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艺术

主题

  • 6篇音乐
  • 5篇傀儡
  • 5篇傀儡戏
  • 3篇仪式
  • 3篇音乐学
  • 3篇民族音乐
  • 3篇民族音乐学
  • 3篇表演
  • 2篇民族志
  • 2篇表演实践
  • 1篇道教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对话
  • 1篇学术综述
  • 1篇研究基金
  • 1篇研究基金会
  • 1篇仪式音乐
  • 1篇音乐民族志
  • 1篇音乐能力
  • 1篇音乐认知

机构

  • 14篇上海音乐学院
  • 2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沈阳音乐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音乐学院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大理大学

作者

  • 14篇李亚
  • 2篇朱腾蛟
  • 1篇刘桂腾
  • 1篇李伊文
  • 1篇钟隽迪
  • 1篇徐欣
  • 1篇萧梅
  • 1篇黄凌飞
  • 1篇关冰阳
  • 1篇刘红
  • 1篇陈盼
  • 1篇宁颖

传媒

  • 5篇大音
  • 2篇歌海
  • 1篇音乐研究
  • 1篇中国音乐
  • 1篇乐府新声(沈...
  • 1篇星海音乐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地区“江南丝竹”表演民族志
"江南丝竹"是中国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等长三角地区所共享的丝竹类乐器合奏乐种。自明清以来的历史过程中,这一被称为"江南丝竹"的民间音乐传统及其生存语境深具复杂性和多样性。仅从乐用和功能的角度而言,"江南"的丝竹乐可分...
李亚
关键词:江南丝竹表演实践人际互动社群
面对传统,共建多元学术对话——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42届年会学术综述被引量:1
2013年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年会于2013年7月11至17日在中国的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本届年会由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承办,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共举行了6次全体研讨会、133场分组研讨会、1次专题讲座、8次圆桌会议、6部音乐民族志电影放映、3个工作坊、4台音乐会以及各研究小组的ICTM会议,是一次世界级的学术盛宴。学者们就年会拟定的六大中心议题: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的呈现和再现;音乐历史的重思、重建和重新发明;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和教育;仪式、宗教及其表演艺术;影视音乐和舞蹈;新研究及其他主题进行了热烈且深入的讨论。
李亚
关键词:学术综述学术对话音乐民族志少数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学
表演场域中的遂昌傀儡戏
浙西南山区,如遂昌、松阳、龙泉、龙游、泰顺等地,普遍存在以傀儡演庙戏的仪式传统,有多个由民间艺人自发组成的傀儡戏班。各村凡是要举行菩萨诞辰、寺庙佛像开光、正月酬神等与敬神有关的事务时,都会请傀儡戏班来演出。从傀儡戏演出之...
李亚
文献传递
本土宗教音乐
2011年
由Karen Ralls-Macleod和Graham Harvey主编的《本土宗教音乐》论文集,辑录了10篇涉及不同地区'本土宗教音乐'研究的论文。本文除对文集所涉内容、视角和方法进行述评外,着重于'本土性'以及'本土宗教'概念的思考,并指出该文集在关注地方性知识,反思殖民主义,尝试运用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方法研究,强调文化多样性和不同文化间对话必要性方面所提供的借鉴与参照意义。
李亚
关键词:本土性宗教音乐
浙西南山区傀儡戏《夫人传》调查研究
2013年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松阳县以及周边地区,各个村子在进行菩萨诞辰、寺庙开光、过年酬神等与敬神有关的仪式时,均会请傀儡戏班来演出。这些傀儡戏班以表演徽戏、乱弹、松阳高腔剧目为主。其中,以松阳高腔全本戏《夫人传》最具代表性,这是一出以当地'土调'来展演道教女神陈靖姑(当地称'陈靖姑',又名'陈十四夫人'、'陈夫人')生平故事的神话戏。本文仅以遂昌县应村乡小金竹村的金坤木偶剧团表演的《夫人传》为例,从信仰背景、文本内容、唱腔形态等方面探及《夫人传》的文化意义。
李亚
关键词:陈靖姑傀儡戏
表演场域中的遂昌傀儡戏——以“交互”关系的分析视角被引量:3
2013年
浙西南山区,如遂昌、松阳、龙泉等地,普遍存在以傀儡演庙戏的仪式传统。当我们面对这种民间表达和知识体系中的仪式戏,其戏乐不仅仅只是通常观念下的"艺术音乐",它有着多层的文化语义和指向,并具备更为多样的形态分析元素。而对它的解读,将戏乐放置于其表演场域和表演过程中,便显得尤为自然和重要。文章以丽水市遂昌县应村乡的金坤木偶剧团(金坤傀儡戏班)为研究对象,从交互关系的视角来探讨戏班艺人是如何作乐的,以此探求在民间知识表达体系中,遂昌傀儡戏班艺人是如何使用和制造音乐这一问题。
李亚
关键词:傀儡戏作乐
古-今-人-神:记上海音乐学院“首届国际萨满艺术研讨会”
2014年
2014年5月29日至31日,"首届国际萨满艺术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该研讨会旨在进一步加强仪式音乐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对话,以及加强跨境、跨民族、跨学科的研究,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与韩国汉阳大学东北亚音乐研究所共同合作举办。本次国际研讨会力邀中国、韩国、匈牙利、日本、蒙古、菲律宾、哈萨克以及港澳台等20余名学者参会,学者们围绕萨满与萨满艺术的相关问题进行发言与讨论。
陈盼钟隽迪李亚李伊文关冰阳朱腾蛟
关键词:萨满
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第八届“大音讲堂”圆桌会议纪实
2016年
时间:2015年12月12日9:00一11:30地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贵宾室其他参与者: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博士、硕士及本科生。第八届'大音讲堂'于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本届讲堂包括三个部分:英国民族音乐学家约翰·贝利(John Baily)教授的讲座《音乐结构与人体运动:来自阿富汗琉特琴的经验》、民族志电影《阿富汗音乐的景观:伦敦、喀布尔、汉堡、都柏林》(Scenes of Afghan Music:London,Kabul,Hamburg,Dublin)放映以及圆桌会议。
朱腾蛟约翰·贝利萧梅李海伦刘桂腾刘桂腾黄凌飞徐欣苏毅苗谭智宁颖宁颖李亚
关键词:民族志音乐讲堂
第18届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CHIME(磬)国际会议(2014)综述
2015年
2014年8月21—24日,'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CHIME/磬)'在丹麦奥胡斯大学举行了第18届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欧洲等地的65位学者和音乐家们聚集一堂,以'声音、噪音和日常生活:当代中国的音景'(Sound,Noise And The Everyday:Soundscapes in China)为主题,探讨了关于声音的个体感知和体验、声景研究的历史、声音生态、音声哲学、声音与城市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涵盖了聆听、声音艺术和实验音乐、广播之声、噪音、声音的全球化等各方面的声景研究。
李亚张露丹
关键词:中国音乐民族音乐学声景声音
《理解音乐,制造音乐:爪哇甘美兰以及音乐能力和交互的理论》
2012年
美国民族音乐学家Benjamin Brinner的《理解音乐,制造音乐:爪哇甘美兰以及音乐能力和交互的理论》是一本关于音乐的能力和交互问题研究的著作。作者的主要目的在于解读如甘美兰这般的音乐形式中,人们如何一起'作乐'(music-making)的奥秘,以此探讨人类音乐能力和交互的普遍问题。本文以该著作为对象,就作者书中的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述评。
Benjamin Brinner李亚
关键词:音乐能力交互理论表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