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兴荣

作品数:12 被引量:14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逆温
  • 4篇城市热岛
  • 3篇气候
  • 3篇城市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日变化特征
  • 2篇气候区
  • 2篇气温
  • 2篇晴天
  • 2篇浑善达克
  • 2篇浑善达克沙地
  • 2篇MM5
  • 2篇值模拟
  • 1篇地气
  • 1篇地温
  • 1篇云物理
  • 1篇云物理过程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数值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北京市气象局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深圳市气象服...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2篇李兴荣
  • 6篇胡非
  • 5篇舒文军
  • 2篇吕达仁
  • 2篇成天涛
  • 2篇徐永福
  • 1篇王鹏云
  • 1篇王革丽
  • 1篇章文星
  • 1篇杨静

传媒

  • 2篇气象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夏季强热岛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7
2007年
应用北京地区20个常规地面气象站、2个自动气象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m气象铁塔的资料,对北京2003年7月热岛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北京夏季夜间存在强热岛效应,夏季夜间存在强热岛效应的天数占到了31,强弱热岛天数合计占到了大约45。进一步分析7月1日强热岛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夜间存在强热岛时,郊区所有测站的地面气温都要低于主城区地面气温,城市强热岛的高温中心在天安门和白家庄连线的主城区;白天日照充足的晴夜,日落后城区320m以下低层大气存在逆温和弱的风速,城区地面气温下降速率和幅度均远小于郊区,城市强热岛因此得以形成和维持。日出后至正午,北京北部郊区日照时间比城区长,郊区地面大气得到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多于城区,而太阳辐射的加热作用使城区低层大气逆温消失,大气稳定度减弱,并使郊区地面气温上升速率和幅度大于城区,最终导致夜间出现的强热岛减弱、消失。此外,应用MM5模式对强热岛进行了初步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MM5中考虑城市人为热和热储存,可以改善模式对热岛的数值模拟,表明城市人为热和热储存在夏季强热岛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李兴荣胡非舒文军
关键词:城市热岛逆温热储存数值模拟MM5
深圳夏季多层土壤温度及其垂直结构日变化特征被引量:14
2008年
应用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的地温资料,分析深圳夏季三类天气(晴天、阴雨天和阵雨天)条件下土壤温度及其垂直结构日变化,结果表明:晴天,地面温度和浅层土壤温度呈现正弦曲线变化,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各层土壤温度振幅、位相、周期不同,地面温度振幅最大,越往深层,振幅越小,位相越后,周期越长。土壤温度垂直结构也有日变化,白天正午时段,地面温度和浅层土壤温度高,深层土壤温度低,从地面到深层土壤,温度逐步降低。午夜时段10cm以上土壤温度及80cm以下深层土壤温度相对较低,而(15~20)cm之间的土壤温度相对较高。阴雨天,地面温度和浅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与晴天大不相同。地面温度和浅层土壤温度在白天上升幅度小,甚至下降。地面温度和浅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幅度远小于晴天。这导致白天降水时段土壤温度垂直结构也与晴天大不一样,土壤温度的极大值在80cm土壤层。阵雨天,白天阵性降水会使地面温度和浅层土壤温度不升反降。而40cm以下深层土壤温度受阵性降水影响较小。土壤温度垂直结构因此发生重要改变,土壤温度的极大值在40cm土壤层。无论是晴天、阴雨天,还是阵雨天,80cm以下深层土壤的温度,其日变化幅度都要小于0.5℃,深层土壤温度受天气影响小。
李兴荣张小丽梁碧玲杨琳
关键词:土壤温度日变化
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因子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利用浑善达克沙地气象台站的常规气候资料,分析了气候要素和沙尘暴频率的多年变化状况,建立了能够很好描述区域沙尘暴频率年际变化的沙尘暴指数,并建立了适合浑善达克沙地气候特征的气候因子影响沙尘暴频率指数模型。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自1960年后气候逐渐变暖,并有微弱变湿趋势,沙尘暴年日数自1994年起波动增加,2000年出现极大值;沙尘暴年日数与沙尘暴指数的相关系数达0 7左右;建立的气候影响指数模型,能够用来解释当前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频率的分布格局。
成天涛吕达仁王革丽徐永福李兴荣
关键词:地气浑善达克沙地气象台站变暖年际变化气候因子
近15年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特征及其演变被引量:25
2006年
根据北京地区20个地面气象观测台站1990—2004年7月的气温资料,分析了最近15年来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最新特征和变化趋势,也分析了城市热岛与气温,城郊地表温度差与地表温度,气温和地表温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夜间出现了强热岛,郊区城市也出现了热岛现象,但白天城市热岛相对夜间不明显。夜间城市热岛强度呈逐年增强趋势,但白天这种趋势不明显。夜间城市热岛与气温呈正相关,气温高的年份,城市热岛强度相对也大;夜间城郊地表温差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地表温度越高,城郊地表温差越大;夜间,气温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气温越高,地表温度也高。白天,这些相关相对夜间来说不那么明显。研究成果对北京城市发展规划和高温灾害的防治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李兴荣胡非舒文军
关键词:城市热岛热岛强度
深圳冬季小气候区温湿及舒适度特征
2011年
应用各小气候区有代表性的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气温、相对湿度、不适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比深圳城市、海洋、丘陵、山地4个小气候区特征,对深圳地区开展精细化分区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在冷空气过程中,各小气候区气温、相对湿度、不适指数变化规律既有相似性,又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海陆差异显著。海洋气温最高,且明显高于陆地;城市第二,丘陵第三,山地第四。相对湿度海洋最大,山地第二,城市和丘陵基本相当,湿度最小。各小气候区的舒适度,海洋最舒适,城市第二舒适,丘陵是第三舒适,山地最不舒适。另外,海洋各要素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过程变化也明显小于陆地。
冯静李兴荣杨琳
关键词:气温
“99.6”梅雨锋暴雨云和降水物理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03年
用MM5(V2)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锋降水的云和降水进行模拟研究。对于可分辨尺度的降水,采用Reisner霰显式方案;对云内微物理过程特别是对各种水成物的源汇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深入了解梅雨锋云系内部的云物理过程。
杨静王鹏云李兴荣
关键词:MM5云物理过程
深圳冬季多层地温日变化特征被引量:9
2009年
分析深圳冬季不同天气影响下地温日变化,结果表明,没有冷空气影响的晴天,地面温度和浅层地温呈现正弦曲线日变化,白天高,夜间低.各层地温振幅、位相不同,地面温度振幅最大,越往深层,振幅越小,位相越后,周期越长.地温垂直结构也有日变化,正午时段从地面到40cm土壤,温度随深度降低,40cm以下地温随深度升高.凌晨从地面至320cm土壤,地温依次升高.冷空气影响下的阴天,地面温度和浅层地温也呈现正弦曲线日变化,但日变化幅度远小于晴天;地温垂直结构,除了正午前后几个小时地面温度要高于5cm地温外,其他时间从地面到320cm土壤,温度依次升高.冷空气影响下的阴雨天,地面温度和浅层地温随时间逐步降低,地温从地面到320cm土壤依次升高.无论是晴天、阴天,还是阴雨天,160cm以下深层地温,其日变化幅度均小于0.2℃.
李兴荣胡非孙向明刘锦泉
关键词:地温日变化
浑善达克沙地对北京春季沙尘天气的贡献被引量:2
2005年
2000年4月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冷空气活动频繁,多次沙尘暴过程造成北京地区严重的沙尘天气.本文利用中尺度沙尘传输模式,模拟了4月3~14日期间的沙尘天气过程,并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对北京沙尘天气期间近地面沙尘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显示,近地面沙尘中来自浑善达克沙地的最多占到20.9%,而境外源、北京周边局地源及华北荒漠化土地等其它沙尘源亦有相当重要的贡献.
成天涛吕达仁章文星徐永福李兴荣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沙尘天气
北京春季城市热岛特征及强热岛影响因子被引量:29
2008年
应用北京地区地面气象观测台1990—2004年4月的气温资料,分析了近15 a北京春季城市热岛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夜间城市热岛要强于白天。还分析了春季一个强热岛形成和减弱消失过程的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北京春季夜间特定条件下存在强热岛,强热岛中心在白家庄、天安门、公主坟连线的主城区;白天强热岛会减弱消失。强热岛在夜间形成的原因是日落后郊区地面大气降温速率和幅度远大于城区地面大气。白天有日照的晴夜北京城、郊地面风场很弱(≤1.0 m/s),多个测站甚至出现静风,同时城区垂直方向上15 m高度以下持续存在很弱(≤1.5 m/s)的风场,城区320 m高度以下大气持续存在强逆温,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春季强热岛的形成和维持。强热岛在白天减弱消失的原因是日出后太阳辐射的加热作用引起郊区地面大气升温速率和幅度大于城区地面大气,同时城区大气稳定度减弱、城区大气逆温消失、城郊地面风速增加。
李兴荣胡非舒文军
关键词:晴天
北京秋季城市热岛效应及其气象影响因子被引量:14
2008年
应用北京地区地面气象观测台1990-2004年10月的气温资料,分析了近15年来北京秋季城市热岛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秋季夜间城市热岛要强于白天。此外,对比分析了一个强热岛和一个弱热岛的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北京秋季夜间特定条件下存在强热岛,白天城市强热岛会减弱消失,城市强热岛的日变化非常明显。夜间城市强热岛形成和维持是多个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白天日照充足的晴夜,北京城郊地面风场很弱(≤1.0m·s^-1),同时城区垂直方向47m以下大气风场持续很弱(≤1.0m·s^-1),城区320m以下大气持续存在强逆温。日落后郊区地面大气降温速率和幅度远大于城区,促使夜间强热岛的形成和维持。白天日出后太阳辐射的加热作用所引起的郊区地面大气升温速率和幅度大于城区,城区大气稳定度的减弱以及城区大气逆温的消失是夜间强热岛减弱并最终消失的重要原因。
李兴荣胡非舒文军梁碧玲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逆温秋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