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占军

作品数:13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移植
  • 5篇麻醉
  • 3篇七氟醚
  • 3篇氯胺酮
  • 2篇移植手术
  • 2篇右美托咪啶
  • 2篇原位
  • 2篇原位肝移植
  • 2篇手术
  • 2篇通气
  • 2篇小儿
  • 2篇麻醉效果
  • 2篇脑立体定向
  • 2篇肺保护
  • 2篇肺保护性通气
  • 2篇复合氯胺酮
  • 2篇肝移植手术
  • 2篇保护性通气
  • 2篇丙泊酚
  • 1篇单肺

机构

  • 13篇武警总医院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李占军
  • 11篇董兰
  • 10篇韩曙君
  • 4篇刘多辉
  • 4篇蔡俊刚
  • 4篇安丽娜
  • 3篇宇鹏
  • 3篇雷志礼
  • 3篇李立纲
  • 3篇陈晓阳
  • 2篇杨树峰
  • 1篇赵彦春
  • 1篇陈晖
  • 1篇宁新宇
  • 1篇张玲
  • 1篇李胜男
  • 1篇岳扬
  • 1篇岳阳
  • 1篇钮絮

传媒

  • 8篇武警医学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麻醉效果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需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儿90例,年龄4~11岁,体重12 ~ 47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0):D1组、D2组和D3组.入室后静脉注射阿托品0.02 mg/kg和氯胺酮1.0 mg/kg麻醉诱导,随后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 μg/kg,10 min输注完毕,然后D1组、D2组、D3组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7、1.0、1.2 μg·kg-1 ·h-1至术毕,患儿意识消失后行股动脉穿刺并介入治疗.术中有体动等麻醉变浅情况单次追加氯胺酮0.5 mg/kg.于入室(T0)、氯胺酮给药后1min(T1)、5 min(T2)、右美托咪定负荷量输注完毕即刻(T3)、输注维持量后15 min(T4)、术毕即刻(T5)、苏醒即刻(T6)记录BIS值、BP、HR和SpO2,记录氯胺酮总用量、氯胺酮和阿托品追加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4.5时3组BIS值降低,D2组和D3组HR降低(P<0.05),3组BP和SpO2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1组比较,D2组和D3组阿托品追加率升高,氯胺酮总用量减少,氯胺酮追加率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降低(P<0.05).D2组和D3组氯胺酮追加率为0.与D2组比较,D3组阿托品追加率升高(P<0.05).3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见苏醒期躁动发生.结论 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采用氯胺酮1.0 mg/kg麻醉诱导,继以右美托咪定0.5 μg/kg负荷、1.0μg·kg-1 ·h-1维持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是较适宜的麻醉组合.
李占军韩曙君董兰刘多辉李立纲蔡俊刚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氯胺酮室间隔缺损
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需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各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5%罗哌卡因30 ml。A组不加地佐辛;B组局麻药中加入地佐辛10 mg。记录各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同时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麻醉后4、6、8 h的镇痛效果,并观察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12.03±3.07)h vs(9.28±2.16)h,P<0.05)]。麻醉后8 h B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3.97±1.42)vs(6.38±2.32),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显著延长麻醉镇痛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安丽娜岳扬李占军陈晖韩曙君雷志礼
关键词:地佐辛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
肺保护性通气对不同MELD分值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评价肺保护性通气对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终末期肝病患者80例,ASAⅡ~Ⅳ级,并根据MELD分值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MELD≤15分+常规机械通气组(Ⅰc组)、MELD≤15分+肺保护性通气组(Ⅰp组)、MELD>15分+常规机械通气组(Ⅱc组)和MELD>15分+肺保护性通气组(Ⅱp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切皮前(T_1)、无肝前期3 h(T_2)、无肝期30 min(T_3)、新肝期2 h(T_4)及新肝期4 h(T_5)、术后2 h(T_6)、拔管前(T_7)及术后1 d(T_8)时,检测血清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16)、肿瘤坏死因子-α(T_NF-α)和白介素-8(IL-8)水平。记录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1周内急性肺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不同MELD分值两组间比较,MELD>15分患者输血量增多,手术时间延长(P<0.05),氧合指数降低,术后急性肺损伤发生率较高,气管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延长(P<0.01),T_2~T_8时血清CC16、T_NF-α、IL-8浓度升高(P<0.05或P<0.01);不同通气方式两组间比较,保护性通气组的气管拔管时间分别为(7.2±1.5)h和(12.1±5.6)h,短于常规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能改善肝移植手术患者(尤其是MELD评分>15分)的氧合指数,降低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有利于改善肺功能。
李占军张迁龙陈晓阳董兰
关键词:肺保护性通气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肝移植
每搏量变异度指导肝移植手术液体治疗诊断阈值的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每搏量变异度(SVV)监测肝移植手术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探讨其指导液体治疗的诊断阈值。方法随机选择肝移植手术患者88例,根据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将患者分为A、B和C组,MELD分值〈15分为A组,15~24分为B组,≥25分为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心指数(CI)和每搏量变异度(SVV)等指标。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以0.4 ml/(kg·min)的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8 ml/kg,于液体治疗即刻和液体治疗后3 min,记录中心静脉压(CVP)、CI和SV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CVP、SVV和CI的变化率(ΔCVP、ΔSVV和ΔCI)。并以ΔCI≥15%为扩容有效标准,各组分别绘制CVP和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诊断阈值。结果 ROC曲线提示,3组患者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AUC为0.855,0.857和0.867,诊断准确性较好,而CVP的诊断性不高;MELD低于15分,SVV指导液体治疗的诊断阈值为11.5%,MELD高于15分时,其诊断阈值为10.5%。结论 SVV监测肝移植手术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度较好,但应该根据MELD评分选择不同的诊断阈值,以指导液体治疗。
董兰安丽娜刘多辉李占军蔡俊刚谭殿学陈晓阳韩曙君
关键词:每搏量变异度肝移植手术MELD评分诊断阈值
七氟醚对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肝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肝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行经典非转流式原位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I组)和七氟醚组(S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于术前(T1)、无肝期前(T2)、无肝期35min(T3)、新肝期30min(T4)、新肝期2h(L)及术后12h(T5)静脉采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TNF-α及IL-8的水平。结果两组ALT、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4时S组TNF-α、IL-8水平明显低于I组(P〈0.05或P〈0.01)。结论七氟醚对肝移植手术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与异氟醚相似,而且,七氟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反应。
董兰宇鹏韩曙君李占军
关键词:七氟醚肝移植手术肝功能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经股动脉穿刺行局部化疗的麻醉效果比较
2016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单独复合或联合复合氯胺酮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儿经股动脉穿刺行眼动脉局部化疗的麻醉效果,比较几种用药方法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择期经股动脉穿刺行眼动脉局部化疗的RB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n=20):D组、P组和DP组。所有患儿入室后静脉注射阿托品0.02 mg/kg和氯胺酮2.0mg/kg麻醉诱导,同时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h),P组给予丙泊酚10 mg/(kg·h),DP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h)复合丙泊酚5 mg/(kg·h),分别泵注维持至术毕。记录患儿入室(T_0)、手术开始即刻(T_1)、手术后10 min(T_2)、化疗药注射即刻(T_3)、术毕即刻(T_4)、苏醒即刻(T_5)各时间点患儿BIS、NBP、HR、RR和SpO_2,记录各组患儿氯胺酮总用量和阿托品追加次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比较,三组患儿在T_2,3,4时BIS值降低(P<0.05),P组T_3,4时NBP降低(P<0.05)。三组HR、RR和SpO_2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组比较,P组和DP组氯胺酮总用量减少(P<0.05),追加次数减少(P<0.01)。P组呼吸抑制率明显高于D组与DP组(P<0.01)。三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未发生苏醒期躁动。结论在RB患儿经股动脉行眼动脉局部化疗的手术中,采用氯胺酮诱导,继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h)与丙泊酚5 mg/(kg·h)联合泵注维持可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较适宜的麻醉组合。
李占军刘多辉安丽娜董兰谭殿学杨树峰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丙泊酚氯胺酮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核因子-kB(NF-kB)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90例行经典非转流式原位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异氟醚组(I组)和七氟醚组(S组),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静脉麻醉药为丙泊酚。分别于术前(T1)、无肝期前(T2)、无肝期35min(T3)、新肝期30min(T4)、新肝期2h(Ts)及术后12h(T6),静脉采血检测TNF-a及IL-8。新肝再灌注后2h取部分移植肝组织,用于测定肝组织中NF.出蛋白表达量及其入核后与靶基因的结合活性。结果与T1时比较,T3~T5时两组患者TNF-a、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T3~T5时S组患者TNF-a、IL-8水平均明显低于I组(P〈0.05或P〈0.01);S组患者再灌注后肝组织中NF-kB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I组(P〈0.05)。结论与异氟醚比较,肝移植手术中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可以降低NF-kB、TNF-a和IL-8的表达,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保护肝组织有利。
董兰宇鹏李占军韩曙君
关键词:七氟醚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核因子-KB肿瘤坏死因子A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通过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硬膜外麻醉时的镇静、遗忘及并发症等,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的临床应用。方法择期行下肢或中下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对照组(C组)。三组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平面固定、效果完善后,手术前20 min开始神经安定镇痛:D组和M组负荷剂量分别为0.6μg/kg和0.06 mg/kg,维持量分别为0.5μg/(kg.h)和0.05 mg/(kg.h);C组泵注生理盐水50 ml/(kg.h)。负荷剂量均于10 min内泵完,维持量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监测并记录入室(T0)、麻醉平面固定后神经安定镇痛前(T1)、神经安定镇痛后5 min(T2)、10 min(T3)、20 min(T4)、30 min(T5)及术毕(T6)时患者平均动脉压血压(MAP)、脉搏(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D、M组患者BIS值达到75(BIS75)时所用的时间和用药剂量,随访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遗忘程度。结果与T0比较,D组患者MAP T2、T3时明显升高,HR T2时明显下降(P<0.05),T3、T4时极明显下降(P<0.01);M组患者MAP T3、T4时明显降低,HR T3~T5时明显下降,SpO2T2、T3时明显下降,D组和M组BIS均于T2时开始下降(P<0.05),D组T4、T5时下降极明显(P<0.01)。D组患者BIS达75时所需的时间短于M组(P<0.05),患者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极明显低于M组(P<0.01),但遗忘程度M组明显优于D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均能达到硬膜外麻醉中辅助镇静的目的,右美托咪定0.6μg/kg作为负荷剂量,既能满足术中镇静的需要,又不会发生呼吸抑制。在遗忘作用方面,咪达唑仑具有较好的遗忘作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时,虽然患者能回忆术中部分事件,但均无强迫体位等不良回忆。
董兰韩曙君雷志礼李占军李立纲
关键词:咪达唑仑硬膜外麻醉遗忘
肺保护性通气对肝移植术后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肺保护性通气对肝移植术后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原位肝移植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21~64岁,BMI 18~28 kg/m^2,ASA分级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常规机械通气组(CMV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组(LPV组)。LPV组通气参数:VT 6~8 ml/kg、通气频率10~15次/min、PEEP 3~10 cmH2O,每2 h进行1次肺复张术。于切皮前(T1)、无肝前期3 h(T2)、无肝期30 min(T3)、新肝期2 h(T4)及新肝期4 h(T5)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同时采集桡动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BALF和血清TNF-α和IL-8浓度。于术后2 h(T6)、气管拔管前(T7)及术后2 d(T8)时采集桡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于T1~T8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表面活性蛋白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可溶性受体浓度。记录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急性肺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与CMV组比较,LPV组气管拔管时间缩短,T2、T3、T6、T7时血清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浓度降低,T5时血清表面活性蛋白浓度降低,T5和T6时血清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可容性受体浓度降低(P〈0.05),各时点血清和BALF TNF-α和IL-8浓度、术后急性肺损伤发生率、氧合指数、苏醒时间、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虽然未降低肝移植术患者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肺组织损伤。
董兰安丽娜岳阳李占军陈晓阳韩曙君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肝移植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小儿磁共振下脑立体定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应用于小儿MRI下脑立体定向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00例术前需在基础麻醉下行MRI脑立体定向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组Ⅰ)和丙泊酚组(组Ⅱ)。患儿入手术室后缓慢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同时组Ⅰ以右美托咪定1.0μg/(kg·h)维持,组Ⅱ以丙泊酚6 mg/(kg·h)维持,给氯胺酮并入睡后安放立体定向仪头架,入磁共振室前停用维持量的输注,出磁共振室后护送回手术室进行手术,检查过程中必要时单次追加丙泊酚。记录两组患儿多个时间点MBP、HR和SPO2的变化,并记录各组需要单次追加丙泊酚的病例数、苏醒时间以及呼吸抑制、过早苏醒、检查后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组Ⅰ中有1例需要追加丙泊酚,无呼吸抑制和需要吸氧的病例;组Ⅱ中有13例需追加丙泊酚,16例发生呼吸抑制,其中11例需要吸氧改善SPO2,与组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Ⅰ心率有所下降(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小儿MRI下脑立体定向检查的过程中,右美托咪定维持组不但可以明显减少追加丙泊酚的次数,还可保证患儿在检查全程安静不动,且无呼吸抑制。
李占军董兰韩曙君蔡俊刚钮絮张玲
关键词:氯胺酮丙泊酚小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