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诗娥

作品数:15 被引量:908H指数:11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收入分配
  • 3篇农村
  • 2篇对外贸易
  • 2篇生产率
  • 2篇竞争力
  • 2篇居民消费
  • 2篇边际消费倾向
  • 1篇代际收入流动
  • 1篇地理
  • 1篇对外贸易发展
  • 1篇对外贸易结构
  • 1篇政府补贴
  • 1篇中国对外贸易
  • 1篇中国对外贸易...
  • 1篇中国农村家庭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网络视角
  • 1篇社会资本
  • 1篇生产效率

机构

  • 11篇湘潭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
  • 7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5篇朱诗娥
  • 12篇杨汝岱
  • 1篇陈斌开
  • 1篇杨天宇

传媒

  • 2篇消费经济
  • 2篇经济研究
  • 1篇财贸经济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经济评论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改革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经济学(季刊...

年份

  • 5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本文考察了我国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情况。文章沿袭杨汝岱、姚洋(2008)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指标测量HS六位数分类5038种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并由此量化计算全国及每个省每年总的出口竞争力和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整体而言,我国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显著提升。基于1993~2005年的全国样本和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子样本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通过经济开发区等政策性区域,产生显著的外溢效应,促进了相关本土企业的发展。但是,其在东部地区对产业和出口的带动作用已经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应当从政策上合理引导外资与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朱诗娥杨汝岱
关键词:竞争力外资加工贸易
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比较被引量:8
2007年
本文对1995-2005年珠三角地区与印度、东欧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将国际贸易商品在SITC三位数分类的基础上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类产品,并从多项指标考察三个地区对外贸易结构和竞争力的差异与变化。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和竞争力相对印度有较大的领先优势,而这种领先优势主要来自技术密集型产品;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相对东欧在资本密集的重工业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杨汝岱朱诗娥
关键词:珠三角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被引量:97
2008年
本文考察我国1978—2006年对外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的演变。我们将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在SITC三位数分类的基础上重新分类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类产品,并从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国际竞争力系数和出口结构相似指数等不同指标考察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分析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和技术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且均呈现较强的阶段性特征。1978—1985年处于以资源换外汇的阶段,竞争力很弱;1986—1993年,比较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竞争力不断提高;1994年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继续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相对地位不断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贸易结构与竞争力阶段性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并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杨汝岱朱诗娥
关键词:贸易结构国际竞争力
产业政策、企业退出与区域生产效率演变被引量:7
2018年
本文研究政府产业政策和市场竞争对企业退出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区域产业生产效率演变。研究发现,政府设立经济开发区等政策性区域和对企业进行直接补贴等产业政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得低效率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生存;而在集聚程度高的地方和有明显优势产业的地方,企业间竞争程度会更大,市场机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生产率更高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这种政府与市场对企业的微观作用会反馈到产业的区域生产效率演变。政策保护和市场竞争会对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动态效率演变产生重要影响,但其在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方面的效果和作用机制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杨汝岱朱诗娥
关键词:产业政策生产率
资本投入对不同收入阶层差异化回报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微观经验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基于北京大学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中的家庭和个人微观调查数据,本文研究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时间投入对收入水平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社会资本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为"锦上添花"式,其回报率在低分位数上较低,在高分位数上较高;第二,人力资本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为"一视同仁"式,其回报率在不同分位数上相差不大;第三,劳动时间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为"雪中送炭"式,其回报率在低分位数上较高,在高分数上较低。该结论对个人、家庭、家族三个层面的社会资本定义均稳健,也对城镇、农村两个子样本稳健。本文的研究初步表明,社会资本是"富人的资本",而提高劳动报酬则对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更为有效。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根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诗娥杨汝岱
关键词:社会资本收入阶层收入分配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之间“倒U”型关系研究被引量:56
2007年
通过收入再分配刺激消费需求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在边际消费倾向与居民收入呈“倒U”型关系的情况下,收入分配政策才能起到提高总体边际消费倾向、扩大总消费的效果。计量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大致呈“倒U”型关系,即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因此,实行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居民的总体边际消费倾向,扩大总消费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杨天宇朱诗娥
关键词: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边际消费倾向
我国城镇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分析——兼论同住偏误对其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基于CHIP2013年的城镇住户数据,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子代(所有子女、同住子女、不同住子女)收入对父代收入的弹性。基本回归分析表明:(1)所有子女样本的弹性系数值约为0.34,我国城镇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不强,存在一定的阶层固化现象;(2)异质性分析表明,父代收入对不同住子女收入的影响不大,相应的弹性值约为0.21;父代收入对同住子女收入的影响很大,相应的弹性值约为0.40。因此,如果仅仅使用同住子女数据样本来估计收入弹性,会低估代际收入流动程度。此外,代际收入转换矩阵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阶层流动性较低,并且同住子女的代际收入阶层流动性显著弱于不同住子女。
朱诗娥唐瑾
关键词:代际收入流动
集聚、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决策的关联被引量:11
2018年
在全面整理199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并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出口规模两类集聚指标,识别城市溢出和城市-行业溢出两种溢出效应,讨论集聚对于解释中国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城市集聚和城市-行业集聚均能促进企业出口,而城市集聚更能降低企业出口的生产率阈值要求,使得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同样可以出口。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集聚效应对于规模报酬递减行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影响更为明显。本文从城市集聚的角度解释中国企业出口决策与生产率的关系,与现有经验研究成果互为补充,这既有助于从更深的层面理解中国的出口模式,又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杨汝岱朱诗娥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不仅在消费水平上,而且在消费结构上都存在很大差距。进一步的分析探讨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等因素是出现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朱诗娥
关键词:农村居民
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吗?——基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被引量:191
2007年
理论研究发现,当收入分配呈正态分布且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呈倒"U"型关系时,缩小收入差距能提高总消费需求。本文利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分别于1995年和2002年进行的城乡家庭与个人调查的微观数据,考察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表明,相对于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缩小收入差距并不仅仅是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而且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两大目标。此外,1995年和2002年的对比分析表明,教育与医疗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低收入者的教育与医疗状况几乎没有改善,中等收入阶层则由于需要将大量新增收入用于教育与医疗投资,其他消费相对减少,教育与医疗体制的改革有待反思和进一步完善。
杨汝岱朱诗娥
关键词: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分配总消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