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洁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患儿
  • 2篇急诊
  • 1篇单手送管法
  • 1篇低保
  • 1篇低保家庭
  • 1篇多西他赛
  • 1篇心理弹性
  • 1篇心理虐待
  • 1篇学生人际关系
  • 1篇学问
  • 1篇厌学
  • 1篇厌学问题
  • 1篇厌学行为
  • 1篇应急
  • 1篇应急能力
  • 1篇症状
  • 1篇人际
  • 1篇人际关系
  • 1篇人际信任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 6篇杜洁
  • 1篇张瑞星
  • 1篇秦莹
  • 1篇李娜娜

传媒

  • 2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单手送管法在急诊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单手送管法在急诊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患儿430例,按照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不同分为单手送管组和双手送管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抢救成功率以及纠纷发生率。结果单手送管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抢救成功率以及纠纷发生率与双手送管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优于双手送管法,能够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纠纷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杜洁
关键词:单手送管法静脉留置针穿刺急诊患儿
童年期心理虐待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自我中心和人际信任的作用
杜洁
S-1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背景和目的:  肺癌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第一位的肿瘤因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大多数NSCLC确诊时已接近Ⅲ期/Ⅳ期,手术治疗往往不是一个最佳的治疗手段,并且相对于早期患者预后较差。对于该...
杜洁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多西他赛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社会工作介入单亲贫困家庭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实务探究——以某低保家庭为例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是塑造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单亲贫困家庭青少年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不愿学、不会学、学不会状况更加剧了其旷课、...
杜洁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行为社会工作
文献传递
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发热、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与入院3d后血钾、血钠和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患儿进行随访,记录两组患儿的惊厥复发率与癫痫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入院3d后,两组患儿的血钾、血钠水平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血糖水平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对疾病知识、降温方法、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患儿的惊厥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的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中,可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降低惊厥的复发率,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还需一系列改进措施提高急诊科甚至医院各部门对临床路径的执行力。
宋盼盼杜洁秦莹
关键词:急诊临床护理路径患儿高热惊厥症状
积极心理护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护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160名护理人员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6周。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弹性[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应急能力评分和敬业程度(盖洛普Q12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坚韧、乐观、力量等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应急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盖洛普Q12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护理应用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群体,可提高其心理弹性评分、应急能力评分和敬业程度评分,改善应对方式评分,效果优于常规心理护理。
杜洁李春晓李娜娜张瑞星
关键词: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弹性应急能力敬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