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雪花

作品数:5 被引量:11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虫病
  • 2篇疫情
  • 2篇内脏利什曼病
  • 2篇利什曼病
  • 1篇行省
  • 1篇血吸虫
  • 1篇血吸虫病
  • 1篇血症
  • 1篇疫情分析
  • 1篇日本血吸虫
  • 1篇日本血吸虫病
  • 1篇输入病例
  • 1篇丝虫
  • 1篇丝虫病
  • 1篇微丝蚴
  • 1篇微丝蚴血症
  • 1篇吸虫
  • 1篇吸虫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机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5篇朱雪花
  • 4篇伍卫平
  • 2篇王立英
  • 1篇蒋智华
  • 1篇许洪波
  • 1篇陈海棠
  • 1篇杨益超
  • 1篇郑灿军
  • 1篇汪俊云
  • 1篇苏爱荣
  • 1篇李小钢
  • 1篇李树林
  • 1篇谢祖英
  • 1篇黄铿凌
  • 1篇商少明
  • 1篇官亚宜
  • 1篇区方奇
  • 1篇麦富珍
  • 1篇黎学铭
  • 1篇朱石南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04-2007年我国内脏利什曼病流行情况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了解2004-2007年我国内脏内脏利什曼病的疫情状况。方法使用SPSS12.0软件,对2004-2007年中国疾病疫情监测信息网的内脏利什曼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国内脏利什曼病累计报告病例1334例,各年分别为351、320、281和382例。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新疆(47.5%,633/1334)、甘肃(33.2%,443/1334)和四川(16.9%,226/1334)。全年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51.27%,684/1334),3~8月份居多。男女病例之比为1.65∶1。报告病例的流行县由2004年的43个扩大到2007年的64个。结论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区范围呈扩大趋势。
郑灿军王立英许翔朱雪花伍卫平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疫情
选择血吸虫病化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模型
2003年
[目的 ]建立用于选择血吸虫病化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模型。[方法 ]分别对血吸虫病全民化疗、询检化疗和筛选化疗策略所包含的各项成本进行分析 ,以化疗治愈的感染者人数作为效果指标 ,以成本—效果比作为比较的指标。[结果 ]影响全民化疗成本—效果比的变量 ,主要为每人次治病各项投入的成本和血吸虫的感染率 ;影响询检化疗成本—效果比的变量主要为每人次询检、治病各项投入的成本 ,询检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询检阳性者的化疗覆盖率和血吸虫的感染率 ;影响筛查化疗的成本—效果比的变量 ,主要为每人次查病、治病的成本 ,查病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血吸虫的感染率 ,阳性者的化疗覆盖率。[结论 ]可用卫生经济学方法建立用于选择血吸虫病化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模型。
伍卫平官亚宜朱石南朱雪花李小钢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成本-效果分析分析模型
我国非流行省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2004--2010年我国非流行省区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状况。方法从中国疾病疫情监测信息网获取非流行省报告的内脏利什曼病病例信息,以电话、信函等形式进行个案调查,对获取的资料描述性分析其地区,时间和人群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情况。结果2004--2010年间,全国共有13个非流行省区有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报告,共31例,居前3位的是重庆市、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18名有明确暴露史的患者分别自甘肃、四川、新疆、境外获得感染,其中来自甘肃感染的患者最多,达11人。结论非流行省区人员在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省区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
陈海棠汪俊云朱雪花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输入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广西富川县班氏丝虫病传播阻断后残存疫点的发现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阐述广西富川县班氏丝虫病残存疫点发现过程及其处理措施和效果,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在广西富川县朝东镇和麦岭镇的5个行政村(长塘、黄沙、茶山、福溪和长春)开展丝虫病疫点调查。采用厚血膜双片法检测首发患者所在的疫点长塘村及其毗邻的黄沙和茶山村居民,阳性者再作个案调查。疫点长塘村外出返乡人员以及毗邻的福溪和长春村居民,先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ICT卡)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者再用厚血膜双片法确诊。在疫点长塘行政村的干上和印山自然村进行人房捕蚊、解剖致倦库蚊,观察幼丝虫感染情况。查阅富川县防治丝虫病历史资料,走访村民了解20世纪70年代接受丝虫病检查和服用乙胺嗪(海群生)药盐防治丝虫病具体情况。结果检查富川县长塘行政村居民1052人,微丝蚴血症者19例(干上村16例、印山村3例),微丝蚴率为1.81%(干上村为5.90%、印山村为1.42%),平均微丝蚴密度为17.4/60μl血。对毗邻的4个行政村扩大调查4119人,均为阴性。19例微丝蚴血症者分布于12户家庭,其中13例有亲属关系,在空间和家庭分布上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年龄分布以20~29岁和50~59岁为主,其中50岁以上占微丝蚴血症者总数的57.9%。解剖疫点村致倦库蚊54只,未发现幼丝虫阳性蚊。长塘行政村当年丝虫病纵向或横向监测,以及干上自然村丝虫病疫情和相关的防治资料均未查到。走访长塘行政村60岁以上村民及村医27人,均未曾食用乙胺嗪(海群生)药盐。结论广西富川县的干上和印山自然村为班氏丝虫病残存疫点,属低度流行区,流行范围局限,中老年患者居多,平均微丝蚴密度偏低。
黎学铭杨益超黄铿凌许洪波谢祖英麦富珍商少明苏爱荣李树林区方奇吴钦华伍卫平朱雪花蒋智华
关键词:丝虫病微丝蚴血症
2004-2008年全国包虫病疫情分析被引量:89
2010年
目的阐明我国包虫病疫情分布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PSS12.0软件对中国疾病疫情监测信息网2004-2008年包虫病疫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8年全国包虫病累计报告病例10790例,各年依次为993例、934例、1775例、1199例和5889例;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1.1,患者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95岁,平均年龄38岁,主要集中在20~65岁,占全部病例的82.4%;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青海、甘肃、宁夏和内蒙6个流行省份的377个县1913个乡,占全国报告总病例数的98.2%。结论包虫病已成为我国西北部广大农牧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继续加大包虫病防治力度。同时提高包虫病疫情的报告质量,为相关部门进行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依据。
王立英伍卫平朱雪花
关键词:包虫病疫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