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贵刚
- 作品数:47 被引量:3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被引量:4
- 2006年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侵犯人体各滑膜关节,关节病变呈慢性进行性,致残率高。目前,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控制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控制疾病的发徒和减轻关节骨的破坏,改善关节骨的功能。
- 朱汉章曾贵刚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滑膜关节关节病变关节肿痛
- 针刀松解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变化的影响
- <正>目的:通过测量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疼痛度 VAS 的变化,探讨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及方法。方法:选用Ⅰ型4号针刀,患者仰卧位,用枕头将患膝略微垫起,以舒适自然为佳。选择膝关节周围压痛点,压痛点多...
- 曾贵刚张秀芬权伍成俞杰符永鋆覃蔚岚秦谊刘清国
- 文献传递
- SHR/SP与Wistar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长期高血压与持续低灌流对自发性高血压脑卒中倾向大鼠(SHR/SP)血管性痴呆(VD)模型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HR/SP大鼠和Wistar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SHR/SP大鼠假手术组、模型组,Wistar大鼠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2VO(Bilateral carotid artery)分次结扎颈总动脉法制作VD模型,造模后选取存活大鼠,每组各10只。术后30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进行大脑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在定位航行训练中,SHR/SP假手术组大鼠潜伏期明显长于Wistar假手术组大鼠,SHR/SP手术组大鼠潜伏期明显长于Wistar手术组大鼠,Wistar手术组大鼠潜伏期明显长于SHR/SP假手术组大鼠(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Wistar假手术组、SHR/SP假手术组大鼠的游泳轨迹主要集中在平台象限,而Wistar模型组,SHR/SP模型组大鼠的游泳轨迹呈随机紊乱分布,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少于两对照组大鼠。SHR/SP和Wistar大鼠手术组海马神经元损伤和小血管狭窄,与假手术组大鼠有明显区别。结论SHR/SP大鼠VD模型,其大脑认知功能较Wistar大鼠VD模型受损更为严重,反应了持续高血压基础上产生的VD的特征,与持续高血压相比,持续低灌流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更加严重。
- 曾贵刚张申顾坚忠陈国强
- 关键词:痴呆SHRSPMORRIS水迷宫
- 针刀松解法影响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的对照研究
- 目的:运用软组织张力计测量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度vAs的变化,探讨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及方法。
方法:临床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以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并与电针疗法进行对照,测量膝...
- 曾贵刚张秀芬权伍成俞杰郭长青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针刀松解法软组织张力
- 文献传递
- SPECT/CT融合图像三维半定量分析诊断应力性骨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99Tc^m-MDP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融合显像在应力性骨折(SF)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8只,进行跑跳训练6周;对照组4只,自由活动6周。全部兔均进行^99Tc^m-MDP骨平面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将胫骨均分为上、中、下3段,分别在平面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上勾画各段ROI和三维ROI体积,并计算各自单位面积和体积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以对照组兔胫骨总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为正常均值,计算可疑SF病变骨段放射性计数与正常均值的比值(SF/N),SF/N〉1.46为显像阳性。对显像结果与对应胫骨的病理诊断进行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12只兔共24根胫骨,骨平面显像半定量分析诊断SF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6.25%(9/16)、7/8和66.67%(16/24);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三维半定量分析诊断sF的相应指标分别为75.00%(12/16)、8/8和83.33%(20/24)。后者的诊断准确性较前者明显提高。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667(P〈0.05),两者一致性较好。结论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诊断sF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良好。
- 蔡良曾贵刚陈曙光张一秋胡鹏程李蓓蕾张申石洪成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MDP
- 按摩足太阳膀胱经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温热、按摩、挤压足太阳膀胱经对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受试者222例,其中治疗组113例,男20例,女93例;年龄41~68岁,平均53.6岁;病程6d^30年;采用温热理疗床治疗。对照组109例,男21例,女88例;年龄37~69岁,平均54.4岁;病程4d^31年;以场效应治疗仪配合无针针灸按摩仪进行治疗。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积分法比较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的差异。结果:222例经过3个月治疗随访,两种治疗方法对于缓解颈项痛、上肢痛、头痛、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度均有显著疗效。治疗组在改善颈部活动度、缓解枕下及椎周软组织压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热理疗床通过连续按摩、挤压足太阳膀胱经中的相应腧穴,具有温经通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 张秀芬俞杰权伍成李石良乔晋琳曾贵刚
- 关键词:颈椎病物理医学足太阳膀胱经
- 针刀疗法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分析被引量:81
- 2010年
- 分析针刀治疗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文献量最多的前8种疾病依次是腰三横突综合征、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颈椎病、跟痛症、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占文献总量的64.4%。运动系统慢性损伤、颈椎病、颈源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占文献总量的87.5%。针刀治疗适应证广泛,但分布不均匀,优势病种相对集中。针刀疗法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有很大的拓展潜力,今后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促进针刀疗法发展。
- 张义权伍成尹萍李虹金凤曾贵刚郭长青
- 关键词:小针刀适应证
- 针刀松解法对骨性关节炎兔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13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法对实验性骨关节炎(OA)兔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13(MMP-3、MMP-13)的影响,探讨其防治OA的机制。方法:正常新西兰兔7只为正常组,另27只造模成功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n=7)、针刀组(n=10)和电针组(n=10),用关节制动方法复制出OA模型。针刀组于关节周围找到条索状物并定点,以纵行疏通法为主兼以横行剥离法行针刀松解术,每周1次,共治疗3次;电针组取“阴陵泉”“阳陵泉”“梁丘”穴,电针频率2~100Hz,强度2mA,每次电针10min,每周治疗3次,共3周。参照Lequesne膝关节临床评估级别中的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估;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清MMP-3、MMP-13含量。结果:造模后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P〈0.05);针刀组和电针组经治疗后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大(P〈0.05)。模型组MMP-3、MMP-13水平明显升高,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MMP-3、MMP-13水平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电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治疗OA兔,能够使外周血清MMP-3和MMP-13水平下降,从而有可能使软骨退行性变的部分因素得到控制,使关节软骨变性减轻,起到治疗作用。
- 刘清国嵇波覃蔚岚符永鋆秦谊曾贵刚任晓暄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针刀松解法电针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针刀疗法现状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了解针刀疗法发展现状。方法:下载1989-2006年所有针刀文献,经筛选分类后记录题目、发表时间、疾病名称、第一作者单位、单位级别、第一作者所在省区等内容,并对文献逐年积累量、地域分布、作者单位类型和级别、文献分类、优势病种进行逐项分析。结果:(1)截止2006年针刀文献积累量-时间曲线符合指数增长规律;(2)针刀文献来自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3)84.4%的文献来自各级医疗机构,6.4%的文献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4)94.5%的文献为临床研究类,3.9%的文献为基础研究和综述;(5)运动系统慢性损伤、颈椎病、颈源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占临床研究类文献总量的87.5%。结论:(1)近年针刀疗法发展速度较快;(2)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针刀从业人员数量高于西部地区;(3)针刀研究以临床研究为主,基础研究非常薄弱;(4)目前针刀治疗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运动系统慢性损伤、颈椎病、颈源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
- 张义权伍成尹萍曾贵刚金凤李虹郭长青
-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针刀疗法
- fMRI结合神经症状评分评价运动疗法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疗效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结合神经症状评分综合评价运动疗法对大鼠脑卒模型的疗效。方法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运动组,每组各20只,分别于第1、10、20、30天采用神经症状评分综合评价观察大鼠恢复情况,采用fMRI检测正常大鼠及运动组第3、30天大鼠脑梗死部位。结果30d后两组大鼠神经症状的综合行为学评分均较第1天均有明显改善,但运动组大鼠神经症状的综合行为学评价得分显著高于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改善速度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正常大鼠T1WI、T2WI无异常,磁共振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显示双侧神经纤维束对称无中断。运动组大鼠第3天T1wI右侧半球可见条状低信号影,T2W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大片状高信号影,纤维束较左侧明显少,右侧明显中断,第30天T1WI、T2W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可见大片软化灶,右侧纤维束明显较对侧少,而且中断。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发现不同组别的大鼠及同一大鼠前后对照,激活点出现部位差异很大,可重复性差。结论脑卒中后运动疗法可引起正常中枢神经系统明显的可塑性改变,增加脑损伤大鼠完整半球运动皮质的可塑性变化,加速大鼠脑卒中模型的康复速度和程度;DTT可准确检测大鼠脑卒中后神经纤维束的病理改变,BOLD—fMRI不适用于检测大鼠全麻状态下被动运动的激活部位。
- 曾贵刚李峻张申陈国强顾坚忠顾卫忠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运动疗法功能磁共振成像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