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髋关节
  • 3篇关节
  • 1篇影像
  • 1篇生物力学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平片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椎弓根固定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髋臼
  • 1篇截骨
  • 1篇截骨矫形
  • 1篇颈干角
  • 1篇矫形
  • 1篇骨盆
  • 1篇骨盆平片

机构

  • 3篇苏州大学
  • 2篇厦门市第一医...
  • 2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3篇郝跃峰
  • 3篇杨佩彦
  • 3篇孙俊英
  • 2篇马良波
  • 1篇杨玉生
  • 1篇王志刚
  • 1篇冯皓宇
  • 1篇曹喜林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髋关节旋转中心相关骨性参数的测量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国人正常髋关节周围的骨性参数,探讨其对高位髋中心技术的影响。方法挑选CT表现完全正常且病例资料完整的男女各30例的影像资料,采用专用图像软件测量。测量参数:髋臼上方骨质的厚度、颈干角、偏心距、股骨头直径、骨盆高度及骨盆宽度。将年龄、体质量、性别和测量的各项参数值收集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髋臼上方骨质形态在通过股骨头中心的冠状面上呈倒漏斗形,由远及近逐渐变薄,断面呈扇形,角度逐渐增大,半径逐渐变短。两性均在髋臼上方3cm明显变薄,平均厚度男性为3.00cm,女性为2.85cm。男女两性之间的骨盆高度、骨盆宽度、颈干角、股骨头直径以及髋臼上方2cm平面的骨质厚度等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颈干角,男性平均为121.42°,女性平均为135.42°,相差达14°,男女两性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达24.1°。结论髋臼上方骨质允许在全髋关节翻修术时垂直上方或上内方3cm内放置高位髋中心。正常国人髋关节周围骨性参数男女差别较大,基于性别的差异,有必要在建立数据库时进行区别。
郝跃峰孙俊英杨佩彦马良波
关键词:髋关节颈干角CT测量
骨盆平片影像长度的测量被引量:2
2006年
郝跃峰冯皓宇孙俊英杨玉生杨佩彦王志刚曹喜林
关键词:骨盆平片全髋关节置换影像椎弓根固定截骨矫形
有限高位髋关节旋转中心数学模型的推导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国人有限高位髋关节旋转中心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了解髋中心高位放置以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探寻降低髋关节应力的途径,并作出定量描述。方法在正常髋关节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髋关节旋转中心H点上方向内、外各2cm,向上5cm的区域进行节点的划分。结果在髋中心垂直上移5cm以内(包括5cm),男女两性外展肌力和髋关节接触力的值都随髋中心的垂直上升而逐渐升高。在3cm以内髋中心升高的幅度远远小于3cm以上升高的幅度。髋中心升高同样的高度,对女性外展肌力和髋关节接触力的影响更大。髋中心以与垂线外展10°的方向上移5cm以内(包括5cm),男女两性外展肌力和髋关节接触力的值都随髋中心向外上方向上升而逐渐升高。升高相同高度时,外上方向上升是垂直方向上升的两倍。男女两性保持髋关节接触力不变时髋中心向上内移动的轨迹,在纵向变化5 cm的范围之内时,横向不超过1.6cm,在纵向变化3cm的范围之内时,横向不超过1.0cm。男女两性保持髋关节接触力不变,保持大转子的位置不变时,髋中心高度升高3cm,颈干角角度变化男性不超过17°,女性不超过10°;颈长变化男性不超过2.7cm,女性不超过2.9cm。升高5cm时,颈干角角度变化男性不超过23°,女性不超过14°;颈长变化男性不超过4.6cm,女性不超过4.9cm。总的趋势是男性以角度变化为主,女性以颈长变化为主。保持外展肌力不变,髋中心垂直上移时,男女两性重心的摆动幅度逐渐增加。上升同样的高度女性摆动幅度大于男性。升高到3cm时,男性摇摆幅度大约7°,女性大约9°。结论本项研究所建立的国人有限高位髋中心数学模型,可以比较精确地模拟髋中心高位放置以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模拟显示髋中心上内放置,再通过增加颈长或改变颈干角以补偿外展肌的长度并保持偏心距,在升高不超过3cm的范围内,可以避免因�
郝跃峰孙俊英杨佩彦马良波
关键词:生物力学髋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