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彬

作品数:61 被引量:16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罗非鱼
  • 13篇红罗非鱼
  • 8篇养殖
  • 8篇鲤鱼
  • 6篇微卫星
  • 5篇鱼类
  • 5篇水产
  • 5篇家系
  • 4篇越冬
  • 4篇体色
  • 4篇克隆
  • 4篇黄河鲤
  • 4篇基因
  • 4篇家系选育
  • 3篇选育
  • 3篇鱼苗
  • 3篇育种
  • 3篇生长性状
  • 3篇饲料
  • 3篇种质

机构

  • 57篇中国水产科学...
  • 23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安徽张林渔业...
  • 2篇镇江金山湖农...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苏州市未来水...

作者

  • 57篇朱文彬
  • 51篇董在杰
  • 26篇王兰梅
  • 23篇傅建军
  • 19篇苏胜彦
  • 9篇袁新华
  • 7篇宋飞彪
  • 6篇徐跑
  • 6篇刘念
  • 4篇张成锋
  • 3篇梁政远
  • 2篇吕帆
  • 2篇陈兴婷
  • 2篇强俊
  • 2篇刘浩亮
  • 2篇朱健
  • 2篇杨慧
  • 1篇缪凌鸿
  • 1篇张宁
  • 1篇戈贤平

传媒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5篇南方水产科学
  • 4篇科学养鱼
  • 3篇水产学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渔业经济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学杂志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个野生与选育鲤群体的微卫星遗传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利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鲤(Cyprinus carpio)的4个野生群体[清水江鲤、太湖鲤、黄河鲤(C.carpio haematopterus)和黑龙江鲤(C.carpio amurensis)]和2个选育群体[福瑞鲤(C.carpio var.FFRC)和松浦镜鲤(C.carpio var.specularis'Song-pu')]共208尾个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12个位点共检测到341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8.67,其中1个位点(HLJ1127)检测到正向选择压力;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普遍低于野生群体,其中松浦镜鲤群体的各项参数均值最低(Na=6.82,Ho=0.54,PIC=0.50),清水江鲤群体的各项参数均值最高(Na=21.25,Ho=0.80,PIC=0.91);分子方差分析显示,整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但群体间呈极显著遗传分化(P<0.01);基于群体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树和PCo A分析表明,鲤4个野生群体间遗传距离较近,而与2个人工选育群体间遗传距离较远;基于个体遗传结构及PCo A分析显示部分野生个体遗传结构比较混杂,而选育个体的遗传结构则相对单一。研究表明,中国鲤野生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而人工选育群体维持着较纯的遗传种质。
董在杰刘念傅建军朱文彬王兰梅苏胜彦
关键词:选育微卫星
鳙基于10个微卫星标记的亲子鉴定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为开展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家系选育工作,本研究进行了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亲子鉴定研究。试验中筛选了10个扩增效率较高的微卫星标记,通过引物荧光修饰,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分型技术,对鳙48尾亲本及384尾子代进行了基因分型,并计算了等位基因频率和模拟分析和亲子鉴定等分析。结果发现,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介于4~13之间,其中9个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和杂合度(PIC>0.5,He>0.5),研究发现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与亲本对排除率(E-PP)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该10个标记预计可用于已知性别的50组亲本(100尾)或未知性别的50尾亲本的鉴定分析(鉴别成功率>95%)。亲子鉴定发现,对试验中2个交配组(每组12对亲本)的鉴别成功率分别为98.96%和100%;且父母本对子代的贡献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累积位点的鉴定分析发现,当标记数为7个和9个时分别能满足试验中12组和24组亲本对应子代的鉴定分析(鉴别率>95%),模拟分析和亲子鉴定分析成功率趋势基本符合。本研究所开发的亲子鉴定技术可为鳙家系选育提供技术支持。
张丹傅建军张利德方敏朱文彬王兰梅苏胜彦董在杰
关键词:微卫星亲子鉴定家系选育
一种福瑞鲤IGF3基因及其扩增引物组和扩增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福瑞鲤IGF3基因及其扩增引物组和扩增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3’和5’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福瑞鲤卵巢组织中克隆到了IGF3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包括两种转录...
王兰梅宋飞彪朱文彬董在杰
文献传递
鳙早期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分析
鳙(Hypophthalmichthynobilis)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鱼之一,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目前,研究人员从分子水平开展个体早期发育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开展较少,对鳙的胚胎和幼苗发育过程的分子调控机理知之甚少.基于...
张丹傅建军朱文彬王兰梅方敏董在杰
关键词:早期发育
匙吻鲟与太阳鱼高效池塘混养技术
2013年
匙吻鲟与太阳鱼有相似的生活习性,而且原产地相近。我们于2012年进行匙吻鲟与太阳鱼的混养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养殖技术和生产经验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为10亩、水深1.8米,泥质池底,池塘注排水设施齐全,水质清新,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配备增氧机。塘口经过晒塘消毒,清除淤泥。在进苗前1个月,用生石灰清塘。放养前10天左右,注水1.3-1.5米,用发酵过的有机肥肥水培育浮游生物。
姚峰梁政远朱文彬董在杰
关键词:池塘混养技术太阳鱼生石灰清塘生活习性混养试验养殖技术
鲤IGF2a基因内含子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福瑞鲤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解鲤IGF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福瑞鲤(FFRC strain carp)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福瑞鲤为实验材料,设计用于分析IGF2a基因内含子3的SNP引物,分析其SNP,再结合福瑞鲤的生长性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杂合子A/G基因型使福瑞鲤体质量、体长2个生长指标减小,体质量的降低幅度高于体长,但是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杂合子A/G基因型和纯合子G/G基因型的体长与体质量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IGF2a基因可影响福瑞鲤的体质量、体长,且其SNP可能与福瑞鲤内脏质量增加有关.同时,研究发现这个多态位点与性别在对鲤的生长性能的影响上存在互作.这些结果将为基于内含子3的IGF2a基因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苏胜彦董在杰朱文彬袁新华
关键词:多态性生长性状
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适用于小规模鱼卵孵化的设备属于鱼卵孵化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包括外筐、浮条、扎绳、滤网,所述外筐上方敞口,其四周和底部设为镂空,将浮条利用扎绳固定于外筐的外部上沿,...
傅建军董在杰朱文彬王兰梅
文献传递
养殖池塘的自动排污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池塘的自动排污系统,它包括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的养殖池塘底面,在养殖池塘底面低点位置对应的养殖池塘内设有外管与U型管;U型管的第一段竖直管插在外管内,U型管的第一段竖直管的上口沿低于外管的上口沿,在U型管...
朱文彬董在杰梁政远
文献传递
基于D-loop序列和SSR的从江田鱼与6个鲤群体的遗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明从江田鱼的遗传背景及其多样性水平,为进一步开展系统选育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D-loop序列和11个SSR标记开展从江田鱼(CJTY)与清水江鲤(QSJ)、太湖鲤(THL)、黄河鲤(HHL)、黑龙江鲤(HLJ)、福瑞鲤(FRL)及松浦镜鲤(SPL)等6个鲤群体的遗传分析。【结果】长度为932 bp的D-loop片段上有46个多态性位点,共定义41个单倍型,其中CJTY有16个单倍型;CJTY的核苷酸遗传多样性π值为0.005,单倍型多样性H_(d)为0.829,高于FRL和SPL,但低于其余4个鲤群体,CJTY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2,高于FRL(0.73)和SPL(0.50),但低于其他4个鲤群体,CJTY的期望杂合度(H_(e))为0.90,低于QSJ(0.93)和THL(0.92),高于其他4个鲤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_(ST)值)显示CJTY与QSJ、THL、HHL、HLJ的分化程度较低,与FRL呈中度遗传分化,与SPL呈高度遗传分化,FRL和SPL各为1个亚群,其余5个群体为1个亚群;群体间遗传距离分析结果与F_(ST)结果相符。【结论】从江田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2个人工选育群体(FRL和SPL),低于4个野生群体(QSJ、THL、HHL和HLJ);从江田鱼具有相对独立的地理分布区域和特定养殖模式等特点,受到一定程度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压力,但未经系统选育实践,尚保留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具有进一步遗传改良的潜力。
张显波傅建军胡锦丽朱文彬闵倩雯赵飞吴俣学董在杰
关键词:线粒体D-LOOP微卫星
锦鲤早期发育过程中色素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变化被引量:4
2019年
通过显微观察、酶联免疫吸附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探究了红白、红黑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子一代(F_1)早期体色发育过程及不同发育时期色素代谢相关酶(酪氨酸酶、胱氨酸酶)的活性和基因(agouti、mc1r、mitf、tyr)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锦鲤出膜后呈淡黄色半透明,黑色素细胞在出膜8 d后开始出现。胱氨酸酶活性随锦鲤发育呈升高趋势,出膜7 d后显著升高(P<0.05);7日龄仔鱼前,红黑组与红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出膜7 d后红黑组比同时期红白组显著升高(P<0.05)。酪氨酸酶在锦鲤发育过程中也呈升高趋势,但略有起伏,眼色素积累期及出膜23 d后酪氨酸酶活性均比相邻各期高(P<0.05);组间比较发现发育各期红黑组均比红白组高(P<0.05)。表明酪氨酸酶、胱氨酸酶活性变化与锦鲤色素细胞发育存在密切关联。agouti、mc1r、mitf及tyr 4个基因均在原肠期与神经胚期时表达最高(P<0.01),随后均呈下降趋势,表明这4个基因可能在胚胎发育早期的体色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殷浩然罗明坤王兰梅董在杰朱文彬傅建军
关键词:锦鲤MITFAGOUTIMC1R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