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祖宁

作品数:51 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8篇地震
  • 13篇地壳
  • 11篇GPS
  • 6篇地壳运动
  • 5篇形变
  • 5篇震源
  • 5篇震源参数
  • 5篇台网
  • 4篇时间序列
  • 4篇强震
  • 3篇地震波
  • 3篇地震预报
  • 3篇断层
  • 3篇震波
  • 3篇数值模拟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人工爆破
  • 3篇隆升
  • 3篇跨断层

机构

  • 46篇福建省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1篇李祖宁
  • 19篇陈光
  • 12篇王紫燕
  • 11篇关玉梅
  • 10篇林树
  • 9篇陈超贤
  • 8篇丁学仁
  • 7篇钟继茂
  • 6篇杨贵
  • 6篇傅再扬
  • 5篇刘序俨
  • 5篇鲍挺
  • 5篇陈祥熊
  • 4篇傅容珊
  • 3篇郑勇
  • 3篇周峥嵘
  • 3篇李军
  • 2篇黄声明
  • 2篇徐嘉隽
  • 2篇蔡晋安

传媒

  • 9篇华南地震
  • 7篇大地测量与地...
  • 6篇地震研究
  • 5篇华北地震科学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福建地震
  • 1篇地震地质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地震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震
  • 1篇2006福建...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地壳形变GPS基准站选址被引量:2
2004年
利用福建地壳形变GPS基准台选台过程中,在5个站址上得到的24h连续观测数据,计算并分析了各站址背景噪声信噪比,认为福州(农林大学)、南平、泉州、龙岩适宜建站,并提出背景噪声信噪比计算结果可用于评价仪器性能和站址安静程度、反映台网的监控能力,为观测台网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吴绍祖丁学仁傅再扬李祖宁杨贵
关键词:信噪比GPS背景噪声
台湾海峡两岸地壳相对运动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利用1995~2003年福建GPS测站与台北和桃园核心基准站资料,计算了福建GPS各测站与台北和桃园之间的边长及其相对变化,同时利用遗传算法计算了台北和桃园测点的主应变和方向角。计算结果表明,在1995~1997年和2001~2003年间台海两岸的地壳相对运动都处于拉张状态,但两期拉张的主应变大小和方向有较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反映了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前后应变积累与释放的过程。
李祖宁刘序俨吴绍祖陈光
关键词:高斯投影遗传算法应变张量
福建地区速度场特征
2011年
利用2005—2009年福建GPS基准站资料,解算了各测站20期的季速度场,结合近年福建及其周边大地震,分析了福建地区速度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7年南海地震发生时段,福建各测站的速度场发生明显变化,反映了福建地区速度场受菲律宾板块运动的影响。
关玉梅李祖宁王紫燕
关键词:速度场
利用超高频GPS获取人工爆破引起的位移信号
高频GPS在差分处理模式下,其水平向噪声大致为5mm,垂直向大致为10mm,南靖人工爆破近场清晰记录到55mm的垂直向位移,而华安人工爆破近场清晰记录到20mm的东西向位移,同时说明如果地壳的振动幅度超过高频GPS噪声水...
李祖宁林树陈超贤陈光关玉梅王紫燕
关键词:地震预报GPS数据
文献传递
福建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观测成果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最新GAM IT软件,对福建省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厦门、福州、泉州、龙岩、南平5个GPS基准站2004年3月1日至2005年3月6日的观测资料在ITRF2000全球坐标系统框架下,使用IGS精密星历数据及其核心观测站的坐标和运动速率为控制参数进行了统一解算,并利用GLOBK软件进行联合平差,得到了5个测站的观测精度。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形变南强北弱、东强西弱,且该地区随中国大陆较均匀地向SE(SEE)方向运动。
吴绍祖李祖宁丁学仁傅再扬
关键词:GPS基准站地震预报
展望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与应用被引量:11
2006年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设备性能、技术系统、台网密度正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如何利用这些监测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提取有用的地震前兆信息、提升地震速报能力、扩展烈度速报功能是地震监测台网为地震预报和地震应急服务的重点;整合台网资源,构筑统一标准、多用途的地震监测网络是建设公共安全服务技术平台的前提;工程、海洋、气象、环保等是地震监测资源的主要服务领域。因此,开发监测资源,加强自主创新,构筑技术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是未来地震监测台网为社会和公共安全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金星李山有李祖宁康兰池李军
关键词:地震监测台网公共安全
利用福州gPhone重力仪检测杜鹃台风激发的第二类脉动信号被引量:7
2020年
蕴含大气—海洋—固体地球三个圈层能量传递和耦合信息的地震噪声(2~10 s)可用于能量辐射模型检验、海底地形探测、台风中心定位、地震预测研究等工作.近年1 Hz采样的重力仪也检测到台风激发的第二类(DF)脉动.为检验信号的有效性,提出重力观测的最佳估计策略,本研究利用2015年福州地震台gPhone重力仪1 Hz重力固体潮数据,对Peterson垂直位移功率谱密度估计策略(简称:P方法)和切比雪夫滤波估计策略(简称:F方法)进行比较.和地震时刻突变增强信号的特征不同,杜鹃台风靠近中国大陆时DF频段垂直位移呈现渐变增强特点.和同区域CMG-3 ESP地震计结果有高达0.9以上的相关性.在振幅量级的比较中,P方法对近场信号有高估现象,相对误差约为0.3.在选择截止频率为0.05 Hz,通带波纹为0.01 dB的3阶切比雪夫高通滤波处理零线误差时,重力和地震计的DF频段垂直位移相对误差不超过0.1.在进行误差因素分析时,两策略间有约±0.6×(10^-6 m)^2/Hz的能量差异.而固体潮、气压的影响小于0.0003×(10^-6 m)^2/Hz,可忽略不计.采用品质因子Q=210,地震波群速度U=1800 m/s,REF模型比率r=0.8建立的ASSM合成频谱图不仅在时域内和观测结果同步达到振幅峰值,频域内也有0.95的强相关性.福州gPhone重力仪检测到杜鹃台风激发的DF脉动信号,主频为0.1599 Hz,DF频段垂直位移最大振幅为0.9×10^-6m.在讨论两个积分策略和两型仪器频散图谱差异时发现,P方法采用1024 s窗长分段消除积分引起的零线误差方法不及滤波的.F方法对6~10 s大于3 km/s的面波波群能力是不及CMG-3的.这些都需要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时需要注意.
韦进郝洪涛杨锦玲胡敏章李祖宁江颖张晓彤
应用和达法测定福建古田水口水库M_L4.8级地震序列波速比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和达法测定福建古田水口水库ML4.8级地震序列的波速比,其计算的相关系数较高,测得的波速比值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通过分析ML4.8级主震前后的波速比发现,在前震期经历了相对稳定—低异常值—回升—加速上升—高异常值—主震发生的过程;余震期波速比高、低异常值增多,且差异有逐渐加大趋势。
杨贵李祖宁徐嘉隽
关键词:8级地震序列波速比
超高频GPS记录地震位移信号的能力评估:一个人工爆破震源的实验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2014年6月福建省地震局进行的人工爆破实验的50 Hz超高频GPS观测数据,采用快速预报星历以及事后精密星历,对观测的数据分别进行准实时和事后精密处理。结果显示高频GPS在差分处理模式下,其水平向噪声大致为5 mm,垂直向大致为10 mm。高频GPS差分单历元解在采用快速预报星历与事后精密星历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采用快速预报星历进行高频GPS实时解算的结果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同时,通过比较并址的高频GPS和强震仪信号的波形和频率成分发现,差异主要是由于高频GPS和强震仪记录对于不同频率震动信号的响应不同,两者在重叠的频段上有较好的一致性,而这种差异本身体现了一种互补的特征。因此,高频GPS数据的实时处理结果具备监测地表震动的能力,可应用于地震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成为地表震动和地震研究的良好补充。
李祖宁林树陈超贤陈光关玉梅王紫燕
关键词:人工爆破地震预警
福建省数字化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质量初步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对整个福建省的钻孔体应变仪器运行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4个台站的观测资料质量进行了分析,用M2波潮汐因子及其相对中误差等来衡量其总体精度和稳定性,还分析了钻孔应变观测的干扰机理和特征,希望能够正确地认识以及排除观测资料中的非异常信息,提高观测精度,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可靠的前兆资料。
刘水莲李祖宁杨颍沈健健黄跃进许书元
关键词:潮汐因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