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扬
- 作品数:186 被引量:4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油气库站及管网爆炸防控技术与应用
- 杜扬蒋新生汪映标廖华钱海兵梁建军王冬谭世云欧益宏但琦周建忠
- 主要技术内容:(1)针对油气爆炸防控实验涉爆高危、研究难度大以及高温、高压、高速极端条件下超动态激光纹影探测等26个实验技术难题,研发了16台套专用模拟实验系统,为高水平理论与技术研究提供了保障。(2)针对油气库站及管网...
- 关键词:
- 两类小波模板及其在医学错畸形X射线头影图处理中的应用
- 2004年
- 基于医学错X射线头影图像自动处理重要性及其复杂性 ,研究了两类小波模板并将其应用在X射线头影图像处理中。实际使用也证实了算法的鲁棒性。
- 王冬杜扬
-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错HE畸形边缘检测计算机
- 基于数值模拟的燃惰气燃烧室的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惰性气体是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防、抑爆及消防灭火介质,惰气的来源制约了惰气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开发。以一种新型燃惰气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采用了RNGk-ε双方程模型描述湍流流动,随机颗粒轨道模型追踪燃油颗粒运动,考虑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对燃烧的影响,采用了修正的EBU湍流燃烧模型计算燃烧速率,同时采用了离散坐标法表征辐射传热过程,建立了燃烧室三维气雾两相湍流燃烧模型,对燃烧室流动燃烧特性进行了深入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了数值模型及数值方法的合理性。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燃惰气燃烧室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了多种强化燃烧技术。对优化设计燃烧室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计合理,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为惰气安全技术的开发设计奠定了基础。
- 陈思维杜扬薛楠
- 关键词:湍流燃烧模型数值模拟优化设计
- 人脸特征定位在油库安全监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人脸特征定位是人脸检测与识别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研究的热点;而油库安全是油库各项工作的首位,是油库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人脸检测进行个人身份识别是消除人为不安全因素,保证油库安全的有效措施。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图像的对人脸特征进行定位以及提取轮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人脸特征检测的效率。并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油库安全监控中,提出了系统的原理与设计,来达到保障油库安全的目的。
- 杜扬陈俊王冬
- 关键词:人脸特征定位油库安全监控
- 甲烷-空气爆轰波传播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 2003年
- 研究了甲烷-空气混合物爆轰波在二维突扩通道中传播的各种复杂行为,结果表明:爆轰波在进入突扩通道的初始阶段有局部向爆燃转变的现象;爆炸波在壁面发生马赫反射形成的高温高压区域将直接驱动自持爆轰波的重新形成。
- 沈伟杜扬
- 关键词:爆轰波数值模拟马赫反射气体爆炸
- 基于突变理论的国内外火灾科学研究进展和展望被引量:6
- 2013年
- 简要归纳了突变模型的特征和突变理论的应用方式,重点综述了突变理论在火灾科学中的应用情况,概括了突变理论在火灾科学中三个应用特点。针对具体油气爆炸实验数据,利用随机突变理论,对油气爆炸的突变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说明了建立统计突变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突变理论应用于火灾科学的未来研究方向。
- 吴松林杜扬
- 关键词:突变理论火灾科学
- 用窒息法扑灭坑道油料火灾的实验研究
- 2003年
- 对窒息扑灭坑道油料火灾的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研究了坑道窒息灭火过程中烟气组分和温度的变化以及窒息灭火后可能的爆炸和复燃现象。对各种实验现象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其研究结果对窒息扑灭坑道中发生的油料火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周建忠王南伟杜扬沈伟
- 关键词:烟气温度灭火过程
- 单坑道油料洞库火灾燃烧过程模型实验及烟气流动二维数值模拟
- 2005年
- 本文对单坑道油料洞库火灾燃烧过程进行了模型实验,观察了燃烧过程分区现象,实测了燃烧过程中烟气流动的温度分布.在实验测量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烟气流动数值模型及控制方程组,并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
- 杨小凤杜扬肖涌
- 新型水平三维内微肋管的凝结换热性能
- 1995年
- 研制了一种新型三维内微肋管。在工质蒸汽进口压力为147、186、226和265kPa下,在凝结液质量流率为33~153kg/(m^2·s)范围内,通过对3种不同微肋尺寸的三维内微肋管的实验,得到了R11在水平管内的凝结换热性能。
- 杜扬辛明道黄绍明
- 关键词:凝结换热三维内微肋管微肋管换热
- 水平内微肋管局部凝结换热性能实验与数值求解被引量:5
- 1996年
- 以R11为工质,蒸汽凝结压力为147-265kPa,质量流率4ty153kg/m2s,本文对二维内微肋管和三维内微肋管水平管内凝结分层流区局部换热系数进行了系统的实验。与光管比较,二维内微肋管和三维内微肋管局部凝结换热系数分别提高了147-783%和261-997%。本文首次从理论分析入手建立了二维内微肋管水平管内凝结分层流区局部换热系数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与本文实验相当吻合。
- 杜扬辛明道
- 关键词:凝结换热强化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