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镇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关节
  • 2篇压缩骨折
  • 2篇置换术
  • 2篇疏松性
  • 2篇随机对照实验
  • 2篇皮瓣
  • 2篇球囊
  • 2篇球囊扩张
  • 2篇球囊扩张椎体...
  • 2篇缺损
  • 2篇椎体
  • 2篇椎体后凸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椎体压缩
  • 2篇椎体压缩骨折
  • 2篇髋关节
  • 2篇膝关节
  • 2篇疗效
  • 2篇经皮球囊

机构

  • 10篇蚌埠市第三人...
  • 2篇蚌埠市中心血...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徐州仁慈医院

作者

  • 13篇方镇
  • 7篇黄明
  • 5篇高明杰
  • 4篇方贵明
  • 4篇王皓宇
  • 3篇冯磊
  • 3篇李进悦
  • 2篇戴永立
  • 2篇黄明
  • 1篇卓巍
  • 1篇廖亮
  • 1篇廖亮
  • 1篇杨德顺
  • 1篇杨德顺
  • 1篇张庆
  • 1篇张庆
  • 1篇秦骥
  • 1篇陈金水
  • 1篇王开明
  • 1篇高明杰

传媒

  • 4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单双侧椎弓根入路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单、双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王皓宇黄明高明杰冯磊方镇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随机对照实验
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附8例报告)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本资料8例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对术前和随访时HSS评分,最大关节活动度及术后膝关节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HSS评分,关节疼痛,最大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可靠,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人工单髁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杨笛李进悦黄明方镇
关键词:骨关节炎单髁置换
肩袖损伤病人本体感觉机能:术前预测机能报告
目的:公认本体感觉机能对于肩关节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肩袖损伤病人尚无详细报道.本研究目的是肩袖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机能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根据损伤大小、合并肩胛下肌损伤有无等分类研究.对象及方法:2012年7月至2...
王皓宇黄明高明杰方镇冯磊
前交叉韧带直接止点不同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单束重建对髌股关节退变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对比前交叉韧带直接止点不同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单束重建对髌股关节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1年3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单束重建的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不同分为研究组(在髁间窝外侧壁、原前交叉韧带足印中心方向置入克氏针)26例,对照组(在髁间窝外侧壁过顶点远端7 mm处置入克氏针)24例。自手术治疗起随访两组患者1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髌股关节退变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扶拐下地负重时间、弃拐完全下地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有差异(F=12.098,P=0.000);②研究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无差异(F=0.895,P=0.403);③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无差异(F=0.715,P=0.456)。研究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个月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个月KT1000膝关节移动度的差值、轴移试验阳性减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髌股关节退变Rech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个月髌股关节退变Recht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髌股关节退变Recht分级差于术前(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个月的髌股关节退变Rech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的单束重建与髌股关节退变有关,在髁间窝外侧壁、原前交叉韧带足印中�
戴永立王洋洋方镇董晓宇张庆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单束重建膝关节功能
探讨尺动脉腕上支双叶游离皮瓣瓦合修复手指脱套伤的方法和疗效
2021年
分析尺动脉腕上支双叶游离皮瓣瓦合修复手指脱套伤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30例单指脱套伤患者,收治时间2019年08月-2021年08月,给予尺动脉腕上支双叶游离皮瓣瓦合修复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有20例为优,有8例为良,有2例为中,有0例为差,治疗优良率为93.33%;30例患者仅有1例在术后3d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给予单指脱套伤患者尺动脉腕上支双叶游离皮瓣瓦合修复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侯威曹广超方镇王播民
关键词:手指脱套伤
翻修型加长柄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采用翻修型股骨加长柄假体治疗股骨侧假体松动伴有骨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4月,采用翻修型加长柄假体翻修手术16例17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35—71岁,平均54.6岁。股骨近端腔隙性骨缺损12髋,节段性骨缺损5髋。对于骨缺损采用颗粒骨移植(自体/同种异体),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钢丝或钛质捆绑带固定。初次手术原因:股骨颈骨折11例11髋,股骨头无菌型坏死2例3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1髋,陈旧性结核1例1髋。术前Harris评分:10—72分,平均41.1分。结果采用翻修型加长柄假体对16例患者的17个髋关节进行了翻修手术,无感染。随访16例,随访时间10个月-5年,平均3年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86分。放射学检查显示部分患者假体周围存在骨质重建。随访时X线片与术后当时比较,未发现假体周围有新出现透亮带的患者。结论采用翻修型股骨加长柄假体治疗股骨侧假体松动伴有骨缺损的方法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黄明高明杰廖亮杨德顺冯磊戴永立秦冀方镇张庆
关键词:翻修术假体骨缺损股骨
基于影像学数据设计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被引量:2
2022年
背景:国内外有关寰枢椎后路融合器的报道较少,且存在许多不足,缺乏操作方便、植骨区域大、植骨稳定的融合器。目的:依据寰枢椎解剖学特征设计一款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男、女性各50例)正常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的CT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椎后弓高度及厚度、枢椎椎板斜率、寰椎后弓下缘至枢椎棘上缘突高度、寰枢椎椎间隙高度、两侧寰椎椎弓根外侧缘距离及后结节处至该线的距离并计算后弓外侧缘半径;取后结节旁4 mm处为进钉点,测量后弓螺钉置入长度及螺钉与后弓中线角度。分析解剖参数并设计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结果与结论:①寰椎后弓下缘至枢椎棘突上缘高度为(19.07±2.73)mm,寰枢椎椎间隙高度为(6.83±2.01)mm,枢椎椎板斜率为(58.34±7.60)°,寰椎后弓外侧缘半径为(26.77±2.14)mm,寰椎后结节高度为(10.45±1.61)mm,寰椎后结节厚度为(8.12±1.57)mm,寰椎后弓螺钉置入长度为(11.21±1.61)mm,螺钉与后弓中线角度为(53.34±6.30)°,左侧与右侧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依据寰枢椎影像学测量数据成功设计了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并申请获得国家专利,为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提供新的补充内固定方式。
潘保顺方镇高明杰方贵明陈金水
关键词:寰枢椎CT测量后路内固定融合器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高龄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所有42例患者均或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10年,平均48个月。X线片示假体位置佳,无松动迹象。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9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8.1%。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好、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较理想的方案。
方贵明黄明方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老年人
保留股方肌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究保留股方肌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接受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含全髋关节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病人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股方肌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中仔细分离保护股方肌血供,维持其与股骨距原始解剖位置;对照组术中切断股方肌。记录所有病人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通过X线片观察股骨距区域骨量变化。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内股骨距骨质流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2、24个月累计股骨距骨质流失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且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给予保留股方肌处理,可维持股骨距周围血供,增强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量和骨骼强度,继而促进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预防假体松动或脱位。
方贵明黄明高明杰方镇祝蒙见王皓宇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方肌骨量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2011年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3年10月~2009年9月对12例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跟腱外露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创面面积最大6 cm×8 cm,最小3 cm×4 cm。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9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有浅表感染,1例因骨髓炎皮瓣成活但再次骨外露。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受区外观满意,小腿三头肌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是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方镇卓巍李进悦黄明
关键词:腓肠神经外科皮瓣软组织缺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