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卫红

作品数:28 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油田
  • 9篇水平井
  • 9篇平井
  • 5篇油藏
  • 5篇气田
  • 3篇地质
  • 3篇隐蔽油藏
  • 3篇油井
  • 3篇砂岩
  • 3篇水平井开发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塔里木油田
  • 3篇凝析
  • 3篇凝析气
  • 3篇凝析气田
  • 3篇盆地
  • 3篇轮南油田
  • 3篇勘探
  • 3篇勘探开发
  • 3篇控水

机构

  • 27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塔里...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8篇朱卫红
  • 7篇昌伦杰
  • 7篇王陶
  • 6篇刘勇
  • 6篇牛玉杰
  • 5篇江同文
  • 4篇刘敏
  • 4篇孙龙德
  • 4篇袁晓满
  • 3篇殷泽新
  • 3篇杨胜来
  • 3篇于志楠
  • 3篇练章贵
  • 3篇吴胜和
  • 3篇宋文杰
  • 3篇张强
  • 3篇潘昭才
  • 3篇杨文明
  • 2篇伍轶鸣
  • 2篇周新源

传媒

  • 4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天然气工业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2009年第...
  • 1篇不同类型油气...
  • 1篇第二届全国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未饱和油藏水平井生产压差的调控被引量:2
2009年
塔里木盆地HD水驱砂岩油藏为受构造和地层双重控制的复合油藏,整体采用水平井开发,不同区域含水差异较大。应用水平井渗流规律,结合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试井等动态监测资料,揭示水平段内表皮效应差异是加剧或减弱层内矛盾的根本原因,探讨生产压差调控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据此指导相关的生产及措施调整,对油田水平井稳油控水及高效开发具有积极作用。
朱卫红王陶阮洋张劲张建华
关键词:复合油藏水平井生产压差表皮效应
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建立水平井采液、吸水指数经验公式被引量:29
2009年
塔里木盆地HD油田薄砂岩油藏为2层产油层,属于超深、超薄的中低渗层状边水油藏,采用双台阶水平井注水开发。利用相渗曲线,建立该特殊油藏水平井采液(油)指数、吸水指数随含水变化的经验公式,经现场生产及测试资料验证,符合程度较高,对预测该油藏水平井注采能力、合理调整注采关系、提高水驱采收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王陶朱卫红杨胜来白秋燕李冀平吴敏
关键词:水平井相对渗透率曲线采液指数采油指数吸水指数经验公式
气举掺稀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举掺稀生产装置,包括:油管和套设在所述油管外的套管,所述油管和所述套管之间形成油套环空;所述套管通过套管头固定在油井口,所述套管头上设置有注气口和掺稀口,所述注气口与注气管线连接,用于向所述油套环空内...
杨文明张强朱卫红殷泽新单全生李元斌符长梅昌伦杰刘勇于志楠潘昭才孙红海袁晓满刘敏
文献传递
能谱水流测井技术在轮南油田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轮南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常规同位素测井工艺受粒径、测试工艺以及井壁污染的干扰已经不能满足注水动态监测需求的问题,通过多方调研后,有选择性地引进了能谱水流测井技术。通过25井次的测试分析表明,能谱水流测试工艺能够准确地判断吸水井段各小层的吸水状况,为封堵管外窜、调整注水、措施挖潜、深部调驱等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指导依据。
姜许健朱卫红李洪袁晓满李鹏赵丹阳陈树张识刘汉广侯果汪鑫
关键词:动态监测同位素测井吸水剖面轮南油田
哈得逊石炭系隐蔽油藏滚动评价研究
江同文朱卫红李四川顾乔元赵英杰赵福元牛玉杰邸宏利赵飞顾宏伟谢旭钊宋帆
①形成了高分辨率保幅处理及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构造精细描述和储层预测技术。2003年接受该课题任务后,对99年和2000年采集的三维地震进行了高分辨率保幅处理,处理成果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反射波组特征清楚,...
关键词:
关键词:隐蔽油藏
塔里木油田典型油气藏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被引量:17
2010年
塔里木油田地处边疆和沙漠,地面条件恶劣,97%以上的油气藏埋藏深,一般在3 200-6 100 m,按效益最大化原则采用"稀井高产"开发,水平井因其明显的增产和提高采收率优势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建立了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水平井开采模式,在巨厚砂岩块状底水油藏、低幅度层状边水油藏、大面积超深低丰度薄层油藏、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凝析气藏等不同油气藏类型中,应用水平井采油、水平井注水、循环注气等方式开发,在新油田产能建设、老油田综合调整中取得显著效益。至2007年12月,塔里木油田已完钻水平井超过260口,占总井数比例近30%,年产油量占全油田的61%,水平井平均单井日产油量是直井的1.73倍,实现了塔里木油田整体高效开发。
朱卫红周代余冯积累昌伦杰刘勇王陶
关键词:塔里木油田水平井
轮南油田2井区三叠系储集层精细描述被引量:7
2009年
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和动态生产数据,结合岩心观察,对三叠系储集层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储集层参数的地质模型,并对砂体的连通情况作了地质成因上的解释。研究发现,轮南2井区的隔夹层分为泥质隔夹层、钙质胶结细粒岩性夹层及细粒岩性紧邻钙质胶结层夹层。在储集层精细描述基础上,完成了轮南油田2井区Ⅰ油组细分层系开发调整方案,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韩涛朱卫红昌伦杰练章贵牛玉杰刘勇
关键词:轮南油田三叠纪储集层地质建模油藏描述
辫状河三角洲露头构型——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黄山街组为例被引量:30
2016年
以储集层构型理论为指导,采用旋回约束、分级解剖分析方法,开展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黄山街组辫状河三角洲露头构型精细研究。根据沉积旋回、岩相组合特征,在露头上识别出分流河道及分流砂坝2种4级构型单元及相应级次的构型界面。纵向上储集层砂体以分流河道-分流砂坝、分流砂坝-分流砂坝及分流河道-分流河道3种样式叠置;侧向上构型单元之间以分流河道-分流河道切叠和并置、分流砂坝-分流砂坝切叠以及分流砂坝-分流河道切叠4种主要的样式拼接。各4级构型单元叠置、拼接形成复合的5级构型河道充填沉积,并以相应的构型界面分隔,形成复杂的构型样式。4级和5级构型界面降低了储集层砂体的纵、横向连通性并加大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通过实地测量,建立起剖面构型要素数据库,并对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表征。研究成果为塔里木盆地相似沉积条件的油藏精细构型表征提供了地质依据。
朱卫红吴胜和尹志军韩涛伍轶鸣刘勇冯文杰罗亚男曹岑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辫状河三角洲
复杂油气藏水平井钻井地质设计及跟踪方法被引量:14
2010年
塔里木盆地地下地质条件复杂,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且埋藏超深,97%以上储量分布在埋藏超过3000m的油气藏中,构造描述的精度难以达到水平井设计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塔里木油田水平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在厚度小于0.6m的超薄油层中成功完钻了一批水平井,还有在山前复杂地层、潜山型油藏、小型断块油藏、剩余油较分散老油田中完钻了一批水平井,通过摸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实用的水平井设计和跟踪方法,水平井的油层钻遇率达到80%以上,成功率超过90%,水平井配套技术日趋进步和完善。
朱卫红牛玉杰陈新林李飞荣海波王陶
关键词:水平井复杂油气藏地质设计测井录井
大宛齐油田滚动调整增储上产研究及应用
孙龙德宋文杰江同文刘昌玉朱卫红汪如军于登跃张大鹏赵小龙海川牛新年王北方宋凡
该项目建立了准确的地质模型,制定了正确的的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措施;开发中首次引入高密度化探采集技术,探索滚动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带;用地堑油气富积认识探索油田的油气成藏规律;重新划分主力含油层系,经研究认为第四系为主力含油层系...
关键词:
关键词:油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