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功能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造影
  • 2篇衰竭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地西他滨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9篇太原钢铁(集...

作者

  • 9篇李娜
  • 2篇王慧峰
  • 2篇季青
  • 1篇李泽红
  • 1篇邬冬梅
  • 1篇张全斌
  • 1篇汤嘉宁
  • 1篇冯艳林
  • 1篇杨立明
  • 1篇彭琨
  • 1篇王鲲
  • 1篇张永红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9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讨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接受诊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予以全部入选患者血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同时依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对其进行分级。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性别、饮酒、吸烟、空腹血糖、年龄、血清尿酸、血浆脑钠肽(BN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白蛋白、肌酐、纤维蛋白原、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左室射血分数、射血分数正常、血红蛋白、尿pH值、高尿酸血症]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记录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饮酒、吸烟、空腹血糖、血浆BN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白蛋白、肌酐、纤维蛋白原、E/A、血红蛋白、尿pH值等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血清尿酸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均偏高(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等级的逐渐提升,其血清尿酸水平也明显增高。
李娜王雅鹏李慧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老年心功能血清尿酸
替格瑞洛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2021年
探究冠心病用药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2019.12-2020.12,有研究对象(冠心病)98例,依循奇偶数法分组。一组采用阿司匹林单一治疗,设为对照组(n=49例);一组联用替格瑞洛治疗,设为观察组(n=49例)。结果:两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比值显示(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比值显示(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抑制血小板治疗期间,联合替格瑞洛,可提升用药效果,且不会提升不良反应率。
魏玮李娜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心功能指标用药不良反应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被引量:1
2009年
糖尿病(DM)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其并发症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非DM者明显不同,本文就此进行比较,以提高临床医生对DM+AMI的认识。
季青王慧峰李娜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临床医生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非糖尿病者
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不同抗凝药物抗凝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2年
目的:观察华法林和利伐沙班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4月住院治疗的高龄(>80岁)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使用华法林治疗)和利伐沙班组(使用利伐沙班治疗)。服药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前后的凝血指标。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服药前比较,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服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一般出血明显高于利伐沙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严重出血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华法林对于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都是有效的,但华法林组一般出血风险明显高于利伐沙班组,两者严重出血风险无明显差异。
李娜
关键词:利伐沙班高龄抗凝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PCI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分为CABG组(46例,CABG)和PCI组(44例,PCI)。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心功能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生命质量包括西雅图心痛量表(SAQ),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术后12个月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LVEDD、LVESD水平低于术前,LVEF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VEDD、LVESD、LVEF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SAQ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SAQ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全因死亡、脑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脑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重建血运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ABG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低于PCI组(P<0.05)。结论 CABG与PCI均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近期效果相似,但CABG远期效果较PCI好,能降低再发心绞痛发生率。
谷秀平王雅鹏李娜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磁共振、同位素和超声三种方法鉴别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邬冬梅汤嘉宁王慧峰彭琨冯艳林张全斌杨立明梁越威李泽红季青李娜王鲲张永红高全发
一、简要技术说明立项依据:冠心病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随着对功能异常心肌的病理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心肌梗死后引起急、慢性左室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是血流灌注异常。持续的血管阻塞导致心肌坏死和永久的...
关键词:
关键词:存活心肌磁共振超声同位素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AML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2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40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用CAG方案对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治疗,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对治疗组20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红蛋白(Hb)含量、血小板计数(BPC)、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两组患者上述的指标相比,P>0.05。治疗期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发热患者的占比较高,发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占比较低,P<0.05。两组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肺部感染患者的占比相比,P>0.05。结论: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对复发难治性AML患者进行治疗可影响其免疫功能及血生化指标,治疗期间其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但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较低。
李娜
关键词:地西他滨CAG方案免疫功能
左西孟旦治疗肺栓塞并右心功能不全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常见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右心衰竭是导致该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PE后右心衰竭是改善患者后的重要环节。左西孟旦(Ievosimendan)具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在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同时,可增加右心室收缩,缓解右心室负荷,从而达到改善右心功能的目的。在临床中,PE并右心室衰竭发生后,即时行肺动脉造影、局部溶栓之后,可明显缓解右心室负荷,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栓塞时间过长等原因造成右心室功能下降。本试验在常规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评估左西孟旦对PE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
李娜
关键词:左西孟旦扩血管作用右心室功能右心功能不全右心衰竭肺动脉造影
NLR、MLR、IL-6和IL-37在多发性骨髓瘤血清中的变化及其对首次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白细胞介素(IL)-6和IL-37在多发性骨髓瘤(MM)血清中的变化及其对首次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血液内科初诊的采用VRD方案治疗的MM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NLR、MLR、IL-6及IL-37水平的变化。观察组患者按照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分为Ⅰ期(n=12)、Ⅱ期(n=18)、Ⅲ期(n=20);按照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n=39)和复发难治组(n=11)。进一步分析MM患者不同分期、不同疗效血清NLR、MLR、IL-6及IL-37水平的变化。并分析NLR、MLR、IL-6和IL-37水平对患者首次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的NLR、MLR、IL-6水平分别为1.96±0.69、0.18±0.10、(136.45±48.36)pg/L,均高于对照组[1.41±0.57、0.14±0.05、(28.63±7.57)pg/L],IL-37水平为(56.89±20.26)ng/L,低于对照组[(118.35±19.3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M患者分期进展,血清IL-6水平逐步上升,IL-37水平逐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前的NLR、MLR及IL-6水平均低于复发难治组患者,IL-37水平高于复发难治组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LR、IL-6水平与MM患者首次治疗有效呈负相关(P<0.05),血清IL-37水平与MM患者首次治疗有效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治疗前MLR、IL-6及IL-37预测首次治疗有效的AUC值分别为0.787、0.867、0.758。结论MM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其NLR、MLR及IL-6水平逐渐升高、IL-37逐渐下降,其中MLR、IL-6及IL-37与首次治疗疗效相关,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张丽周伯炜韩慧娟郭艳峰庞龙李娜王露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