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冬

作品数:20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6篇莫来石
  • 8篇熔盐
  • 8篇熔盐法
  • 8篇晶须
  • 7篇硫酸
  • 7篇莫来石晶须
  • 7篇粉体
  • 6篇硫酸钠
  • 5篇复合粉
  • 5篇复合粉体
  • 4篇氧化锆
  • 4篇熔融
  • 4篇熔融盐
  • 3篇锆英石
  • 3篇合成莫来石
  • 3篇刚玉
  • 3篇刚玉质
  • 2篇氧化硅
  • 2篇陶瓷
  • 2篇硫酸铝

机构

  • 20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20篇李雪冬
  • 19篇朱伯铨
  • 5篇郝瑞
  • 5篇范正赟
  • 4篇汪厚植
  • 4篇方斌祥
  • 3篇张少伟
  • 3篇华旭军
  • 2篇张文杰
  • 1篇陈万兵

传媒

  • 4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耐火材料
  • 2篇硅酸盐学报
  • 1篇中国陶瓷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2006年全...
  • 1篇第十届全国耐...
  • 1篇《硅酸盐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熔盐法制备莫来石晶须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以陶瓷为主的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增韧高温结构陶瓷、金属和塑料的高纯莫来石晶须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干燥过的88~92.5wt%的Al<Sub>2</Sub> (SO<Sub>4<...
朱伯铨李雪冬郝瑞
文献传递
熔盐法合成氧化物陶瓷粉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6年
简要介绍了在熔盐介质中合成氧化物陶瓷粉体的方法、特点以及目前的进展。以该方法合成氧化物陶瓷粉体,具有操作简单、合成温度较其它方法低,合成产物的纯度高,各组分配比准确,无偏析等特点。通过调整原料与盐的比例以及合成温度可以控制粉体颗粒的形貌与尺寸。该方法在合成高纯复杂氧化物陶瓷粉体方面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雪冬朱伯铨
关键词:熔盐氧化物陶瓷
温度对硫酸钠熔盐中合成莫来石晶须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以硫酸铝和二氧化硅为原料,硫酸钠熔盐作为介质,进行了在不同温度下合成莫来石晶须的试验。利用XRD、DSC、SEM等手段对合成晶须的相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00℃时莫来石开始成核,900℃时大量形成莫来石,1000℃合成反应基本完成,1100℃以上合成的莫来石开始分解,在1200℃时莫来石晶须大部分被分解。莫来石晶须的形貌与尺寸强烈地取决于合成温度。在本实验体系中,当合成反应温度在1000℃左右时,可获得直径在50~100nm,长度约3~8μm的莫来石晶须。
朱伯铨郝瑞李雪冬
关键词:熔盐莫来石显微结构晶须
一种氧化锆—莫来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锆—莫来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方案是将干燥过的55~65wt%的锆英石、35~45wt%的碳酸钠或碳酸钾置于刚玉质容器,在高温炉内于900~1000℃条件下保温2~5小时,冷却后取出。加入热水,用盐酸...
朱伯铨李雪冬范正赟
文献传递
一种氧化锆-莫来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锆-莫来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方案是将干燥过的55~65wt%锆英石、35~45wt%碳酸钠或碳酸钾置于刚玉质容器,在高温炉内于900~1000℃条件下保温2~5小时,冷却后取出。加入热水,用盐酸或硫...
朱伯铨李雪冬范正赟
文献传递
硫酸铝和氧化硅在硫酸钠熔盐中合成莫来石的动力学参数计算被引量:1
2008年
以硫酸铝和氧化硅为原料,在硫酸钠熔盐中合成莫来石粉体。通过研究在不同温度下所合成粉体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认为莫来石在800℃生成,在1000℃可合成出物相组成单一的莫来石粉体,在1200℃时莫来石分解。采用热分析动力学研究方法,按照热重分析曲线和Kissinger方程,计算出了在硫酸钠熔盐中合成莫来石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指前因子A为6.39×1037;表观活化能Ea为913.5kJ/mol;反应级数n近似为1。
李雪冬朱伯铨
关键词:熔盐法莫来石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反应级数
钾长石含量对硬质粘土烧结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以硬质粘土粉(w(Al2O3)>38%,粒度为0.002~0.11mm)和钾长石粉(w(K2O+Na2O)=13.13%,粒度为0.005~0.11mm)为原料,配制成钾长石粉加入量分别为0、3.76%、5.30%和6.84%的试料(对应的w(K2O+Na2O)分别为0.11%、0.6%、0.8%和1.0%),湿磨2h,烘干后以150MPa压力压制成20mm×10mm的试样,然后在1500~1600℃煅烧3h。对煅烧后试样进行了物理性能检测、物相分析和显微结构分析,以研究钾长石含量对粘土烧结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长石粉加入前后试样的烧结温度分别为1550℃和1500℃;加入钾长石能消除粘土原料煅烧过程中形成的方石英相,使烧成试样中只出现莫来石晶相;加入3.76%~6.84%钾长石粉的试样中莫来石含量达61%~66%,并且莫来石发育较好,呈针状,长度达8μm,直径约0.5μm。
方斌祥朱伯铨张文杰李雪冬陈万兵
关键词:硬质粘土钾长石莫来石玻璃相
TiC-C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对低碳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以锐钛矿、金属钛(Ti)和炭黑为原料,合成了TiC—C复合粉体,研究该复合粉体的氧化特性及其对低碳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下可合成出纯度较高的TiC-C复合粉体,其粒径小于0.5μm。TiC-C复合粉体的差热分析表明,这种复合粉体对碳的氧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低碳镁碳砖中加入wTiC为0.2%~0.4%之间的TiC-C复合粉体后,砖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改善。
华旭军朱伯铨李雪冬方斌祥范正赟
关键词:碳化钛抗氧化性镁碳砖
硫酸钾熔盐中合成莫来石晶须的形态和生长机理被引量:6
2007年
以SiO2和Al2(SO4)3.18H2O为原料,在K2SO4熔盐介质中,分别于800℃、900℃、1000℃、1100℃和1200℃下保温3h,经溶解、分离、烘干后得到莫来石粉体,利用XRD和SEM对合成粉体的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莫来石粉体由纳米尺度的束状莫来石晶须组成;在900℃时开始形成莫来石,但仍有石英相存在;在1000℃时石英相完全消失,合成了高纯的莫来石粉体;当温度超过1100℃时,合成的莫来石开始分解。由此得出合理的合成反应温度为1000℃左右。同时,还根据液-固体系中晶体生长的基本理论,对束状莫来石晶须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范正赟朱伯铨李雪冬华旭军张少伟
关键词:熔盐莫来石晶须
在硫酸钠熔盐中合成莫来石的热力学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以硫酸铝和二氧化硅为原料,以硫酸钠为介质合成莫来石粉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由理论数据与实验数据分别经过计算得到的反应热变化基本一致,从而确定了合成反应的温度范围应在950~1000℃之间。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致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合成粉体的相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保温3h合成的莫来石粉体基本无其他相存在,其粉体呈针状晶须,直径约50~100nm,长度约3~8μm。该方法工艺简单,合成温度较其它方法低200~400℃。
朱伯铨李雪冬郝瑞汪厚植
关键词:熔融盐莫来石热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