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霆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骼肌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 1篇多孔
  • 1篇多孔膜
  • 1篇乙烯
  • 1篇双红
  • 1篇四氟乙烯
  • 1篇驻极体
  • 1篇紫外
  • 1篇紫外线
  • 1篇子通道
  • 1篇微结构
  • 1篇消毒
  • 1篇小泡
  • 1篇离子通道
  • 1篇膜下
  • 1篇聚四氟乙烯
  • 1篇肌浆网
  • 1篇肌细胞

机构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李霆
  • 3篇江键
  • 3篇汤莹
  • 3篇杨勇骥
  • 3篇王慧娥
  • 2篇宋田斌
  • 1篇方影
  • 1篇肖强
  • 1篇宋茂海
  • 1篇崔黎丽
  • 1篇王小平

传媒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第七届全国农...

年份

  • 1篇2005
  • 4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时肌膜下小泡的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从毫秒级功能变化水平实时观察骨骼肌肌膜下小泡在收缩潜伏期内的时相—形态变化。方法:采用双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电刺激后的蟾蜍骨骼肌组织作快速冷冻固定,冷冻置换,微波浸透包埋和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该骨骼肌细胞在电刺激后0 0ms,4 6ms,24ms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未加刺激的骨骼肌细胞的肌膜下仅见少量小泡分布;施加刺激4 6ms后肌膜下出现大量小泡,并由3~8个小泡融合成聚合体;24ms后小泡急剧减少,仅残留少量小泡紧靠肌膜下。结论:骨骼肌兴奋 收缩偶联发生时,肌膜下出现大量小泡。
李霆王慧娥杨勇骥宋田斌汤莹江键
关键词:骨骼肌细胞骨骼肌组织小泡超微结构变化双红
骨骼肌在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超微结构形态变化实时研究
骨骼肌在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实时超微结构形态变化以及肌浆网内Ca<'2+>如何释放的问题是生物物理学及细胞生物学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常规研究方法不能在毫秒级水平获得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超微结构形态变化以及Ca...
李霆
关键词:超微结构骨骼肌
文献传递
肌兴奋收缩偶联时肌浆网内物质变化的研究
由于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发生的时间历程极短(以毫秒计),常规化学固定(固定时间以分钟计)无法保留其瞬间经历时的超微结构形态变化,因此现有的细胞超微结构研究方法,无法对其在毫秒级功能变化时的结构作同步研究,因而很难对其进行形...
杨勇骥江键汤莹王慧娥李霆肖强
关键词:肌浆网
文献传递
紫外线对两种聚四氟乙烯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2004年
利用在室温下的栅控恒压电晕充电后经不同强度紫外线辐照的表面电位测量,研究了紫外线对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多孔膜、聚四氟乙烯非多孔膜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两种聚四氟乙烯驻极体医疗产品使用紫外消毒方法的可行性。结果:(1)在常温条件下,紫外线辐照对两种聚四氟乙烯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不大;(2)聚四氟乙烯多孔膜驻极体的电荷储存能力随环境湿度的提高而略有下降;(3)聚四氟乙烯医用驻极体产品可采用紫外消毒法消毒。
江键崔黎丽王小平方影宋茂海李霆
关键词:聚四氟乙烯多孔膜驻极体消毒紫外线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时肌浆网膜Ca^(2+)通道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从毫秒级功能变化水平实时观察骨骼肌肌浆网、T 管在收缩潜伏期内超微结构的时相—形态变化。方法:采用双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电刺激后的蟾蜍骨骼肌组织作快速冷冻固定,采用透射电镜对骨骼肌在电刺激后0 8ms,2ms,4 6ms,10 8ms和18 4ms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刺激0 8ms后,肌浆网和T 管未见明显改变。刺激2ms后,SR内出现电子密度较大的物质。刺激4 6ms后,肌浆网膜内外侧可见一一对应的电子密度大的物质。刺激10 8ms后,SR与T 管形态又恢复原状,SR内电子密度大的物质消失。结论:骨骼肌兴奋 收缩偶联发生时,肌浆网的形态发生改变,肌浆网内出现电子密度较大的物质且逐渐向靠近T 管的方向移动。
王慧娥李霆杨勇骥宋田斌汤莹
关键词:骨骼肌超微结构钙离子通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