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云龙

作品数:185 被引量:1,594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2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7篇经济管理
  • 24篇机械工程
  • 12篇电子电信
  • 8篇社会学
  • 7篇理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网络
  • 17篇企业
  • 16篇供应链
  • 14篇工作流
  • 13篇客户
  • 12篇喷墨
  • 11篇喷墨打印
  • 10篇搜索
  • 10篇物流
  • 9篇虚拟企业
  • 9篇遗传算法
  • 9篇射频识别
  • 9篇感器
  • 9篇RFID
  • 8篇数据挖掘
  • 8篇喷印
  • 8篇客户关系
  • 7篇读写
  • 6篇聚类
  • 6篇客户关系管理

机构

  • 184篇中国科学院
  • 3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4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东北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4篇沈阳航空工业...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 4篇沈阳航空航天...
  • 3篇辽宁大学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昆明冶金高等...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85篇朱云龙
  • 39篇薛劲松
  • 26篇库涛
  • 19篇胡琨元
  • 19篇张磊
  • 16篇张丁一
  • 16篇马连博
  • 15篇尹朝万
  • 14篇刘金鑫
  • 13篇吕赐兴
  • 13篇陈瀚宁
  • 13篇李兵
  • 13篇王扶东
  • 12篇程晓鼎
  • 9篇于海斌
  • 8篇李莉
  • 8篇张浩
  • 8篇李伟平
  • 8篇吴俊伟
  • 7篇李红信

传媒

  • 27篇计算机集成制...
  • 20篇信息与控制
  • 9篇计算机工程
  • 8篇控制与决策
  • 6篇第五届全国信...
  • 5篇中国机械工程
  • 5篇计算机工程与...
  • 4篇小型微型计算...
  • 4篇机械设计与制...
  • 4篇微计算机信息
  • 3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计算机应用
  • 3篇运筹与管理
  • 2篇系统工程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8
  • 10篇2017
  • 13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4篇2008
  • 14篇2007
  • 15篇2006
  • 11篇2005
  • 8篇2004
  • 9篇2003
  • 13篇2002
  • 12篇2001
  • 8篇2000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能量有效和延迟减少的WSN多层链式数据收集协议
2008年
基于LEACH、PEGA SIS、PEDAP等数据收集协议的弊端和约束,结合无线传感交通监控网络中监控区域呈带状模型、目标高速运动、节点铺设密度受限以及基站距离远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有效和延迟减少的多层链式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协议(MEDC)。协议提出了分层链的思想,并采用最小化总能量链构造方法生成链,leader的选取基于剩余能量最大法。实验结果表明,MEDC性能显著优于LEACH和PEGA SIS等协议,不仅能有效延长网络生命周期,且能明显减少网络延迟。
袁凌云朱云龙徐天伟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
基于物流仓储管理的RFID读写器设计被引量:12
2006年
在分析RFID的物流仓储管理应用背景的基础上,对设计所用标签进行了简要说明,提出了一种RFID读写器设计方案,重点设计了RFID读写器硬件和软件模块。其中,硬件模块设计主要包括接收/发送模块、对外接口模块、控制模块和供电管理模块;软件模块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设计和防冲突程序设计两部分。
武慧芝朱云龙罗海波
关键词:物流仓储管理RFID读写器标签
应用混合蚁群算法求解模糊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被引量:25
2007年
为解决蚁群算法求解时间过长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模糊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混合算法,该算法将蚁群算法用于全局搜索。为了提高搜索效率,根据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解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关键工序的邻域搜索方法,并使用此邻域搜索方法的禁忌搜索算法嵌入蚁群算法。利用禁忌搜索算法较强的局部搜索能力,提高了蚁群算法的优化能力,改善了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解的质量。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混合搜索算法的有效性,其优化效果优于并行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
宋晓宇朱云龙尹朝万李富明
关键词:蚁群算法禁忌搜索混合算法模糊加工时间
作业车间应用推拉方法的仿真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给出了作业车间中的推拉结合的作业控制方法 ,并对此作业方法影响作业车间性能的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 ,其结果可作为作业车间设计或资源配置的决策依据。为了降低仿真数据的自相关性对性能估计的精度的影响 ,用独立的随机数流驱动仿真模型进行了多次终态仿真。基于这些独立的仿真结果 ,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各个工作中心的生产能力、看板数量 。
李红信薛劲松朱云龙
关键词:离散事件系统系统仿真
闭环供应链运作过程中新/旧产品的动态定价模型
从运作管理的角度考虑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供应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运作问题.利用价格和价格的参考效应描述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废旧品的回收数量,建立了该系统运作过程中新/旧产品的非线性动态定价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多目标规划...
徐家旺朱云龙姜波
关键词:运作管理闭环供应链多目标规划
文献传递
纳米银均匀喷射过程的数值计算与仿真被引量:2
2016年
微滴喷射均匀液滴喷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压力波幅值、液滴物性(黏度、表面张力等)、喷嘴尺寸等。为深入理解微滴喷射过程机理,基于流体体积法建立了均匀液滴喷射数值模型,研究了压电驱动电压幅值对低粘度纳米银墨水稳定喷射行为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驱动电压幅值与液滴断裂长度、液滴飞行速度的数值关系,以及液滴飞行速度与卫星液滴的变化关系。采用27μm喷嘴直径的工业喷头构建微滴喷射系统,低粘度纳米银墨水为喷射材料,通过观测喷印到光面相纸的液滴尺寸及卫星液滴数量对数值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液滴飞行速度取决于驱动电压幅值,液滴尺寸分布及卫星液滴数量取决于液滴飞行速度,与数值模型相吻合。通过数值模型仿真,针对纳米银墨水物性指标匹配合适的驱动电压幅值,生成均匀液滴流,对微液滴成型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张磊朱云龙程晓鼎王驰远
关键词:纳米银
外包策略下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协调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由于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供需匹配成为供应链追求高绩效的关键。本文在制造商采取产能外包的策略下,引入二次采购契约研究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契约订货问题。研究表明:1)供应链上存在一个核心企业来主导供应链契约的制定;2)本文设计的二次采购契约机制对分散式供应链的协调是有效的;3)制造商通过产能外包解决由于销售商的二次采购造成的缺货,可以使其更好地满足销售商的产品需求,进而提高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后,通过算例对研究结果作进一步说明。
朱珠朱云龙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外包
智能无人自主系统的发展趋势被引量:28
2018年
智能无人自主系统是人工智能(AI)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该系统的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通过总结各技术平台的主要成果,介绍了智能无人自主系统的发展趋势。此外,我们将相关技术分为七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技术、无人车、无人机、服务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海洋机器人和无人车间/智能工厂,本文依次介绍了各领域的现状及进展趋势。
张涛李清张长水梁华为李平王田苗李硕朱云龙吴澄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学
时间序列异常点及突变点的检测算法被引量:29
2014年
针对传统突变点检测算法具有大延时的问题以及实际数据中同时含有突变点、异常点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有效分数向量的异常点、突变点检测算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有效分数向量作为检测统计量,有效避免了传统检测统计量随着数据增多而无限增大的缺点;提出利用小波分析统计量的办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突变点检测算法中存在大延时的缺陷;利用李氏指数及小波变换的关系,实现了在一个检测框架内同时在线检测异常点以及突变点,使得该检测算法更符合突变点及异常点同时存在的实际情况.仿真实验和性能比较结果证明了提出的异常点、突变点检测算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苏卫星朱云龙刘芳胡琨元
关键词:异常点小波变换时间序列
网络制造信息系统特征及基于DNA技术的制造应用解决方案被引量:13
2002年
从企业制造信息系统的现状出发 ,从软件体系结构和功能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制造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以及先进制造模式对企业制造信息系统的需求 ,阐述了 Windows DNA的特征 ,提出了以 DNA技术为核心 ,从底层设备控制到顶层商务应用等不同层次和领域的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以构建一种新型、分布式。
于海斌朱云龙
关键词:生产管理WINDOWSDNA体系结构网络制造应用软件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