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肾肿瘤
  • 2篇病理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胆管
  • 1篇胆管内
  • 1篇胆管肿瘤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诊断显像
  • 1篇脂肪肉瘤
  • 1篇肉瘤
  • 1篇乳头状瘤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如皋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周建军
  • 4篇曹颖丽
  • 3篇丁玉芹
  • 2篇曾蒙苏
  • 1篇周俊
  • 1篇周康荣
  • 1篇宋凤祥
  • 1篇缪熙音
  • 1篇罗荣奎
  • 1篇贺新华
  • 1篇施裕新
  • 1篇黄健峰
  • 1篇戴辰晨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和MRI表现(附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临床、病理和MRI表现,提高对MA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M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2例MA患者均为女性,均表现为单侧肾脏实质性肿块,T1WI肿瘤实质部分信号与肾皮质相仿,T2WI为等信号和略低信号,DWI均为明显高信号,1例瘤内可见出血、坏死、囊变、钙化和假包膜,信号不均匀,另1例瘤内可见中心瘢痕,除瘢痕外肿瘤信号较均匀,增强后1例表现为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另1例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病理学特点:肿瘤细胞非常丰富,排列紧密,常可形成肾小球样或花蕾状结构,常见砂粒体形成。免疫组化常见WT-1、CD57阳性,EMA和AMACR阴性。结论:MA典型的MRI表现为T1WI和T2WI低或等信号,DWI明显高信号,瘤内常见出血、坏死,部分伴有囊变和钙化,信号不均匀,边界清晰,有或无假包膜,增强后病灶呈轻中度持续性或渐进性强化。因其MRI表现形式多样,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贺新华丁玉芹黄健峰缪熙音罗荣奎曹颖丽周建军曾蒙苏
关键词:肾肿瘤腺瘤
Ⅰ型和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差异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Ⅰ型和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PRCC患者资料,其中Ⅰ型21个病灶,Ⅱ型27个病灶(1例患者左肾含2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肾脏CT或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对PRCC的形态学特征、肿瘤外侵征象、增强CT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病灶最大径、三期CT值及皮髓交界期△CT、实质期△CT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分类变量进行比较。结果一般形态学上,Ⅱ型PRCC平均最大径大于Ⅰ型(t=-2.604,P=0.013),密度/信号更不均匀(χ~2=14.928,P=0.000),更易出现囊变或坏死(χ~2=5.598,P=0.018),且程度更明显(χ~2=4.769,P=0.029);在CT图像上,两型之间出血和钙化征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有66.7%Ⅱ型PRCC和23.8%Ⅰ型PRCC出现乳头结节,两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694,P=0.003)。在肿瘤外侵表现方面,除边界征象外,Ⅱ型较Ⅰ型PRCC更易发生肾周脂肪侵犯、肾窦侵犯及转移(P<0.05)。在增强CT表现方面,两型在皮髓交界期CT值、皮髓交界期△C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4,P=0.012;t=-3.109,P=0.005),而在平扫期CT值、实质期CT值、实质期△CT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型和Ⅱ型PRCC在形态学特征、肿瘤外侵征象及强化程度上有一定差异,部分Ⅱ型肿瘤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更差。
戴辰晨丁玉芹曹颖丽周建军
关键词:肾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I检查,成像序列包括常规T1WI、T2WI脂肪抑制、FLASH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检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分析其MRI影像学表现。结果14例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中,病变区域位于肝左叶者7例,左、右叶均受累2例,肝门部2例,胆总管2例,肝右叶及胆总管均受累者1例。可见胆管内肿瘤组织12例,呈乳头状11例,呈扁平状1例,未见明显肿瘤组织2例。肿瘤组织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动脉期轻度强化11例,中度强化1例,门脉期及延迟期均呈轻度延迟强化。14例患者病变区域DWI均呈高信号,肿瘤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1.697×10^-3mm^2/s)低于正常胆汁的ADC值(3.97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MRCP薄层图像上可见肿瘤组织形成的充盈缺损。MRCP图像可见胆道弥漫性胆管扩张,肿瘤区域明显7例、动脉瘤样扩张3例,肿瘤区域叶或段的胆管扩张4例(包括未见明显肿瘤组织2例);其中3例胆管动脉瘤样扩张的患者经MRCP多方位重建能清晰显示肿瘤与胆道连接。14例患者均可见梗阻近端胆管扩张(且扩张程度均〉100%),同时合并梗阻远端胆管扩张9例。6例合并结石的患者中,结石位于病变区域4例,结石距病变区域较远2例。未见邻近脏器侵犯、未见远处脏器和淋巴结转移。结论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有其特征性的MRI影像学表现,MRI对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宋凤祥周俊施裕新曾蒙苏周康荣丁玉芹曹颖丽周建军
关键词:胆管肿瘤乳头状瘤磁共振成像诊断显像
腹膜后脂肪肉瘤病理亚型与CT和MRI诊断被引量:5
2013年
腹膜后间隙是指腹后壁腹膜外与腹后筋膜之间的区域,从膈肌直达盆腔,向两侧移行于腹前外侧壁。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s,PRT)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来源包括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组织、神经、淋巴组织和胚胎残留组织,不包括胰腺、肾、肾上腺等腹膜后实质性脏器和腹膜后的大血管来源肿瘤。
曹颖丽周建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