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毛

作品数:501 被引量:2,751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8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9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7篇子宫
  • 128篇宫内
  • 123篇妊娠
  • 103篇内膜
  • 103篇宫内膜
  • 97篇子宫内膜
  • 85篇内膜癌
  • 85篇宫内膜癌
  • 76篇子宫内膜癌
  • 71篇肝炎
  • 63篇肿瘤
  • 51篇阴道
  • 47篇妊娠合并
  • 44篇细胞
  • 41篇宫颈
  • 38篇重型
  • 38篇重型肝炎
  • 36篇妊娠合并重型...
  • 34篇预后
  • 28篇乙型

机构

  • 420篇中山大学附属...
  • 46篇中山医科大学...
  • 1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6篇中山大学
  • 9篇广东省人民医...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暨南大学附属...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佛山市第一人...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四川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77篇李小毛
  • 146篇杨越波
  • 67篇谌小卫
  • 60篇尹玉竹
  • 59篇沈慧敏
  • 52篇侯红瑛
  • 45篇周水生
  • 43篇张宇
  • 37篇万璟
  • 36篇李田
  • 30篇方莉
  • 29篇刘穗玲
  • 27篇黄敏
  • 26篇许成芳
  • 23篇滕奔琦
  • 21篇叶辉霞
  • 20篇叶敏娟
  • 19篇邓柳枝
  • 15篇史众杰
  • 13篇杨晓辉

传媒

  • 32篇新医学
  • 31篇广东医学
  • 24篇实用医学杂志
  • 23篇中国实用妇科...
  • 2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7篇实用妇产科杂...
  • 15篇中国优生与遗...
  • 15篇中国医师杂志
  • 13篇中国妇幼保健
  • 12篇中国实用医药
  • 9篇齐齐哈尔医学...
  • 9篇中山医科大学...
  • 8篇中华妇产科杂...
  • 8篇中国病理生理...
  • 8篇中国热带医学
  • 8篇中国妇产科临...
  • 7篇中华围产医学...
  • 7篇首届泛珠三角...
  • 6篇中国内镜杂志
  • 6篇现代妇产科进...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12篇2017
  • 20篇2016
  • 14篇2015
  • 15篇2014
  • 16篇2013
  • 18篇2012
  • 24篇2011
  • 33篇2010
  • 26篇2009
  • 40篇2008
  • 47篇2007
  • 26篇2006
  • 24篇2005
  • 25篇2004
5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被引量:37
2005年
李小毛
关键词:重型肝炎病死率妊娠中毒性肠麻痹肝炎患者坏死
HBsAg阳性的1355名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随访调查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HBsAg阳性孕妇所分娩婴儿的HBV感染情况。方法前瞻性收集血清HBsAg阳性孕妇1355名及其所分娩的新生儿1360名(包括5名双胎)的资料,所有新生儿均于出生6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U,并按0-1-6方案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随访新生儿至12月龄,检测0、7、12月龄婴儿外周血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定量。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360名婴儿随访至12月龄时,21名发生HBV感染,总的宫内感染率为1.54%。其中母亲为HBeAg阳性者的宫内感染率为4.44%,HBeAg阴性者未发生宫内感染(X^2=5.99,P〈0.05);母亲为HBVDNA阳性者的宫内感染率为3.13%,阴性者也未发生宫内感染(X^2=21.84,P〈0.05)。母亲血清HBVDNA≥1×10^7IU/mL者的宫内感染率为6.01%,较HBVDNA〈1×10^7 IU/mL者明显升高(X^2=39.43,P〈0.05)。结论新生儿经严格的主一被动联合免疫后,仍存在HBV的宫内感染。其中母亲为HBeAg阳性者及HBVDNA高复制水平者的宫内感染率明显增高;宫内感染是导致HBV母婴传播免疫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
周瑾尹玉竹吴玲玲张培珍李小毛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胎儿疾病免疫球蛋白类
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4年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 )是指由肿瘤细胞分泌的,或是宿主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并进入组织或体液中的物质。因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尚未明确,肿瘤标志物的定义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普查、高危人群的监测、诊断及个体化治疗、预后评判和病情观察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已成为肿瘤患者的一项重要检查指标,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为止,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已有多种,大致可分为:(1)激素受体标志物,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胰岛素受体(IR)等;(2)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rcinoma antigen 125)、CA199、癌胚抗原、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等;(3)肿瘤基因标志物,如癌基因K-ras、cerbB-2,抑癌基因PTEN、p53、nm23等。但这些肿瘤标志物多数灵敏性或特异性不高,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本文就近年来子宫内膜癌主要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高慧娟李小毛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子宫内膜癌CARCINOMA抑癌基因PTENCERBB-2相关肿瘤标志物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20例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20例的临床资料,提高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1997年7月~2007年6月我院2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中,多数患...
李小毛邓柳枝杨越波谌小卫尹玉竹周水生沈慧敏李梦熊
文献传递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5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子宫动脉栓塞术在CS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59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停经后阴道流血就诊48例,其中43例(90%)表现为无痛性阴道流血,5例(10%)伴有下腹部疼痛,1例(2%)伴腹胀。其余9例患者就诊时无任何异常阴道流血,仅因停经做检查时发现CSP。9例患者首诊误诊为先兆流产、稽留流产或异位妊娠,误诊率15%。所有患者均依靠经阴道B超检查确诊,9例应用MRI辅助诊断。所有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57例患者清宫术过程顺利,出血少,手术成功率为97%(57/59)。2例在清宫术中出现大出血,急诊改行腹式瘢痕妊娠切除术。结论 CSP误诊率高,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子宫动脉栓塞术能迅速止血,减少大出血风险且避免子宫切除,是治疗CSP的有效方法。
高慧娟李雪姣叶辉霞李小毛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瘢痕妊娠
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被引量:38
2005年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对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测量769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并随访妊高征、巨大儿和低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1)孕前肥胖孕妇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P<0.01和P<0.05),而后两组间无差别(P>0.05);孕前消瘦孕妇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理想体重和肥胖的孕妇(P<0.01),而后两组间无差别(P>0.05)。(2)无论孕前体重指数如何,当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而当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3)对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妊高征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而对孕前肥胖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9kg时,妊高征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孕前理想体重孕妇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巨大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孕前消瘦和肥胖的孕妇随孕期体重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病率也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对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体重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是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重要影响因素。
尹玉竹谌小卫李小毛侯红瑛周水生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出生体重巨大胎儿出生时低体重
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设计,入选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20例,其中试验组60例接受臭氧治疗,对照组60例接受甲硝唑栓治疗,于治疗结束后第3天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进行阴道分泌物BV蓝检测。[结果]治疗结束后第3天,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8.3%和63.3%,有效率分别为95.0%和90.0%,症状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2.6 d和2.9 d,阴道分泌物BV蓝检测阴转率均为1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病例中无不良事件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安全、有效。
沈慧敏杨越波李小毛方莉黄敏刘晓霞
关键词:臭氧甲硝唑栓细菌性阴道病
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肌注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肌内注射HBIG能否阻断HBV母婴传播。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产检并分娩并随访满6个月龄的693例HBsAg阳性孕妇的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其...
潘文涛李小毛谌小卫尹玉竹杨越波
臭氧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2007年
目的评价臭氧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设计,入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20例,其中试验组60例接受臭氧治疗,对照组60例接受达克宁栓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3d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进行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查。结果治疗结束后第3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5.0%和56.7%,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1.7%,症状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2.3d和2.8d,念珠菌阴转率均为1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病例中无不良事件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臭氧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安全、有效。
沈慧敏杨越波李小毛方莉黄敏刘晓霞
关键词:臭氧硝酸咪康唑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孕妇血、脐血、乳汁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及其相关性被引量:32
200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母婴垂直传播的规律 ,为预防和阻断HBV的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 6 8例HBsAg阳性孕产妇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静脉血、脐血、乳汁HBVDNA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孕妇血与脐血HBVDNA的含量相关系数为 0 34 46 (P =0 0 0 8) ,孕妇血与乳汁HBVDNA的含量的相关系数为 0 144 9(P =0 2 6 1)。【结论】孕妇血HBVDNA水平与脐血HBVDNA水平呈正相关 ,降低孕妇血HBVDNA水平 ,有利于控制HBV宫内感染 ;对HBsAg阳性产妇应检测乳汁HBVDNA ,以便指导母乳喂养。
李小毛刘穗玲李霞黄怀筠卢建溪高志良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胎血母婴垂直传播乳汁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