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波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对学龄期儿童远视眼前段生物参数的评估被引量:1
- 2015年
- 探讨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评估学龄期儿童远视眼前房形态的临床价值。对160名6~12岁学龄期儿童(320眼)进行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根据等效球镜度(SE)将研究对象分为正视、低度远视、中度远视及高度远视4组,比较各组角膜中央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虹膜空间面积(TISA)及巩膜突角(SSA)测量值的差异。分析显示,学龄期儿童中、高度远视眼与正视眼相比,前房更浅,房角更窄。研究表明,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作为一种非接触性检查技术,可作为临床评估学龄期远视儿童前房形态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 汪春晖杨旭波刘陇黔
- 关键词:远视
- 弱视视觉缺陷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7年
- 弱视是视觉发育关键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所致的视觉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特点是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下而不伴有眼部器质性病变。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弱视不仅能导致矫正视力下降,还可以伴发其他视觉缺陷,如视觉拥挤效应、空间对比敏感度降低、游标视力下降、轮廓整合能力下降、方位辨别能力下降、时间信息处理能力下降和全局处理能力下降,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全面认知弱视的视觉缺陷对其正确诊断治疗均十分重要。本文就弱视各种视觉缺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弱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杨旭波刘陇黔
- 关键词:弱视矫正视力
- 多焦视网膜电图评价近视的视网膜功能
- 目的:通过研究近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一阶五环反应的反应密度、潜伏期与眼轴长度关系的研究,以评估近视眼视网膜功能的改变。方法:对矫正视力≥1.0的近视以及正视眼受试者共20例(40只眼)进行 mERG 检查和眼轴
- 杨旭波刘陇黔
- 文献传递
-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注视稳定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注视性眼球运动和扫视性眼球运动的差异。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华西医院眼科斜弱视门诊就诊的儿童,其中间歇性外斜视31例,正常儿童22例。方法所有受试者距离电脑显示屏80 cm观看屏幕,采用视觉生物信息刺激技术-增视能眼动仪软件,利用其增强现实技术对双眼注视性、扫视性眼球运动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Tobii Eye Tracker 54C眼球追踪仪器捕捉眼球运动方位和轨迹,屈光不正者在矫正状态下进行。主要指标矫正视力、屈光度、三棱镜斜视度、注视点水平方向偏移量、注视点垂直方向偏移量。结果在注视性眼球运动方面,间歇性外斜视组在右上、正右、左下方向注视时,其小范围注视稳定性与正常儿童组有显著差别,其中正右(Z=-2.764,P=0.006)注视点的偏移体现在水平方向,左下(Z=-2.112,P=0.035)注视点的偏移体现在垂直方向,右上注视点在水平(Z=-2.266,P=0.023)、垂直(Z=-2.113,P=0.035)方向皆有显著偏移。在扫视性眼球运动方面,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扫视第一行行首(Z=-2.140,P=0.032)、行尾(Z=-2.573,P=0.010),第二行行首(Z=-2.907,P=0.004)、行尾(Z=-2.365,P=0.018),第三行行尾(Z=-3.268,P=0.001),第四行行首(Z=-2.022,P=0.043)时在水平方向上有明显的偏移;在扫视第一行行首(Z=-2.527,P=0.011)、行尾(Z=-2.031,P=0.042),第三行行尾(Z=-2.257,P=0.024),第四行行首(Z=-2.826,P=0.005)时,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偏移;在扫视第三行时,行首和行尾注视位置相比,在垂直方向的偏移量有明显差异(Z=-2.858,P=0.004)。结论与正常儿童相比,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注视性眼球运动和扫视性眼球运动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受损。
- 黄威栋杨旭波
-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
- 学龄期儿童远视眼前节结构的研究
- 汪春晖杨旭波刘陇黔
- 弱视患者自适应光学系统矫正高阶像差前后视觉行为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单眼弱视眼通过自适应光学系统矫正高阶像差(higher order aberrations,HOAs)前后视觉行为的变化。方法分别测量10名单眼弱视患者通过自适应光学系统矫正弱视眼高阶像差前后的视力(visual acuity,VA)及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阈值,并分析视力和对比敏感度阈值的变化。结果弱视眼矫正高阶像差后视力提高(P=0.005);弱视眼矫正高阶像差后对比敏感度阈值降低(P<0.001),这一进步主要发生于24cpd的空间频率(spatial frequency,SF)上(P=0.018)。结论弱视眼在矫正高阶像差后视觉功能提升,高阶像差的存在对弱视患者高空间频率上对比敏感度功能的下降具有一定的作用。
- 李谦杨旭波刘陇黔
- 关键词:弱视高阶像差自适应光学
- 中国西部真菌性眼内炎临床分析
- 2018年
- 目的报道真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敏感药物、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2017年真菌培养阳性眼内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培养结果。结果真菌培养阳性眼内炎病例共14例(18眼):外源性6例(6眼),全部为眼球穿通伤所致;内源性8例(12眼)中,其中4例原因不明,2例继发上呼吸道感染,2例继发泌尿系统感染。共培养出4个真菌属:念珠菌属9例,曲霉菌属3例,枝顶孢属1例,粘束孢属1例;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75%),外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曲霉菌(33.3%)。在可测视力的13例患者(17眼)中,内源性眼内炎通过治疗有8眼(66.7%)视力提高,而外源性眼内炎只有1眼(20%)视力改善。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眼,61.5%有视力提高。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念珠菌敏感率为100%。结论外源性真菌眼内炎较内源性预后差。两性霉素B敏感率高。
- 杨旭波黄志翾毛宇毛宇
- 关键词:真菌性眼内炎致病菌预后
- 斜视患者深度运动知觉与静态立体视的关系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斜视患者深度运动知觉与静态立体视的关系,分析深度运动知觉获得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立体视测试软件测量84例斜视患者(间歇性外斜视57例、恒定性外斜视12例、恒定性内斜视15例)与16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的双眼融合、静态立体视和深度运动知觉。对比分析深度运动知觉和静态立体视检查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斜视类型、双眼融合等因素对深度运动知觉获得的影响。结果斜视组患者存在深度运动知觉和静态立体视者均占59.5%(50/84),是否存在深度运动知觉与有无静态立体视相关,两种立体视的阈值间存在正相关。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显示存在深度运动知觉与静态立体视,两种立体视的平均阈值均低于斜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深度运动知觉检查的通过率于不同斜视类型的患者间存在差异,有87.7%(50/57)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显示存在深度运动知觉,而所有恒定性斜视患者均未通过深度运动知觉的测量。深度运动知觉的获得与是否存在双眼融合能力相关。结论斜视患者的深度运动知觉与静态立体视之间存在相关性。斜视患者的深度运动知觉受斜视的类型影响,间歇性外斜视是保留深度运动知觉的主要类型。
- 蓝敏陈晓航杨旭波廖孟幸浩洋刘陇黔
- 关键词: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