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痴呆
  • 2篇HCY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管性痴呆大...
  • 1篇预后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同型半胱氨酸
  • 1篇培门冬酶
  • 1篇皮下
  • 1篇皮下注射
  • 1篇青年脑梗死
  • 1篇缺血
  • 1篇注射
  • 1篇左旋门冬酰胺...

机构

  • 5篇河南大学

作者

  • 5篇戴振霞
  • 4篇刘森
  • 2篇崔蓓
  • 2篇黄晓哲
  • 1篇刘延
  • 1篇王见涛
  • 1篇吴春芳
  • 1篇王璐
  • 1篇张红梅
  • 1篇杜永光
  • 1篇胡敬
  • 1篇李玉霞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皮下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被引量:2
2016年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分布,可以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目的:探讨皮下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nestin阳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纳入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血管性痴呆组、假手术组以及治疗组。血管性痴呆组和治疗组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治疗组皮下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nestin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血管性痴呆组的潜伏期显著长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进出目标象限次数显著少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P<0.05)。假手术组和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在荧光显微镜下,治疗组海马CA1,CA2,CA3区均可观察到带有黄绿色荧光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神经元;(3)治疗组海马CA1区分布大量nestin阳性神经元,假手术组也分布较多nestin阳性神经元,血管性痴呆组nestin阳性神经元分布较为稀疏;(4)结果表明,皮下注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迁移至海马区,刺激海马nestin阳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进而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刘森戴振霞吴春芳胡敬崔蓓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神经干细胞干细胞血管性痴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PEG-Asp、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患儿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培门冬酶(PEG-Asp)与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2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EG-Asp组(51例)和L-Asp组(72例)。PEG-Asp组接受培门冬酶治疗,L-Asp组接受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性别、平均年龄及初发病时白细胞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G-Asp组与L-Asp组患儿用药5 d时APTT水平明显比用药前延长(P<0.05),FIB水平明显下降(P<0.05),到用药第10 d时APTT延长到顶峰(P<0.05),而FIB水平则降至最低值(P<0.05),PT和TT水平基本无变化。用药15 d时APTT和FIB水平在慢慢恢复(P<0.05),但APTT水平仍高于用药前,FIB水平仍低于用药前(P<0.05)。用药20 d时基本与用药前在同一个参考值内,PT和TT水平同样无变化。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凝血功能影响主要在APTT延长及FIB下降两方面,尤其FIB下降效果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延长及TT延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均能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凝血功能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FIB下降和APTT延长。
王见涛杜永光王璐戴振霞李玉霞张红梅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
健康生活方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5例TIA患者作为治疗组,对其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确保其能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按1∶1配对原则回顾性选择未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65例TIA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曲克芦丁片等常规治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特性、血脂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调查比较6个月内2组患者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特性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8%)较对照组(35.4%)亦显著下降(P<0.05)。结论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能有效控制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进而改善TIA患者的长期预后。
刘森戴振霞黄晓哲
关键词:健康生活方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
HCY、Mg^(2+)水平与老年性痴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HCY、Mg2+水平与老年性痴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于我院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验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HCY、Mg2+水平变化。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研究组的HCY、Mg2+与对照组健康体验者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HCY、Mg2+水平与健康人群相比有变化,为临床诊断老年性痴呆提供新的思路。
刘森戴振霞崔蓓
关键词:HCY水平老年性痴呆
青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青年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51例青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青年进展组)、207例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老年进展组)及836例病情无明显进展的脑梗死患者(非进展组)血清hs-CRP和Hcy水平。结果青年进展组、老年进展组、非进展组血清hs-CRP及Hcy水平依次降低,青年进展组明显高于老年进展组,P均<0.05。结论血清hs-CRP和Hcy水平升高是进展性青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hs-CRP和Hcy测定可为青年进展性脑梗死的及早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刘森戴振霞黄晓哲刘延
关键词:青年脑梗死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