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广林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四川省财政育种工程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水稻
  • 4篇稻瘟
  • 4篇稻瘟病
  • 4篇瘟病
  • 4篇基因
  • 4篇病菌
  • 2篇稻瘟病菌
  • 2篇稻瘟病抗性
  • 2篇稻瘟病抗性基...
  • 2篇稻纹枯病
  • 2篇信号
  • 2篇信号传导
  • 2篇性基因
  • 2篇性状
  • 2篇原核表达
  • 2篇水稻纹枯病
  • 2篇水稻纹枯病菌
  • 2篇丝核菌
  • 2篇特性分析
  • 2篇农艺

机构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8篇曲广林
  • 7篇李仕贵
  • 6篇黄文娟
  • 4篇陈德西
  • 4篇马炳田
  • 3篇林瑜凡
  • 3篇李婷
  • 2篇石军
  • 1篇万佳
  • 1篇何忠全
  • 1篇王玉平
  • 1篇徐正君
  • 1篇龙美西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Agricu...
  • 1篇菌物学报
  • 1篇分子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豆立枯丝核菌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有性世代: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引起的大豆纹枯病(soybean sharp eyespot)是一种重要病害。G蛋白β亚基(guanine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beta-subunit)作为重要的信号传导因子,在植物病原菌致病分子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G蛋白β亚基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根据同源物种G蛋白β亚基相关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和RT-PCR技术克隆了大豆立枯丝核菌G蛋白β亚基的基因序列和开放阅读框(G-protein beta-subunit of soybean Rhizoctonia solani,简写为gbsrs1,GenBank登录号为EU663628)。该片段全长1864bp,含有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ORF)长1047bp,编码348氨基酸残基,与多种真菌G蛋白β亚基的氨基酸序列相似程度较高,达79.72%~99.43%;该蛋白质具有2个α-螺旋和7个β-折叠的二级结构,形成无规则卷曲连接的桶形三级结构。将gbsrs1的ORF连接于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GEX-4T-2中,经IPTG诱导,获得了相应蛋白的表达。gbsrs1的克隆和特性研究为了解大豆立枯丝核菌的致病机理、有效防治纹枯病奠定了基础。
马炳田曲广林黄文娟林瑜凡李仕贵
关键词:大豆立枯丝核菌信号传导
水稻纹枯病菌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克隆与特性分析
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危害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急剧加重,己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对水稻纹枯病的有效防治研究己迫在眉睫。由于引起水稻纹枯病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强腐...
曲广林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文献传递
转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米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的水稻植株稳定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米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转基因水稻的生态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在田间调查了转Pi-d2基因水稻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并对转基因水稻稻米理化特性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外源基因Pi-d2的导入可引起受体植株后代农艺性状可遗传的变异。大部分转基因植株生长正常,整齐一致,与对照相比,一半左右植株株高表现显著差异;分蘖数、穗长、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少部分表现增加或减少的趋势。稻米的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转抗病基因水稻改变了原亲本的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并未改变。[结论]将Pi-d2基因转入水稻中对植株株高影响明显,但对稻米的理化特性影响不大。
陈德西曲广林黄文娟李婷李仕贵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6年
水稻与稻瘟病菌之间的特异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论述了稻瘟病菌与水稻抗病基因间的两种互作模式,即受体-配体模式,和后来提出的“警戒模式”;对近年来的一些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进行了概括;并概述了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克隆方法以及已克隆的稻瘟病菌无毒基因。
石军龙美西曲广林李仕贵马炳田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无毒基因
水稻条斑和颖花异常突变体st-fon的鉴定与遗传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在水稻遗传转化过程中发现一个不含外源基因的条斑和颖花异常的双突变体,暂命名为st-fon。该突变体除茎、叶、穗出现白条斑外,花器数目增多,颖花开裂。其极端表型为同一颖花中长出几朵小花或小花中枝梗伸长为花序。利用透射电镜对苗期叶片白色组织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质体结构异常,不能发育成正常叶绿体所具有的片层和类囊体,叶绿体的发育阻断在质体发育早期。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对花器官形态发生过程进行观察,发现花分生组织生长具有无序和无限性。对扭曲的叶片石蜡切片观察,发现维管束鞘细胞过度生长,或一些泡状细胞增大。将突变体与4个叶色正常的材料进行杂交和回交,遗传分析表明突变性状呈细胞质遗传。
陈德西李婷曲广林黄文娟何忠全李仕贵
关键词:水稻花器官
稻瘟病菌AVR-pita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简报)被引量:2
2008年
由真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的稻瘟病是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遍及世界各水稻产区的重要病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菌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遗传多样性和毒性易变的特性.是水稻品种抗病性容易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稻瘟病系统研究的证据表明.水稻与稻瘟病菌之间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也就是说.水稻有一抗病基因,稻瘟病菌中就会有相对应的无毒基因.
马炳田曲广林石军陈德西林瑜凡黄文娟李仕贵
关键词:稻瘟病菌多样性抗病育种
转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米质研究(英文)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的水稻植株稳定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米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转基因水稻的生态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的依据。[方法]在田间调查了转Pi-d2基因水稻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并对转基因水稻稻米理化特性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外源基因Pi-d2的导入可引起受体植株后代农艺性状可遗传的变异。大部分转基因植株生长正常,整齐一致,与对照相比,一半左右植株株高变高或矮。分蘖数、穗长、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少部分表现增加或减少的趋势。稻米的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转抗病基因水稻改变了原亲本的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并未改变。[结论]转Pi-d2基因入水稻中对植株株高影响明显,但对稻米的理化特性影响不大。
陈德西曲广林黄文娟李婷李仕贵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
立枯丝核菌(水稻纹枯病菌)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克隆与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水稻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G蛋白β亚基(G-protein beta-subunit)编码的蛋白作为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在其致病分子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G蛋白β亚基基因的作用方式,本文根据同源物种G蛋白β亚基相关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RT-PCR(reverse transcriptase PCR)技术,获得了以水稻为寄主的立枯丝核菌G蛋白β亚基(G-protein beta-subunit of rice Rhizoctonia solani,简写gbrrs1)的基因序列和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GenBank登录号EU267677)。该基因全长1867bp,含有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各内含子长度在54bp-65bp,且序列均符合5′-gt……ag-3′模式。开放阅读框1047bp,编码348aa,推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8.23kDa,等电点为6.54。该蛋白质具有2个alpha-helix和7个betasheet的二级结构,每个beta sheet又包含4个beta-strand。gbrrs1在N端有2个alpha-helix,紧接着是由7个beta sheet由无规则卷曲连接形成的桶形结构。GenBank Blast结果表明,gbrrs1与四种真菌生物G蛋白β亚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与Lentinula edodes(AAT74567.1)、Coprinopsis cinerea(EAU92269)、Ustilago maydis(AAN33051)和Filobasidiella neoformans(AAD03596)的一致性分别达到了89%、88%、81%和81%。将gbrss1的开放阅读框克隆于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GEX-4T-2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获得了相应蛋白的表达。
曲广林李仕贵徐正君王玉平黄文娟林瑜凡万佳马炳田
关键词:信号传导开放阅读框原核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