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津永

作品数:28 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微囊藻
  • 8篇铜锈环棱螺
  • 6篇水华
  • 5篇藻毒素
  • 5篇微囊藻毒素
  • 5篇浮游
  • 4篇植物
  • 4篇水库
  • 4篇群落
  • 4篇浮游植物
  • 4篇超微
  • 4篇超微结构
  • 3篇生态
  • 3篇水体
  • 3篇四明湖水库
  • 3篇蓝藻
  • 3篇蓝藻水华
  • 3篇浮游动物
  • 3篇肝脏
  • 2篇毒理

机构

  • 28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8篇朱津永
  • 24篇陆开宏
  • 10篇郑忠明
  • 9篇杨文
  • 6篇胡智勇
  • 6篇金春华
  • 5篇张春景
  • 5篇梁晶晶
  • 4篇徐镇
  • 4篇潘洁慧
  • 4篇万莉
  • 3篇张克鑫
  • 2篇刘夏松
  • 2篇邵路路
  • 2篇张双玲
  • 2篇王扬才
  • 2篇谢丽凤
  • 2篇廖红芳
  • 2篇毛小华
  • 1篇潘海祥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庆祝中国藻类...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富营养水体中2种水生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被引量:26
2010年
选取宁波市城区内河2个营养类型水体日湖(中-富营养类型)和卧彩江(重富营养类型),于2008年8~11月,利用MIDI Sherlock MIS系统和其他传统方法,跟踪监测了2个水体内2种常见水生净化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根际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季节变化,分析了水体主要水质参数、水体微生物与植物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生植物根际效应显著,不同月份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均要显著高于水体环境;植物种类对植物根际微生物影响显著,在日湖水体,狐尾藻根际微生物数量要显著高于喜旱莲子草;在卧彩江,2种植物根际细菌数量无显著差异,放线菌、真菌数量差异显著,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与水体环境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调查期间,日湖水温、TN、TP、Chla与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间均无显著相关,仅COD与喜旱莲子草根际细菌数量显著负相关;在卧彩江,TP与粉绿狐尾藻、喜旱莲子草根际放线菌数量显著负相关,其余水质参数与根际微生物数量均无显著相关.植物根际优势菌种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微球菌属(Micrococcus)、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有机物降解微生物为主,环境因素的变化和植物种类的不同也导致了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食酸菌属(Acidovorax)、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等特有菌种的出现.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聚类分析表明,除日湖喜旱莲子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夏、秋两个季节相似性较高外,其余几个处理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在21.60%~51.57%.日湖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夏季高于秋季,而卧彩江中夏季低于秋季;日湖中2种植物之间无论夏秋均无显著差异,而在卧彩江,夏季喜旱莲子草要显著高于粉绿狐尾藻,秋季则完全相反,据此说明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受水�
陆开宏胡智勇梁晶晶朱津永
关键词:富营养水体喜旱莲子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
铜锈环棱螺肝脏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张春景陆开宏梁晶晶胡智勇朱津永
关键词:铜锈环棱螺肝脏超微结构
铜锈环棱螺对藻华水体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于2008年在室内小型试验模拟生态系统中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铜锈环棱螺生物干扰对底泥耗氧率和上覆水营养盐通量的影响试验,根据铜锈环棱螺放养密度设置了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与试验前相比,培养1个月后,所有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底泥耗氧率均显著下降;各处理组的底泥耗氧率初期高于对照组,后期低于对照组,且密度高的处理组其底泥耗氧率高于密度低的处理组。除12月7日外,对照组沉积物始终向上覆水释放铵氮,且释放量逐渐减小,而各处理组中,除试验初期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铵氮外,试验中后期均表现为吸收铵氮。除试验初期外,处理组和对照组中亚硝酸盐+硝酸盐通量主要表现为向上覆水中释放,且处理组1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磷酸盐通量主要表现为,试验初期沉积物向上覆水中释放,后期被沉积物吸收。本试验结果表明,短期内铜锈环棱螺的生物干扰增加了底泥耗氧率,但其长期效应可使底泥耗氧率下降,铜锈环棱螺的存在促进了沉积物中的总体硝化速率,加快了沉积物中的N循环。
孙思志郑忠明陆开宏金春华朱津永胡智勇
关键词:铜锈环棱螺沉积物-水界面
四明湖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季节演替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8
2018年
浮游植物群落变化既受到环境因子单独作用的影响,也受到各因子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为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演替规律,对四明湖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及水体11项非生物因子和4项生物因子进行周年采样调查,分析了水库内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组成、季节演替规律及其与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四明湖水库的浮游植物种类可归入22个功能类群,其优势功能类群主要隶属于绿藻门和硅藻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演替;通过SIMPER分析,筛选出10个与季节变化显著相关的功能类群,其主要变化过程表现为:夏季D+Lo→秋冬季D+P+Lo→春季X2+P+MP.方差分解分析(VPA)显示,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季节变化是由水温-浮游动物交互作用与水温单独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水温(WT)、透明度(SD)和硝态氮(NO-3-N)以及浮游动物生物量是影响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主要因子.
郑诚陆开宏徐镇郑忠明朱津永
关键词: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季节演替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藻类水华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以宁波大学校内池塘2009年3—10月间30周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预测模型,探求颤藻生物量与总氮、总磷、透明度等6项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最佳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①BP神经网络模型对颤藻生物量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拟合程度良好,相关系数达到了0.984,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用于水体中藻类水华的短期预测。②通过对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阐明了宁波大学校内池塘藻类水华的主要驱动因素,并指出控制水体的pH是宁波大学校内池塘藻类水华防治工作的重点。
张克鑫陆开宏朱津永刘夏松谢丽凤
关键词:BP神经网络
铜锈环棱螺对藻华水体的短期生态效应
<正>采用内径60cm,高70cm,容积为100L的塑料圆桶作为微宇宙试验容器研究了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高密度组200ind./100L;中密度组100ind./100L;低密度组5...
陆开宏朱津永金春华郑忠明王扬才
文献传递
微囊藻水华对淡水轮虫和枝角类的影响(综述)
微囊藻是最为常见也是研究最多的水华蓝藻,能产生60多种环状七肽毒素,统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业已发现,这些毒素是有效的蛋白磷酸酶1和2A 的抑制剂,暴露于次致死剂量能引发动物肝脏的癌变:急性暴露...
陆开宏朱津永潘洁慧
关键词:微囊藻轮虫枝角类毒性效应耐受性
文献传递
象山港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网箱养殖区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异养细菌生态分布被引量:6
2014年
调查了投饵期(8月)和越冬期(11月)象山港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网箱养殖区及周围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物含量、异养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养殖区沉积物(0—5cm层)中总磷、总有机氮含量在投饵期和越冬期均显著高于邻近对照海域(P<0.05)。沉积物中异养细菌、弧菌数量分别在3.2×104—5.2×105 CFU/g和2.2×103—1.7×105 CFU/g之间,养殖区沉积物细菌数量大于周围邻近海域。16S r DNA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投饵期的优势属均为弧菌属,越冬期为芽孢杆菌属。各采样区异养细菌的多样性表现为养殖区<周围邻近区域、投饵期<越冬期。异养细菌数与沉积物中TON、T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象山港大黄鱼养殖区沉积物中可培养异养细菌数可能受有机氮和磷酸盐含量的限制。研究表明,大黄鱼网箱养殖对象山港沉积物中的有机积累、异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影响显著。
廖红芳郑忠明冯坚朱津永丁露露蒋珊娜
关键词:沉积物网箱养殖象山港大黄鱼
产毒微囊藻喂食暴露对铜锈环棱螺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本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产毒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喂食暴露对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肝组织的毒性效应。将铜锈环棱螺分别暴露于含2种浓度微囊藻毒素的藻液中...
陆开宏张春景梁晶晶朱津永胡智勇郑忠明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铜锈环棱螺肝脏超微结构
文献传递
NMR代谢组学在水生软体动物生态毒理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核磁共振(NMR)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已经逐渐成为研究水生动物在代谢水平响应环境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水生软体动物作为重要的环境监测生物,近年来人们在其相关研究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文章总结了利用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各类环境胁迫因子对水生软体动物代谢影响的成果,主要综述了水生软体动物不同组织内代谢物组成和含量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同时对水生软体动物生态毒理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毛小华陆开宏杨文朱津永
关键词:核磁共振生态毒理代谢组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