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侠

作品数:72 被引量:302H指数:1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建筑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艺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城市
  • 20篇城市设计
  • 19篇滨水
  • 13篇建筑
  • 10篇桥梁
  • 8篇慢行
  • 7篇公共空间
  • 6篇公园
  • 5篇多代理
  • 4篇多代理系统
  • 4篇沿岸
  • 4篇建筑师
  • 4篇北外滩
  • 4篇滨水公共空间
  • 4篇城市滨水
  • 4篇城市更新
  • 3篇桥梁设计
  • 3篇梁设计
  • 3篇城市桥
  • 3篇城市桥梁

机构

  • 68篇同济大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上海同济城市...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浙江省建筑设...
  • 1篇中国建筑第八...
  • 1篇四川省建筑设...
  • 1篇江苏省城市规...
  • 1篇上海同济城市...
  • 1篇中国中元国际...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68篇杨春侠
  • 17篇耿慧志
  • 5篇尚维
  • 3篇卢济威
  • 2篇黄林琳
  • 2篇庄宇
  • 2篇张帆
  • 2篇文小琴
  • 2篇徐琛
  • 2篇连海涛
  • 1篇郝洛西
  • 1篇李京生
  • 1篇叶贵勋
  • 1篇蔡永洁
  • 1篇朱玮
  • 1篇王国松
  • 1篇陈泳
  • 1篇叶宇
  • 1篇朱笠
  • 1篇陈莉

传媒

  • 15篇住宅科技
  • 10篇城市建筑
  • 4篇规划师
  • 4篇城市规划
  • 3篇新建筑
  • 3篇上海城市规划
  • 3篇西部人居环境...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建筑学报
  • 2篇华中建筑
  • 2篇风景园林
  • 2篇住区
  • 1篇中外建筑
  • 1篇城市规划汇刊
  • 1篇时代建筑
  • 1篇城市问题
  • 1篇照明工程学报
  • 1篇南方建筑
  • 1篇陕西建筑
  • 1篇园林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城市肌理层级解读的滨水步行可达性研究--以上海市苏州河河口地区为例被引量:23
2018年
滨水步行空间的营造和步行活力的激发正逐渐受到重视,而城市肌理的重塑是从汽车城市向步行城市回归的重要干预手段。研究将城市肌理形态看作具有尺度和层级连续性的有机整体,在传统的街道、地块、建筑层级之外,增加街廓层级,使线性街道与面状街廓的研究互为补充;在传统的二维形态研究之外,重视三维空间分析,包括街道断面,建筑高度等,细化步行体验的空间感受。研究以上海苏州河河口区域为对象,调研分析步行交通的现状和问题,测算统计街道、街廓、地块、建筑等层级要素的数据;然后逐层分析城市形态与河流之间的互动关系,观察下一层级对上一层级形态特征的演绎以及对步行活动的影响;最后,从步行支持出发对4个层级要素提出优化策略,并指出大尺度街廓是步行环境低下的根源,应从规划源头抓起,增加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产权地块形态这一中间层面的管理和控制。
杨春侠史敏耿慧志
关键词:建筑形态
国外基地城市设计教学方法探索--中美联合城市设计教学实践
同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联合城市设计以"高密度城市研究"为主题,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核心,典型"国外基地"为对象,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深入系统的从宏观至微观的城市研...
杨春侠庄宇黄林琳
历时性保护中的更新——纽约高线公园再开发项目评析被引量:37
2011年
高线公园是美国一段废弃的高架铁路线在基于历时性保护的原则下被改造而成的公园。高线公园再开发项目将高线发展的3个主要历史时期的特征自然地融合到更新设计中,将园林与建筑结合,实行"公众主导"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并将历时性保护与更新理念贯穿到高线周边区域的保护中,实施的效果受到公民的认同,其设计方法和理念可为我国废弃地保护与更新设计提供思路。
杨春侠
关键词:高线
城市空间微气候与人群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与展望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城市微气候研究逐步向精细化发展,微气候与人群行为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相关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研究者充分了解城市微气候环境对人群行为的作用机制,从而自下而上、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城市公共空间。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源,从文献数量、机构合作网络、期刊分布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概述,通过对文献的共被引聚类分析,发现目前研究的脉络主要向客观热舒适指标和环境行为学2个方面延伸和发展。从微气候、空间、行为3个方面挖掘研究热点:在微气候层面,探讨了PET、WBGT等综合指标和温度、太阳辐射等分项要素对人群行为的影响;在空间层面,则涵盖宏观空间和微观空间2个层面;在行为层面,则涉及游憩、体力活动和步行3种行为类型。以此为基础,提出3个值得继续探索的议题:微气候、空间、行为互动关系的系统研究;新方法、新技术在微气候与人群行为关系研究中的运用;各气候区及地区间研究探索的平衡。以期为后续微气候与人群行为的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
刘梦萱杨春侠范兆祥
关键词:微气候户外活动公共空间热舒适指标热适应
滨水慢行驻留空间建构策略研究——以上海市苏州河河口地区为例
2015年
滨水地区的蓬勃建设与机动交通的迅猛发展使滨水慢行驻留空间的建构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上海市苏州河河口地区的交通量、驻留活动及开放空间、商业设施的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沿岸连续性与公共性存在欠缺、公共空间内功能吸引点不均衡、桥梁通行及停留环境不够舒适等问题.鉴于此,本文从保证沿岸的连续性与公共性、滨水布置功能激发驻留活动、改善桥梁慢行驻留空间品质三个方面提出了城市滨水和桥梁慢行驻留空间的建构策略.
尚维杨春侠胡延康
关键词:桥梁
滨水公共空间要素对驻留活力的影响和对策——以上海黄浦江两个典型滨水区为例被引量:17
2018年
我国许多城市滨水区虽经精心设计,但使用人群不多,因而缺乏城市活力。驻留活动是基于对环境的偏好或影响而产生的脚步放慢、逗留及交往等行为,真实反映了周边环境的友好程度,也最直接地反映了滨水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活力。本文以上海黄浦江沿岸浦东滨江公园和徐汇滨江的25个滨水公共空间为对象,采用行为地图记录驻留活动数据,选取基面、岸线、功能和设施等公共空间要素,运用SPSS相关性分析,以及行为地图和要素分布图的叠加分析等,探讨不同滨水公共空间要素对驻留活动的影响,找寻显著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滨水公共空间驻留活力提升的对策,包括提高过渡基面的空间吸引力,加强岸线与水体的互渗,增设平民化且灵活的功能,鼓励设施复合利用等。最后,从考量指标方面指出:驻留率和驻留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而驻留线密度和驻留面密度也是评判滨水公共空间吸引力的两个重要方面。
杨春侠邵彬
关键词:滨水
基于GWR模型的滨水区慢行活力影响因子研究--以上海市黄浦江沿岸典型滨水区为例被引量:4
2022年
随着黄浦江两岸滨水区从生产空间转向生活空间,市民前往滨水区进行游憩活动的意愿愈发强烈。为了助力黄浦江两岸新一轮更新,研究以沿岸17个垂直河流的典型街道及其两侧街区为样本,对慢行流量进行调研,基于ArcGIS平台构建GWR模型,分析各因子在不同时空下对滨水区慢行活力的影响。慢行活力特征方面,在空间层面,慢行活力从城市腹地到水滨逐渐减弱,但慢行活动的趋水特征依然明显;在时间层面,工作日的通勤时段和休息日的下午时段慢行活力较高,且夜间活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影响因子效用方面,介数中心性、慢行基础设施、街区建设强度等呈现出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而介数中心性、功能混合度等呈现出较大的时间异质性。基于量化结果和经验预判的差异,研究有针对性地从街道网络梳理、慢行空间布局、相关功能配置、公共交通设置四个方面提出滨水区的开发导向。
杨春侠吕承哲
关键词:地理加权回归建成环境
城市滨水沿岸道路交通组织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在当代滨水慢行活动与机动交通共存并进的背景下,二者的组织方式深切影响着滨水地区的长远发展。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通过由平面到立体视角的解析归纳,从调整沿岸街道断面与线形、优化滨水道路交叉口节点、改善机动高架桥下部空间、下沉滨水区快速机动交通、上抬滨水区慢行活动平台和创建多层退台式亲水基面等6个方面,对城市滨水沿岸道路交通的合理组织提出策略参考与图解模式,以促进滨水空间人车系统的和谐发展。
尚维杨春侠
山海城交融的城市滨海地区开发议题与策略--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滨海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城市滨海地区的开发机遇与挑战并存,临山面海的滨海城区山海资源得天独厚,要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生态、交通、产业、形象等重要议题息息相关。文章结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滨海地区实践项目,挖掘滩、岛、湾、山、河、绿、城等丰富资源,针对各重要议题提出战略与对策:安全方面刚柔协防,应对未来;生态方面山海链接,绿能低耗;交通方面,外联大区,内串微环;产业方面,多样竞合,智能先导;形象方面,山海筑城,高效减压,由此推动国际化滨海都市活力示范区的建立。
杨春侠詹鸣梁瑜刘梦萱
关键词:生态
促进桥梁与城市的“协同发展”——突破滨水区“城桥设计脱节”的困境被引量:9
2014年
城桥设计脱节给现代桥梁与城市建设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提倡"城桥协同发展"十分重要,可依托桥梁节点、滨水两岸、跨河城区等三个层面,研究桥梁单体、桥梁群体、桥梁体系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从空间、形态、基面等方面提出"城桥协同发展"的策略。
杨春侠
关键词:桥梁城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