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河清

作品数:96 被引量:789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肿瘤
  • 26篇切除
  • 22篇切除术
  • 20篇射频
  • 19篇手术
  • 19篇消融
  • 17篇消融治疗
  • 15篇外科
  • 14篇射频消融
  • 14篇肝癌
  • 12篇冷循环射频
  • 12篇肝脏
  • 11篇十二指肠
  • 11篇术后
  • 11篇细胞
  • 9篇胰腺
  • 9篇十二指肠切除
  • 9篇十二指肠切除...
  • 8篇射频消融治疗
  • 8篇静脉

机构

  • 86篇浙江大学医学...
  • 14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浙江大学
  • 5篇浙江医科大学...
  • 3篇浙江省肿瘤医...
  • 3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海宁市人民医...
  • 1篇通辽市医院

作者

  • 96篇方河清
  • 65篇刘颖斌
  • 57篇彭淑牖
  • 45篇吴育连
  • 35篇李江涛
  • 32篇唐喆
  • 27篇王建伟
  • 25篇许斌
  • 22篇彭承宏
  • 15篇高顺良
  • 13篇李海军
  • 12篇蔡秀军
  • 12篇牟一平
  • 12篇王涌
  • 11篇曹利平
  • 10篇钱浩然
  • 9篇陈建科
  • 9篇许俊
  • 9篇王新保
  • 9篇邓贵龙

传媒

  • 13篇中华外科杂志
  • 1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实用肿瘤杂志
  • 6篇中国实用外科...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杭州医学高等...
  • 2篇急诊医学
  • 2篇2005年浙...
  • 2篇2007年浙...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3篇2005
  • 8篇2004
  • 20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 3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3
  • 2篇1991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
2003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根治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8年4月~ 2 0 0 2年 10月施行根治性切除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2 3例。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6例 ,其中联合肝左外叶切除 1例 ,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2例 ;节段性肠切除术 4例 ;连同球部作胃大部切除术 2例 ;局部切除 1例。随访 >1年 16例中 ,生存 1年以上 15例 ,1年生存率 93 .8% ;生存 3年以上 9例 ,3年生存率 56.2 % ;生存 5年以上 4例 ,5年生存率 2 5.0 %。结论 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根治性切除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 ,非乳头周围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尤应重视。
王建伟方河清刘颖斌李海军许斌邓贵龙彭淑牖
关键词: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左外叶切除术
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421例肝脏肿瘤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治疗肝脏肿瘤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421例病人进行冷循环射频治疗肝脏肿瘤,共634个病灶,行射频消融1121次。肿块直径1.0~15.0cm,平均4.3cm。结果肿块直径小...
方河清唐喆吴育连李江涛刘颖斌高顺良王涌许俊莫国强陈建科武晓勇
关键词:肝脏肿瘤射频消融超声引导
文献传递
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是PD术后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胰漏,曾有数种胰肠吻合方法被用于PD术后的消化道重建.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自96年应用于临床以来,至今已有80余家医院使用...
刘颖斌王建伟李江涛方河清曹利平王俊王许安彭淑牖
关键词: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
文献传递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00例报告被引量:44
2001年
目的 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1996年1月~2000年1月间共施行100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并与同期94例用传统方法吻合的病例进行对比。捆绑式胰肠吻合手术方法为先将空肠断端向外反摺3cm,将外翻的粘膜用石炭酸破坏3cm;游离胰断端3cm,将其断端与距离空肠断端3cm的空肠粘膜缝合一圈,注意缝针不穿透浆肌层。将反摺的空肠复位后,胰断端就自然进入肠腔之中(长约3cm),其表面被缺失粘膜的空肠所覆盖,距离断端1cm用可吸收缝线环绕空肠进行捆绑,令空肠与其腔内的胰残端紧密相贴,然后结扎完成手术,术后观察总体恢复情况,B超定期检查残端有无积液等。结果 全组100例,无一例发生胰漏,残端没有积液。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十分安全,能够防止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且操作简单,不论胰腺质地软硬或胰管有无扩张均可使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彭淑牖刘颖斌牟一平蔡秀军彭承宏吴育莲方河清曹利平沈宏伟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胰漏病例报告消化道肿瘤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耐药屎肠球菌感染
目的: 探讨术后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屎肠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22例术后经细菌培养证实屎肠球菌感染并经相应敏感的抗生素正规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停用一切抗生素,应用微生物调节剂和免疫增强剂...
刘颖斌翁伟宏彭淑牖唐喆方河清李江涛王许安孔颖马孝明陈燕陈德琴
关键词:屎肠球菌外科手术细菌感染中西医结合
胆囊息肉样病变:附59例分析
1991年
我院自1984年11月至1988年11月在B型超声显像技术的检查中发现病变胆囊7174例,诊断为息肉样病变者729例,占10.16%,其中经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的有59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9例中,男35,女24,男女之比为1.46:1.年龄20~60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0年,2年以上者有22例。其中13例为胆囊腺瘤,女性占7例;41例胆囊息肉中16例为女性。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占38例,右上腹有剧痛发作史者10例,有胆囊区压痛者19例,11例无症状仅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本组59例均经B超检查,其中18例同时行口服胆囊造影作对照,2例给予CT扫描。B超检查中有58例(98.3%)证实为胆囊息肉或赘生物,1例误诊为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同时行口服胆囊造影的18例中有16例提示胆囊内充盈缺损(88.8%),2例无异常改变,CT检查的2例中,1例疑有胆囊息肉。B超图象主要显示胆囊有中等强度的回声光团,直径0.2~1cm范围内49例,10例大于1cm,光团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息肉位于胆囊体部者36例。
泮奎方河清刘学明朱士鑫
关键词:胆囊息肉
腹腔镜联合超声定位下射频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肿瘤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复杂部位肝肿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012.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行腹腔镜辅助射频消融治疗的复杂部位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复杂高位位置包括:胆囊旁,包膜下...
唐喆吴育连方河清董鑫张波董林平
文献传递
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实性肿瘤10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实性肿瘤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 方法对102例肿瘤患者共157个实质性肿块行冷循环射频治疗.肿块直径1~20cm,平均4.03cm.结果肿块直径小于5cm的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率为83.5%(91/109),大于5cm为35.4%(17/48).射频后多数肺癌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胰腺癌组中40%(4/10)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或减轻.经皮穿刺组无中转手术,无皮肤烧伤,无气胸.肝脏射频术中有13.4%(11/82)出现疼痛和6.1%(5/82)出现恶心;术后 9.7%(8/82)出现黄疸;23.2%(19/82)出现发热;3.7%(3/82)出现胸腔积液; 1.2%(1/82)出现胆漏.肺癌射频术中14.3%(1/7)出现疼痛,术后14.3%(1/7)出现皮下气肿.胰腺射频20%(2/10)并发胰漏;70%(7/10)出现血淀粉酶升高;20%(2/10)出现消化道出血.结论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实质肿瘤有效、适应证广且安全,但胰腺射频应慎重进行.
唐喆吴育连方河清高顺良刘颖斌
关键词:冷循环射频消融实性肿瘤消化道出血胰腺癌
三种不同胰肠吻合术可靠性比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观察3种不同胰肠吻合术的愈合过程,比较其吻合口的可靠性。方法按吻合术式的不同,将54只实验家猪分为3组: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组(套入组)、捆绑式胰肠吻合组(捆绑组)和“墨池”式胰肠吻合组(“墨池”组),分别于术中、术后5 d、术后10 d测定吻合口爆破压和离断力,吻合口周围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1)爆破压:套入组术中、术后5 d、术后10 d分别为(67±8)、(96±11)、(131±9)mm Hg(1 mm Hg=0.133 kPa);捆绑组分别为(140±8)、(179±10)、(269±13)mm Hg;“墨池”组分别为(102±10)、(171±18)、(254±24)mm Hg。捆绑组和“墨池”组较套人组在术中及术后5、10 d的爆破压均有明显增加(P<0.01);捆绑组较“墨池”组术中爆破压高(P<0.05),但在术后5、10 d捆绑组爆破压与“墨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离断力:套入组术中及术后5、10 d分别为(4.6±0.6)、(5.8±0.5)、(7.1±0.6)N;捆绑组分别为(4.5±0.4)、(6.6±0.4)、(10.0±0.6)N;“墨池”组分别为(4.6±0.3)、(6.5±0.4)、(9.1±0.9)N;3组两两比较术中离断力基本相同;术后5、10 d时捆绑组和“墨池”组基本相同,均明显高于套入组(P<0.01)。(3)组织病理学:捆绑、“墨池”组在术后10 d时吻合口均已基本由结缔组织修复,胰腺残端断面已基本由黏膜上皮覆盖。而套入组则由肉芽组织不完全修复,胰腺残端断面尚无上皮再生。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口愈合强度高、速度快。“墨池”式胰肠吻合口愈合速度也较快,但抗离断力方面不如捆绑式。套入式吻合口可靠性在3种胰肠吻合术式中最差,具有较大的胰漏风险。
刘颖斌朱锦辉王建伟方河清李江涛刘付宝薛建锋王许安蔡炜龙王俊彭淑牖
关键词:胰管空肠吻合术病理学吻合口
Habib 4X射频辅助肝肿瘤切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估新型双极射频装置Habib4X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在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98例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所行术式分为Habib组(44例)和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观察评估指标为:肝肿瘤切除时间、Pringle’s肝门阻断法使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复发情况等。结果Habib组和对照组平均切肝时间分别为(67±22)和(93±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abib组需要肝门阻断率低于对照组[22.7%(10/44)比57.4(31/54),P=0.001],平均肝门阻断时间也较短[(7±2)vs(18±6)min,P=0.001]。Habib组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43±132)比(500±421)ml,P=0.002]。术后Habib组肝功能恢复优于传统组,且Habib组术后无住院死亡患者,术后随访18个月无切缘复发病例。结论Habib4X双极射频预凝固辅助肝肿瘤切除可以显著减少手术出血量,安全可靠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肝门阻断时间甚至无需阻断肝门,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肝功能的影响。
陈健董鑫唐喆高顺良吴育连方河清
关键词:肝肿瘤外科手术射频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