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娇艳

作品数:31 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稻瘟
  • 3篇生物学
  • 3篇实验教学
  • 3篇水质
  • 3篇教学
  • 3篇黑臭
  • 3篇F
  • 2篇稻瘟菌
  • 2篇地质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乳糖酶
  • 2篇水生
  • 2篇水生植物
  • 2篇水体
  • 2篇同源模建
  • 2篇微生物学
  • 2篇污染
  • 2篇烯唑醇
  • 2篇氯酚

机构

  • 27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0篇杨娇艳
  • 16篇杨劭
  • 6篇赵良元
  • 6篇蒋金辉
  • 5篇朱迟
  • 4篇李兵
  • 3篇王红梅
  • 3篇赵进
  • 3篇兰波
  • 3篇张伟
  • 2篇李腾
  • 2篇肖文精
  • 2篇魏妍
  • 2篇陈传红
  • 2篇高丹英
  • 2篇刘婷婷
  • 2篇吴刚
  • 2篇邓灵福
  • 2篇范云六
  • 2篇王乐乐

传媒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2008年中...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来源于嗜热古细菌Pyrococcus furiosus乳糖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以嗜热古细菌Pyrococcus furiosus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克隆获得乳糖酶基因celB。将celB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celB,转化大肠杆菌B121,阳性转化子在28%下经IPTG诱导4h后进行SDS.PAGE电泳和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cel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乳“糖酶基因celB表达的乳糖酶蛋白CELB分子质量约为58kDa。CELB是耐高温酶,其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105%,在95%至110%之间热稳定性较好;pH5.0时该乳糖酶水解活力最高,在pH5.0~10.0之间,pH稳定性较好,该酶对金属离子依赖性不强。
段文娟杨娇艳李卓夫张伟张志芳
关键词:乳糖酶酶学性质原核表达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14α-去甲基化酶与抑制剂的结合特性与新型杀真菌剂筛选
稻瘟病是限制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广泛发生在世界各稻区,每年稻瘟病爆发对农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甾醇14a-去甲基化酶抑制剂(DMI inhibitors,DMIs)是目前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的一类抗真菌剂,它通过抑制靶标...
杨娇艳
关键词:稻瘟病菌抑制剂同源模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文献传递
沉积物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植物去除方法
一种沉积物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植物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对沉积物有毒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挺水植物水葱(S.validus Vahl),幼苗及成苗均可,以株高60cm的幼苗为佳;本发明的优点是:水葱对沉积物中的五...
杨劭赵良元杨娇艳蒋金辉
文献传递
来源于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的乳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7
2006年
根据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密码子选择偏好对来源于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的乳糖酶基因lacO进行了分子改造。改造后的基因lacM按正确的阅读框架插入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上,构建得到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CR检测、SDS—PAGE电泳分析和酶活力测定的结果表明,lacM基因已重组到酵母染色体上,并能正常分泌表达。与来改造的基因lacO的毕赤酵母重组子相比,酶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约为改造前的3倍以上。
梁果义伍宁丰张伟杨娇艳姚斌范云六
关键词:乳糖酶基因改造毕赤酵母芽孢杆菌
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述评被引量:14
2005年
微生物在诸如海洋、湖泊、土壤、冰川、洞穴等许多生态系统的地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上对一些单个生态系统的地质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微生物类脂物碳同位素组成与碳循环的关系等已部分地进行了总结。从分子水平上总结了地质微生物研究进展,着重从核酸(16SrRNA、DNA)和类脂物(磷脂酸、藿醇)两大方面评述了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剖析了地质历史时期的甲烷氧化细菌、绿硫细菌、蓝细菌等一些重要微生物类群的类脂物分子标志化合物特征,揭示了当今分子地质微生物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动态,指出单体稳定同位素研究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结合将使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王红梅谢树成赖旭龙黄俊华杨娇艳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子化石微生物
金矿化指示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被引量:3
2006年
近年来,土壤微生物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芽孢计数对下伏金矿化的指示作用已被不同国家的地质工作者所证实,但由于鉴别手段的限制,对金矿化指示菌株的鉴定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微生物分类鉴定上,本研究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引入到金矿化指示菌株的鉴定中,从而将微生物找矿中的微生物鉴定手段提高到分子水平.从湖北省嘉鱼县蛇屋山金矿区分离到的矿化指示菌株中随机挑取2株菌Y1和Y2,PCR扩增并测定其16SrDNA和16S-23SrDNA区间序列.经系统发育和生理生化试验综合分析,表明Y1为蕈状芽孢杆菌(B.mycoides),Y2为蜡样芽孢杆菌,两者都属于蜡样芽孢杆菌群,证明蜡样芽孢杆菌群是金矿化指示菌,同时也证明了传统微生物找矿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蜡样芽孢杆菌群菌芽孢计数方法的可靠性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采矿的可行性.菌株16SrDNA和16S-23SrDNA区间核苷酸序列的确定也为下一步微生物找矿中的基因探针试剂盒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杨娇艳张勇王红梅宋冬林程琴梅娟吴刚
关键词:RDNA16S-23SRDNA间区菌种鉴定
狐尾藻降解双酚A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被引量:3
2015年
该研究从沉水植物狐尾藻中分离筛选到1株可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内生细菌Hu32。通过摇瓶实验进行了菌株降解条件的优化和降解特性的探索,发现菌株降解初始浓度为10 mg/L,BPA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为1%,初始pH值为6.0,温度为25℃。在该条件下,菌株最大生长浓度OD_(600)达到0.22,3 d对10 mg/L,BPA的降解率达到(47.17±1.22)%。经过对其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同源性序列分析,该菌株初步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这是首次从沉水植物中分离到新型可降解BPA的内生菌,有助于了解水生植物对BPA污染水体的修复机制,为进一步阐明水体中BPA的生态归趋奠定基础。
王乐乐张国森耿超杨娇艳程浩艳蒋金辉杨劭
关键词:狐尾藻内生菌双酚A类芽孢杆菌降解特性
稻瘟菌CYP51不同亚型的同源模建及与烯唑醇对接模型的比较
2012年
为开发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的高效、特异14α-去甲基化酶抑制剂(DMIs),实现水稻稻瘟病的有效防治,对稻瘟菌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的三维结构进行了同源模拟,并通过分子对接比较分析了稻瘟菌CYP51两个亚型(MG-CYP51F1和MG-CYP51F2)与烯唑醇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稻瘟菌中MG-CYP51F1和MG-CYP51F2与烯唑醇的结合模式基本相同,疏水作用是其结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活性空腔内相互对应的相同或相似疏水性氨基酸共同形成了与配体结合的疏水口袋。MG-CYP51F1和MG-CYP51F2都可以作为药物设计的靶标,对基于靶酶的药物设计过程不构成影响,这为稻瘟菌高效特异DMIs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蔡诗雨刘婷婷张阳万坚杨劭赵进杨娇艳
关键词:稻瘟菌同源模建分子对接
来源于嗜热古细菌Pyrococcus furiosus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
杨娇艳
洪湖养殖区水生植物种子库现状及水生植被恢复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洪湖大面积围网养殖对水生植被破坏严重,为探讨洪湖养殖区水生植被恢复策略,在一个典型的养殖区域内进行了水生植被常规调查、水质调查、种子库调查、自然恢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鱼类密度过大是水生植被退化主要原因和水生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而水质不是关键的限制因子.(2)养殖区种子库水生植物14种,平均密度为467±345 ind/m2.(3)养殖区现场2种自然恢复试验分别有5种、14种水生植物得到恢复.研究结果表明在洪湖养殖区现有水质条件下,仅通过严格控制草食性鱼类的密度,水生植被即可自然恢复.
丁小青贾延亭杨娇艳安彦杰杨劭
关键词:水生植被自然恢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