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建华

作品数:119 被引量:258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2篇细胞
  • 49篇白血
  • 47篇白血病
  • 43篇干细胞
  • 37篇外周
  • 37篇外周血
  • 35篇干细胞移植
  • 33篇淋巴
  • 30篇淋巴细胞
  • 28篇基因
  • 25篇急性
  • 24篇外周血干细胞
  • 24篇慢性
  • 22篇外周血干细胞...
  • 21篇异基因
  • 19篇造血
  • 19篇恶性
  • 18篇造血干
  • 17篇血液
  • 16篇异基因外周血

机构

  • 107篇新疆医科大学...
  • 15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乌鲁木齐铁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新疆阿勒泰地...

作者

  • 116篇曲建华
  • 54篇江明
  • 42篇温丙昭
  • 41篇袁海龙
  • 37篇李玲
  • 30篇段显琳
  • 27篇王蕾
  • 23篇钟笛
  • 21篇陈刚
  • 20篇郭新红
  • 20篇张瑞
  • 17篇庞楠楠
  • 17篇徐建丽
  • 16篇曹海洲
  • 15篇郝建萍
  • 15篇陈瑢
  • 13篇王蕊
  • 12篇张正昊
  • 11篇哈力达·亚森
  • 10篇丁凌录

传媒

  • 21篇新疆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实验血液...
  • 8篇白血病.淋巴...
  • 8篇中华血液学杂...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临床血液学杂...
  • 4篇新疆医学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8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astleman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以及转归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0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及治疗等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44岁(30~71岁);单中心型(UCD)1例,广泛型(MCD)9例;浆细胞型3例(30%),透明血管型7例(70%),无混合型,其中1例UCD患者为透明血管型。1例UCD患者手术后治愈,1例患者MCD未接受化疗,8例患者化疗患者,其中1例完全缓解,6例病情稳定,1例疾病进展。无患者转变为淋巴瘤。随访中位时间为26.5月(13~64月),死亡患者1例,3年预期总体生存率为84.3%。结论 CD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靠病理。UCD治疗效果较好,MCD化疗及单克隆抗体治疗效果欠佳,缓解率低。
袁海龙古力巴旦木.艾则孜曲建华曹海洲段显琳徐建丽陈刚
关键词:CASTLEMAN病人类8型疱疹病毒预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比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
2023年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亚群比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分析两者间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治ALL患者30例(观察组,根据ALL患者预后危险分层标准分为预后良好者13例和预后不良者17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fh亚群比例(Tfh、Tfh1、Tfh2、Tfh17),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17),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观察组外周血Tfh亚群比例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Tfh、Tfh2比例增加,Tfh1比例减小(P均<0.05);与预后不良者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者Tfh、Tfh2比例减小(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降低,血清IL-4水平升高(P均<0.05);与预后不良者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者血清IFN-γ水平升高,血清IL-4水平降低(P均<0.05)。观察组Tfh、Tfh2比例与ALL患者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0、0.965,P均<0.05),Tfh比例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为-0.289,P<0.05)。结论ALL患者外周血Tfh及Tfh2比例增加和Tfh1比例减小,血清IFN-γ水平降低和IL-4水平升高,其与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参与了ALL的免疫功能紊乱,并且增强了免疫抑制作用,参与了疾病进展。
张冉冉龚珊张瑞张淋一张曼姁曲建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嵌合体形成的动态检测
<正>目的:建立荧光标记的多重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结合毛细管电泳定量检测allo-PBSCT供受者嵌合体的方法,并探讨嵌合体形成与免疫耐受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曲建华温丙昭刘晓霞董雷哈力达·亚森江明陈瑢王蕾
文献传递
血小板显著增多为首发表现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2例并文献复习
2010年
目的探讨以血小板显著增多为首发表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应用细胞涂片观察形态学;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常规染色体检测细胞遗传学变化。结果血小板显著增多为首发表现的CML是一组具有独特临床和生物学特点的疾病,表达bcr/abl融合基因,可进一步向CML加速期、急变期演变,应早期进行积极干预。结论对血小板显著增多的患者应及时进行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及早鉴别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避免误诊、误治。
赵芳何碧辉郝建萍段显琳曲建华郭新红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症慢性髓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
转录因子SOX4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SOX4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96例初发AML患者及26例健康对照组骨髓白细胞SOX4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6例AML患者中SOX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在M1-M5各型患者中SOX4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258)。SOX4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表达情况及化疗1个疗程后缓解与否等临床特征之间无明显差异(P值均> 0.05)。AML患者SOX4基因表达水平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原始细胞比例、网织红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 0.05),其与患者的总生存率OS(P=0.003)及无事件生存率EFS(P=0.023)相关。结论:SOX4基因高表达影响患者的生存率(OS、EFS),推测有可能为AML患者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赵佳琳张正昊张瑞袁海龙陈刚张娟玛利娅.木哈什曲建华
关键词:转录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肿瘤
新疆地区450例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研究
2009年
目的 研究新疆地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免疫表型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450例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10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3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0例为FAB不能分类的急性白血病(UAL);ALL中髓系抗原的表达15 %,AML中淋系抗原的表达25 %,表达最频繁的是CD7;研究了295例AL患者MPO mRNA基因表达,81例ALL中有1例表达MPO基因;所有髓系均不同程度地表达MPO基因,9例UAL有6例表达MPO基因;ALL免疫分型特点在汉族和维吾尔族(简称维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ML中,汉族髓系抗原的表达率依次为CD33>CD13>CD15,维族髓系抗原的表达率依次为CD15>CD33>CD14。结论 免疫表型的检测对AL更精确地诊断和分型有重要意义。联合分析AL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学及MPO mRNA表达等特点,对于AL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王蕊温丙昭钟笛迪丽娜孜·阿不来提曲建华哈力达·亚森江明李玲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检测及临床移植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lo- PBSCT)供者经 G- CSF或 G- CSF+GM- CSF动员后 ,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 (PBSC)移植物中的幼稚粒细胞与单个核细胞 (MNC)、CD34 +细胞及 CFU- GM之间的相关性和移植的剂量标准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 11例 allo- PBSCT供者用 G- CSF(9例 )或 G- CSF+GM- CSF(2例 )进行动员 ,于动员前及动员后 ,分别对外周血及 MNC收集物中的幼稚粒细胞、CD34 +细胞及 CFU- GM进行检测计数 ,预处理方法主要用大剂量环磷酰胺 (CTX) +全身照射 (TBI)。 结果 :动员后外周血中的幼稚粒细胞与 CD34 + 细胞及CFU- GM同步增加 ,外周血 MNC中的幼稚粒细胞数与 CD34 + 细胞数及 CFU- GM有较好的相关性。11例患者全部植活和恢复造血功能 ,并为染色体核型或血型转为供者型所证实。结论 :allo- PBSCT供者经 G- CSF或 GM- CSF动员后 ,外周血 MNC中幼稚粒细胞与 CD34 +细胞及 CFU- GM有较好的相关性 ,因此 ,MNC与幼稚粒细胞数结合可作为 allo- PBSCT的剂量标准 ,该法检测方便快速 ,稳定性好。 allo- PBSCT能迅速重建和恢复造血功能。
温丙昭李玲曲建华丁凌录江明郭新红马艳付美兰陈王容钟笛许素玲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2000年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患者诊断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预处理方案为大剂量环磷酰胺 (CTX) +全身照射 (TBI) ,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连续 5 .5 d对供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后分 2天采集单个核细胞 ,并于采集当日由静脉输给患者 ,移植后给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措施。 结果 :患者迅速恢复造血功能 ,于 0 d血小板≥ 2 0× 10 9/ L,+14d白细胞 >1.0× 10 9/ L。+14d骨髓增生活跃 ,性染色体核型转变为供者型 (46 ,XY) ,随访至今不变。结论 :allo- PBSCT是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手段。
曲建华温丙昭李玲丁凌录陈王容钟笛
关键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
髓系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对急性白血病分型的意义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比较基因分型和免疫分型在急性白血病 (AL)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髓系过氧化物酶 (MPO) c DNA探针 ,以链亲和素 -胶体金细胞原位杂交 (ISH- SAG)研究了 5 4例 AL MPOm RNA基因表达 ,并同时分析了 AL 的免疫表型。 结果 :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有 1例表达 MPO基因 ;所有髓系均不同程度的表达 MPO基因 ,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 Mo均表达 MPO基因。结论 :MPOm RNA敏感性强 ,对确认 AML- Mo有重要意义 ,将基因分型和免疫分型结合分析 ,对 AL 更精确的诊断分型有重要意义。
李玲艾孜买提.阿吉温丙昭曲建华郝建萍钟笛赵毅孙亚军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原位杂交基因分型MPOCDNA
ABO血型不合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输血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对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功能重建及移植后早期成分输血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首先对供受者ABO血型及血清凝集效价进行鉴定。单采单个核细胞时控制红细胞污染量在10 mL以下,移植后检测受者血型转变、血清凝集素的动态变化和干细胞植活情况。结果:ABO血型不合移植与ABO血型相同移植后干细胞植活时间相同,移植时及移植后早期成分输血无1例发生溶血现象。结论: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植活时间,移植后根据受者血型转变情况及凝集素动态变化选择移植后早期成分输血,可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且不影响干细胞植活及血型转变时间。
王蕊温丙昭曲建华江明李玲郭新红陈王容迪里娜孜·阿不来提丁凌录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异基因输血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