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军
- 作品数:51 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石刻整理常见误录探因——广西石刻研究之五被引量:2
- 2012年
- 石刻是我国文献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界对石刻的整理成果很多,也注重开发利用石刻的文献价值,但已有的整理成果中多有不足,比如常出现人物误录、格式误录、字形误录、误入(拆出)他碑、断章取义、疏略漏录、放弃辨识、误辨朝代、属地误录等问题。研究石刻整理常见误录原因,有利于学界对前人成果的利用,也有利于反省石刻整理中易发生的错误,以使再次整理石刻时尽量避免类似问题。
- 杜海军
- 关键词:石刻
- 从元刊杂剧看元杂剧艺术未被揭橥的特点被引量:2
- 2011年
- 元杂剧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真正的戏曲形式。对于元杂剧的创作艺术,明代以来即多给予肯定,这基本是建立在对明人刊刻元杂剧基础上的论述。我们若以真正之戏曲标准衡量元杂剧,从元刊杂剧看,表现在重语言轻形象,重说唱轻表演,显示了元杂剧作为戏曲文体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 杜海军
- 关键词:戏曲艺术元刊杂剧艺术创作
- 石刻之文学史贡献
- 石刻自其发生,因材质易得,风雨不侵,外力难坏,经久耐磨,可传久传远,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法,遂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广泛普遍的应用,成为记事、抒情、推动文学传播的重要手段,在传递文学信息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功用...
- 杜海军
- 关键词:石刻文学传播
- 文献传递
- 从元杂剧元明刊本之比较论明代戏曲的进步被引量:14
- 2008年
- 元杂剧现存较早的主要是元刊本和明刊本。长期以来,人们依照传统意义上的版本理念,往往将明刊元杂剧完全视为元杂剧,并从中研究元杂剧的特点与规律,探索元杂剧的本真面貌,这是一种值得商榷的作法。因为明刊本对元杂剧作了大量的改动,在剧本形式的规范化、戏曲文体的凸显、戏曲文本的文学化等方面都有努力,因此我们说明刊元杂剧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明代的戏曲成就。
- 杜海军
- 关键词:元杂剧元刊本明刊本
- 桂林摩崖唐代男像观音考——广西石刻研究之二被引量:2
- 2010年
-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深入人心,与佛、菩萨、罗汉等的雕像、画像的传播是不可分的。观音信仰的传播是佛教传播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研究观音像的传播使我们可以看出佛教传播的存在和途径。桂林龙隐岩有一男性观音像,属世所稀见,虽然刻于清代,但从其刻像的文字记载,从明人的石刻记载、观音信仰的发展特点,从唐代的佛教在桂林发展的考察,可见应该是唐人作品,反映了唐代佛教在桂林的发展。
- 杜海军
- 关键词:佛教唐代
- 《观澜文集》及其对唐宋派形成的影响
- 澜文集》,南宋福州人林之奇编纂,对其后的文学史走向特别是唐宋派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应该引起文学史研究者的注意.要研究《观澜文集》,先需对林之奇有所了解. 《观澜文集》明显推重唐宋文章。在《观澜文集》中,所选文...
- 杜海军
- 关键词:文学史
- 论明代广西作家张鸣凤的文学创作
- 2008年
- 张鸣凤是明代重要的广西籍作家,他一生游历颇广,勤于笔耕,著述颇丰,仅留存者,依然有《羽王先生集》《桂胜》和《桂政》等。张鸣凤的诗、文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历程,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得到了王世贞、吴国伦等的肯定,在广西籍作家中非常难得,为广西在我国文学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 杜海军
- 关键词:文学创作
- 论题名的文学研究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题名是摩崖于山体或者镌刻于人制各类石形物件之上的、以记录游人姓氏为核心的文字,是石刻中一种特有的体裁,在我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大量的存在。题名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可丰富文体学或者说文学研究;题名具有文学的可鉴赏性,能为观者带来愉悦;题名还是文人的档案,对于文学家的生平研究有不可取代的文献价值。
- 杜海军
- 关键词:题名文学石刻
- 《今乐考证》的戏曲史价值被引量:2
- 2006年
- 《今乐考证》虽然是一种戏曲目录,但它具有不可取代的戏曲史价值。表现在它著录了戏曲史上大量的近于完备的剧目;且在著录中纠谬正误,构筑了戏曲史的基本框架,这在戏曲研究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 杜海军
- 关键词:戏曲史
- 宜州石刻孙中山年谱的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宜州市中山公园的一面方碑所刻孙中山年谱未曾为学界关注,1998年编纂的《宜州市志》也没有著录。该石刻年谱以民国纪年编年,在众多的孙中山年谱中独树一帜,凸显了年谱编撰者的革命情怀。年谱的內容虽然简短,却可以补令人所作《孙中山年谱》之缺,是值得关注和保护的一件革命文物。
- 杜海军
- 关键词:孙中山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