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华

作品数:5 被引量:96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莱州浅滩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地貌
  • 2篇地貌演变
  • 2篇信息系统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技术
  • 1篇整治
  • 1篇沙地
  • 1篇泥沙
  • 1篇泥沙资源
  • 1篇浅滩
  • 1篇综合整治
  • 1篇景观
  • 1篇景观多样性
  • 1篇景观生态
  • 1篇景观生态学
  • 1篇景观研究
  • 1篇科尔沁沙地

机构

  • 5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5篇杨华
  • 4篇王庆
  • 4篇高光辰
  • 4篇仲少云
  • 2篇李世泰
  • 2篇张云吉
  • 2篇杜国云
  • 1篇张安定
  • 1篇高玉葆
  • 1篇常学礼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04
  • 4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山东莱州浅滩的沉积动态与地貌演变
2004年
在野外观测和历史地貌调查的基础上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 ,研究了现代莱州浅滩的地貌演变规律和人类活动对浅滩地貌冲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受其特有的沉积动力过程控制 ,莱州浅滩不断淤高并向东北迁移、西北延伸。 1 95 8年以来由于修建水库、码头和海底采沙等人类活动导致泥沙亏损 ,浅滩在继续向东北迁移、西北延伸的同时 ,总体上处于侵蚀、解体状态 ,在中部和近岸部分之间、近岸部分和刁龙嘴海岸之间先后形成了贯通的潮流槽 ,不同地貌部位冲淤状态存在差异。
王庆杨华仲少云杜国云张云吉高光辰
关键词:浅滩地貌演变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山东莱州浅滩的沉积动态与地貌演变被引量:33
2003年
在野外观测和历史地貌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研究了现代莱州浅滩的地貌演变规律和人类活动对浅滩地貌冲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其特有的沉积动力过程控制,莱州浅滩不断淤高并向东北迁移、西北延伸。1958年以来由于修建水库、码头和海底采沙等人类活动导致泥沙亏损,浅滩在继续向东北迁移、西北延伸的同时,总体上处于侵蚀、解体状态,在中部和近岸部分之间、近岸部分和刁龙嘴海岸之间先后形成了贯通的潮流槽,不同地貌部位冲淤状态存在差异。
王庆杨华仲少云杜国云张云吉高光辰
关键词:地貌演变地理信息系统莱州浅滩
科尔沁沙地景观研究中的尺度效应被引量:58
2003年
从研究区域取样尺度和分析尺度两个方面入手 ,对科尔沁沙地景观的尺度效应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取样尺度的尺度效应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和统计分析来判断其变化趋势和范围。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景观中斑块数量 ( y)与取样面积 ( x)之间有很好的拟合关系 y=- 7.1 2 82 x+ 2 2 0 .31 ( R=0 .95 8>0 .70 8=α0 .0 1(10 ) ) ;最大斑块面积 ( y)和取样面积 ( x)二者的关系为 y=0 .0 0 4 x2 - 0 .0 0 96x+ 0 .3346( R=0 .947>0 .70 8=α0 .0 1(10 ) ) ,关系密切。取样面积对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分析显示 ,在取样面积最小为 0 .2 8的情况下 ,景观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为抛物线型 ,在取样面积约为研究区面积的一半左右时 ,景观多样性最高 ,为1 .931。不同取样面积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 1 .863(± 0 .0 75 )。从景观优势度指数的变化来看 ,呈倒抛物线型。在取样面积约为研究区面积的一半左右时 ,优势度最低 ,为 0 .467。不同取样面积的平均优势度指数为0 .5 34(± 0 .0 75 )。在取样面积不变的情况下 ,研究尺度的分析表明 ,沙地景观间隙度具有分形结构。间隙度与研究斑块的占有概率有关 ,占有概率越高 ,分维数越大。在研究对象占有概率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分布格局存在不同的景观间隙度 ,研究尺度越大 ,差别越大。相对而?
常学礼张安定杨华高玉葆
关键词:斑块景观多样性景观生态学
渤海南部黄河口沙嘴—刁龙嘴跨海通道建设构想——兼议莱州湾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被引量:3
2003年
针对莱州湾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根据莱州湾沉积环境演化的湖化趋势,提出修建以黄河口沙嘴—刁龙嘴跨海大桥(堤)为核心的莱州湾跨海通道,其一期工程是在莱州浅滩基础上修建人工半岛。同时对该工程的综合效益、投资、技术可行性、负面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论证。
王庆仲少云李世泰高光辰杨华
关键词:黄河口莱州浅滩
莱州湾泥沙资源利用与国土综合整治被引量:3
2003年
对莱州湾的沉积环境演变趋势、泥沙资源及其沉积地貌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莱州湾泥沙资源主要包括黄河口沙嘴和莱州浅滩两部分 ,分别来源于黄河和山东半岛西北部河流输沙。北北西向的莱州浅滩相对高度达 8m~ 1 0m ,浅滩 -2m等深线以上部分同刁龙嘴共同构成长达 2 4km的堆积岬角 ,呈北西向伸入莱州湾中部 -1 0m~ -1 2m海域。随着黄河口沙嘴的不断向海延伸 ,预计 2 0 3 6年时黄河口沙嘴东南端 -2m等深线至莱州浅滩西北端 -2m等深线之间的距离将只有 1 4km ,2 0 5 6年时将进一步缩小为5km ,莱州湾内侧、外侧之间的连通性将大大减弱 ,内侧部分将变成一个大型泻湖 ,水动力条件将发生深刻变化。在此基础上 ,提出应当根据莱州湾内侧的泻湖化趋势 ,充分利用莱州湾泥沙资源 ,修建连接黄河口沙嘴和刁龙嘴的莱州湾跨海通道 ,其一期工程为修建莱州浅滩人工半岛。同时 ,对莱州湾跨海通道的效益、技术可行性、负面效应及黄河断流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王庆仲少云杨华李世泰高光辰
关键词:泥沙资源国土综合整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