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继富

作品数:169 被引量:45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文学
  • 41篇历史地理
  • 28篇文化科学
  • 23篇经济管理
  • 20篇社会学
  • 16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4篇文化
  • 37篇故事
  • 25篇民俗
  • 25篇藏族
  • 21篇文学
  • 20篇民族
  • 19篇非物质文化
  • 18篇非物质文化遗...
  • 18篇传承
  • 17篇民间故事
  • 14篇叙事
  • 13篇民间文学
  • 13篇民俗学
  • 13篇记忆
  • 10篇叙事传统
  • 9篇信仰
  • 9篇族人
  • 9篇共同体
  • 9篇佛教
  • 9篇藏族人

机构

  • 106篇中央民族大学
  • 51篇华中师范大学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西藏农牧学院
  • 4篇湖北民族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民俗学会
  • 1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家杂...

作者

  • 168篇林继富
  • 1篇张涛
  • 1篇徐新建
  • 1篇滕小玉
  • 1篇黄雯
  • 1篇彭书跃
  • 1篇陈泳超
  • 1篇郭莎
  • 1篇李晓城
  • 1篇李晶
  • 1篇汪立珍
  • 1篇王丹
  • 1篇邓佑玲
  • 1篇査斌
  • 1篇钟进文
  • 1篇李敬儒
  • 1篇刘俐俐
  • 1篇陈秋
  • 1篇向君旭
  • 1篇梁珊珊

传媒

  • 18篇西藏艺术研究
  • 16篇民间文化论坛
  • 10篇长江大学学报...
  • 8篇湖北民族学院...
  • 7篇中央民族大学...
  • 7篇民族文学研究
  • 7篇原生态民族文...
  • 6篇西藏研究
  • 6篇青海民族研究
  • 5篇民俗研究
  • 5篇文化遗产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中国藏学
  • 4篇西北民族研究
  • 4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青海社会科学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青海民族大学...
  • 3篇赣南师范大学...
  • 3篇湖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7篇2022
  • 13篇2021
  • 10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5
  • 5篇2004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地佛教密宗轮回观念与圆形哲学被引量:1
1998年
轮回观念是一切佛教宗派共同信守的教义准则,他们在“苦”、“乐”思想基础上,以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来描绘未来生活的蓝图。他们认为“一切具有心的众生都持续地轮回无数次生死周期,而又不知道他们自己的最高的本性。坚持一种自我的观念和无休止地极力满足其需要。
林继富
关键词:佛教密宗曼陀罗信徒哲学圣迹
西藏民间故事研究70年:理论建构与意义阐释被引量:1
201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西藏民间故事研究硕果累累。以西藏民间故事个性特征为研究核心,学者在搜集整理、文学特性、生活讲述、文化交流等研究领域都有重要突破,突显了西藏民间故事的文学性、生活性,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文化历史价值。文章反思、评估了70年来西藏民间故事不同研究范畴中的现状、取得的进展及其存在的不足,并对西藏民间故事未来研究的多种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林继富周灵颖
关键词:文学特性
角色转换与文化认同——中国节日文化中的人被引量:6
2003年
文章主要讨论的是节日文化中的人。作者认为,节日产生、发展、繁荣离不开人;节日文化表现的文化传统是模式化与个性化的统一,这种传统的根源依旧以人为核心;节日是人角色转换的关节点,是人相互认同的平台。
林继富
关键词:节日角色转换文化传统
藏族文化中的镜子
1996年
林继富
关键词:藏族文化藏族人藏族文学女神藏学研究
跨族际的故事比较——汉族、藏族“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汉族、藏族流传了大量的"天鹅处女"故事,形成了具有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叙事传统,这些传统与汉族、藏族民众生活紧密相联。这类故事传达了汉族、藏族追寻美好生活的愿望。汉族、藏族"天鹅处女"故事具有明显的印度佛教同类型故事色彩。
林继富
关键词:叙事传统
红色记忆中的悲壮历史——乘顺革命歌谣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乘马、顺河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这里因为革命诞生了许多歌谣。乘顺红色歌谣在继承传统歌谣艺术表达形式和内容基础上,创作了许多具有时代生活色彩的歌谣。乘顺红色歌谣记录了革命生活,记忆着特殊年代的历史。
林继富
关键词:历史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内涵建设与实践模式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系统性保护是新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重要举措,是生活禀赋和科学保护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现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提升和高质量文化内涵建设。从系统性核心要义出发,将保护系统具有的目的性、动态性、联系性、层次性结构紧密结合和整体融入,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既是独立系统,有其自适和自洽的结构逻辑,也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相对稳定且持续不断的发展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谱系如何融入国家文化建设和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关系,成为理解和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实践、知识生产的必然。
林继富闫静
关键词:知识谱系文化建设
“朝向当下”的神话:传统与现实相对接被引量:1
2017年
我觉得杨利慧老师的课题从研究问题设计、研究问题的解答以及研究过程的实践来看,是聚焦于神话的传统如何在现代传承、现代人如何利用神话的问题。因此,这个话题回应了当代神话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问题。在我看来,
林继富
关键词:神话对接实相创新性发展
现代媒介记忆语境下的民间文学保护被引量:12
2014年
现代媒介语境记忆下,民间文学传承、传播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也带来了民间文学新的发展机遇。在当代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要坚守民间文学作为传统的特性,要注意民间文学是生活化和时代性的文学,因此,当代民间文学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质,保护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适应媒介记忆的多样性、多元性,充分尊重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表述行为。
林继富
关键词: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
民间故事讲述人与听众关系研究——基于孙家香讲述《春风夜雨》的分析
2012年
讲述是民间故事文本生成的起点和基础,是讲述人传统知识再现与理解现实的表达空间。孙家香讲述《春风夜雨》中的讲述人与听众构成的关系,不是二元的,而是多维互渗、互动的关系,是意义生成和传统生成与传播的关系。讲述空间活动由讲述人和听众构成知识共同体。讲述逻辑、听众身份、听众行为、听众圈听众在讲述现场的行为影响讲述人的表达情绪和讲述质量,影响讲述人对传统的把握。讲述人所讲故事影响听众的审美接受是传统创新与文化遗失的关系。
林继富
关键词:民间故事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