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晨

作品数:20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血压
  • 5篇预后
  • 5篇细胞
  • 5篇高血压
  • 5篇哈萨克族
  • 3篇新疆哈萨克族
  • 3篇血液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T淋巴细胞
  • 2篇淀粉样
  • 2篇多态
  • 2篇血清
  • 2篇预后评估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受体
  • 2篇热缺血

机构

  • 20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工程学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20篇戴晨
  • 9篇刘健
  • 9篇李素华
  • 9篇王顺
  • 7篇张源明
  • 5篇董建
  • 3篇张丽
  • 2篇徐加波
  • 2篇李静
  • 2篇韩媛媛
  • 2篇桑晓红
  • 1篇孟存仁
  • 1篇张菁菁
  • 1篇杨磊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教育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与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作为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可促进白介素-1β、白介素-18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白介素-1β可上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表达,使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增强,促进钠离子在血管及肾脏中的潴留,进而引起血管的收缩及重建,最终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现就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马秀英戴晨张源明
关键词:高血压白介素-1Β
一种分子POCT快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子POCT快速检测装置,所述的分子POCT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耗材和加热模块,所述的加热模块用于对检测耗材进行加热;所述的检测耗材包括检测包,所述检测包的一端开设有可密封的进料口,所述检测包的另一端...
李静叶力夏提·阿德力别克戴晨孟存仁查汗·索林格努尔孜叶·阿布里克木
阿加曲班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钠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54例行床旁血液滤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6例患者采取阿加曲班抗凝治疗(阿加曲班组);98例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第一次和第五次疗程结束后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红蛋白水平(Hb)、血小板计数(PLT),以滤器跨膜压、滤器残余血量、滤器使用寿命作为抗凝效果的观察指标,结合出血风险作为抗凝安全性的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阿加曲班组患者的APTT水平高于低分子肝素组,Hb、PLT水平低于低分子肝素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和第五次疗程结束后,阿加曲班组患者的APTT、Hb、PLT水平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Hb水平无显著性改变(P>0.05),而APTT水平升高,PLT水平降低,均具有显著性改变(P<0.05);第一次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滤器跨膜压、滤器残余血量、滤器使用寿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抗凝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出血倾向,出血风险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时使用阿加曲班的抗凝效果与低分子肝素钠相当,安全性高,具有明确的监测指标,可作为理想的抗凝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王顺张丽戴晨刘健李素华
关键词:床旁血液滤过阿加曲班低分子肝素
P2X7受体在肾脏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P2X7受体作为离子通道型嘌呤能受体,主要由各种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表达,并在大脑、骨骼肌、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P2X7受体在炎症的调节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其激活后可导致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等炎性因子的释放,这些炎性因子促使组织变性、损伤及细胞的死亡。P2X7受体在正常肾脏中也有表达,但出现肾脏疾病时其表达会显著升高,影响肾脏的多种功能,从而导致肾纤维化、产生蛋白尿,并影响肌酐清除率等,故P2X7受体在肾脏疾病的进展中亦发挥重要作用。
马秀英张源明戴晨王梦如郭小亚董建
关键词:肾脏疾病P2X7受体白细胞介素1Β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2
2016年
目的评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治疗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4例,采取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消除情况,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评分(APACHEⅡ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N、SCr水平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10(IL-6、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确切,可保护肾功能,消除血清炎症因子,抑制病情发展及改善预后,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王顺张丽戴晨刘健李素华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清炎症因子疗效
无心跳供肾模型大鼠的安全热缺血时限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近年来心脏停博供体已然成为最有潜力的移植供体来源。目前有关于供肾安全热缺血期的时限研究各报道差异较大,更未上升到安全时限的理论高度。目的:探讨建立大鼠无心跳供肾模型的实验方法,并分析此供体耐受热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采用断延髓法建立大鼠无心跳供肾模型,并按肾移植供体经历的热缺血时间0,10,30,60min将其分为4组。观察离体肾脏经过不同热缺血期后,供肾的组织病理学及肾组织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与结论:光镜下观察,热缺血30min以前,肾脏病理改变为可逆性改变,随着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病理改变向着不可逆方向发展。与无热缺血期比较,热缺血10min组、30min组及60min组的丙二醛含量均有所升高(P<0.05);与热缺血10min组比较,热缺血30min组及60min组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热缺血30min与60min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可成功采用断延髓法建立无心跳供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供肾的病理结果和肾组织丙二醛含量变化,综合评定无心跳供肾所能耐受的安全热缺血时限为30min。
戴晨李素华刘健
关键词:心脏停搏供体热缺血
新疆单中心淀粉样变性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
2018年
目的分析本中心淀粉样变性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自2007年1月-2017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的淀粉样变性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围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14例,平均年龄(54.07±13.26)岁,其中男性77例,女性37例。患者以水肿及蛋白尿为主要首发症状,肾脏(52.63%)及心脏(49.10%)为最常受累器官。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34.81个月,1a、2a、3a、5a生存率分别为69.8%、62.2%、49.4%和42.6%,亚组分析发现肾脏、心脏受累及两个器官以上受累患者生存时间缩短,而经治疗的患者预后改善。COX多因素分析提示确诊时的肌酐水平、纽约心功能分级(NYAH)3~4级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接受治疗为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淀粉样变性常累及肾脏及心脏,肌酐升高及进展至心功能衰竭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而积极接受治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曲悦王顺戴晨韩媛媛刘健李素华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预后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评估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了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预后,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SHPT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检索的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16年10月,同时检索与之相关的文献,纳入甲状旁腺切除术(PTX)治疗SHPT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出402篇文献,最终有9篇纳入该研究,其中甲状旁腺全切除术(TPTX)223人,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自体移植术(TPTX+AT)690人;2组在症状改善、持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全因死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均有复发,复发率分别为:TPTX+AT组11.81%,TPTX组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TPTX组术后复发率更低;2种术式复发后需要再次手术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TX+AT需要再手术的比率(3.73%)更高。结论在复发及再手术方面TPTX组较TPTX+AT组发生率低,但在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方面2种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别。
谢德敏曲悦王顺戴晨李素华刘健
关键词:终末期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切除术预后
加拿大医学教育对中国西部医学教学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2021年
加拿大医学高等教育水平在北美乃至全世界都堪称一流。借助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西部项目的契机,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和调研。本文分析了加拿大现行医学类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西部医学类高等院校现有的培养模式,指出中国西部医学类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到了相应的启示,对医学类教学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戴晨徐加波
关键词:加拿大高等教育医学教学改革西部高校
新疆哈萨克族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差异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血压级别不同的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淋巴细胞上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1.3钾通道)表达的差异。方法从2018年1-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和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初诊且未经治疗的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90例,其中高血压1级组30例,年龄(49.2±9.1)岁,高血压2级组30例,年龄(53.2±8.3)岁,高血压3级组30例,年龄(53.1±9.9)岁;血压正常的哈萨克族健康体检者30名(男女各15名)为对照组,年龄(49.0±9.8)岁。收集静脉血,分离T淋巴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淋巴细胞Kv1.3钾通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及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1、2、3级组的Kv1.3钾通道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1.55±0.54)、(1.75±0.72)、(3.12±1.40)比(1.08±0.49),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1、2、3组的Kv1.3钾通道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0.17±0.04)、(0.18±0.06)、(0.40±0.17)比(0.11±0.04),P<0.05];与高血压1、2级组相比,高血压3级组Kv1.3钾通道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0.42±0.21)相比,高血压2级组(1.82±0.71)、高血压3级组(2.33±1.02)TNF-αmRNA相对表达增高(P<0.05);与对照组(0.27±0.11)相比,高血压1级组(1.10±0.64)、高血压2级组(2.68±1.26)、高血压3级组(2.99±1.57)IL-6 mRNA相对表达增高(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上的Kv1.3钾通道在新疆哈萨克族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都增加,其中在高血压3级患者当中的表达增加更为明显。
董建戴晨张源明谭猛孟小攀陈宝国
关键词:高血压T淋巴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