌中的表达,探索胃癌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6例胃癌及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HCaRG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HCaRGmRNA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者;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CaRG蛋白在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明显表达,细胞核与细胞浆均有表达,而胃癌组织中无明显HCaRG蛋白表达。结论胃癌组织中HCaRG表达下调,HCaRG基因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缺失。
陈白莉柯春龙王锦辉贺青胡品津
关键词:胃癌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