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超

作品数:78 被引量:342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8篇关节
  • 21篇关节镜
  • 15篇韧带
  • 12篇术后
  • 12篇膝关节
  • 12篇疗效
  • 12篇肩袖
  • 10篇手术
  • 10篇骨折
  • 9篇关节置换
  • 8篇细胞
  • 8篇疗效比较
  • 7篇胫骨
  • 7篇脱位
  • 7篇内固定
  • 7篇交叉韧带
  • 6篇镜检
  • 6篇肩袖撕裂
  • 6篇关节镜检
  • 6篇关节镜检查

机构

  • 58篇青岛大学
  • 22篇青岛大学医学...
  • 5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即墨市人民医...
  • 1篇威海卫人民医...
  • 1篇济宁医学院附...

作者

  • 78篇戚超
  • 60篇于腾波
  • 26篇赵夏
  • 10篇蔡琰
  • 9篇高甲科
  • 9篇李海峰
  • 6篇陈伯华
  • 5篇孟庆阳
  • 5篇孙兴磊
  • 5篇冯鑫
  • 4篇刘金钊
  • 4篇王湘达
  • 4篇虞连奎
  • 4篇刘凯
  • 3篇张靓
  • 3篇张辉
  • 3篇曹新峰
  • 3篇彭明
  • 3篇马晓程
  • 3篇孙康

传媒

  • 14篇中国修复重建...
  • 8篇青岛大学医学...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5篇齐鲁医学杂志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华关节外科...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精准医学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1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组装多肽纳米凝胶支架与小胶质细胞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体外研究自组装多肽纳米凝胶支架与新生大鼠小胶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提取的小胶质细胞与合成的多肽纳米凝胶支架复合培养(实验组),对照组单独培养小胶质细胞,两组培养条件均相同。采用Calcein-AM/PI染色和CCK-8法检测自组装多肽纳米凝胶支架的细胞毒性以及其对小胶质细胞增殖和黏附的影响。结果 Calcein-AM/PI染色示,两组中各时间点活细胞数和总细胞数比值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第2~7天,实验组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10.24~5.06,P〈0.05)。自组装多肽纳米凝胶支架与多聚赖氨酸相比,能够促进小胶质细胞的黏附(t=-14.29~11.86,P〈0.05)。结论多肽纳米凝胶支架对小胶质细胞无细胞毒性,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能促进小胶质细胞的增殖与黏附,可以作为培养小胶质细胞的载体。
邢明磊戚超赵夏张福杰毕昆巍于腾波
关键词:小神经胶质细胞水凝胶生物相容性材料细胞黏附
关节镜下改良与传统无结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改良与传统无结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肩袖撕裂患者,其中男19例,女41例;年龄32~74岁[(59.3±10.1)岁]。左侧26例,右侧34例。体重指数19.5~32.4 kg/m2[(25.5±2.6)kg/m2]。肩袖撕裂长度2.0~3.7 cm[(2.7±0.4)cm]。疼痛持续时间2~88 d[(26.2±17.1)d]。31例采用改良无结缝线桥技术修复(改良组),29例采用传统无结缝线桥技术修复(传统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12个月肩关节外展、前屈、外旋活动度,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12个月采用MRI评价Sugaya分级和肩袖再撕裂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15个月[(12.0±1.8)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外展、前屈、外旋活动度、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VAS(2.7±1.2)分显著优于传统组(3.4±1.2)分(P<0.05)。术后12个月,改良组外展、前屈活动度[(146.9±21.4)°、(150.4±16.2)°]均显著高于传统组[(130.7±27.4)°、(140.6±18.4)°](P<0.05);两组外旋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VAS、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1.2±0.5)分、(29.5±2.3)分、(80.4±5.4)分]均显著优于传统组[(1.5±0.5)分、(27.2±2.7)分、(76.3±6.6)分](P<0.05)。术后3个月,两组Sugay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Sugay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无再撕裂,传统组出现3例再撕裂。术后两组均未出现伤口不愈合、感染、肿胀持续不消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肩袖撕裂,肩关节镜下改良无结缝线桥技术较传统技术获得更好的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疼痛减轻更明显,再撕裂发生更少。
韩增帅孙申杰宋文联商广前赵夏戚超于腾波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预后
MSCs和PRP碳纳米管复合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和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的碳纳米管复合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将54只兔制备成双侧桡骨15mm骨缺损模型,根据植入的材料不同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MSCs/PRP/碳纳米管支架,对照组植入PRP/碳纳米管支架,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及12周各组分别处死6只兔,通过大体观察、扫描电镜检查、组织学观察评价修复大块骨缺损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骨组织占缺损面积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6,P<0.05);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组新生骨组织占缺损面积的百分比显著增加(F=77.67,P<0.05)。结论与PRP/碳纳米管相比,MSCs/PRP/碳纳米管修复骨缺损能力更强,成骨更迅速。
孙兴磊戚超刘凯冯鑫张笑生于腾波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髓祖代细胞
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对肾移植后股骨头坏死短期效果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肾移植术后股骨头坏死(ONFH)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THR治疗肾移植术后ONFH病人12例14髋(肾移植组)临床资料,随机挑选年龄和性别与其无明显差异且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未行器官移植的THR病人25例29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假体翻修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X线随访评估假体位置及有无松动。结果术后病人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7个月(4~64个月),随访期间病人无死亡。肾移植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t=11.35,P<0.05),其中优10髋,良3髋,可1髋,优良率92.8%;对照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亦提高(t=16.75,P<0.05),其中优27髋,良2髋,优良率100.0%。肾移植组有3例翻修,1例因为假体感染,2例因为假体松动,翻修率21.4%;而对照组1例翻修(因假体松动),翻修率为3.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93,P<0.05)。肾移植组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感染各1例,假体松动2例;对照组假体松动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80,P<0.05)。结论随访期内骨水泥型THR治疗肾移植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短期临床效果可,但与普通病人相比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翻修率,术后应加强随访。
虞连奎于腾波赵夏孟庆阳戚超
关键词:肾移植股骨头坏死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合并肩胛上神经损伤的巨大肩袖撕裂后神经恢复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对比传统双排修复术与阔筋膜移植术两种术式治疗合并肩胛上神经损伤的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因巨大肩袖撕裂损伤于本院行关节镜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20例,其中传统双排缝合组(A组)10例,阔筋膜移植组(B组)1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肩关节MRI及肌电图诊断为巨大肩袖损伤合并神经损伤。术后1个月、6个月定期随访患者。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Constant-Murely肩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肌电图及MRI评估肩袖愈合及神经恢复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6个月A组VAS评分从术前(7.4±0.8)分下降到(2.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LA评分从术前(11.5±1.4)分上升到(28.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nstant-Murely评分从术前(45.6±6.2)分上升到(79.0±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VAS评分从术前(7.9±0.6)分下降到(2.7±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LA评分从术前(10.1±1.4)分上升到(26.9±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nstant-Murely评分从术前(39.0±3.4)分上升到(72.9±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onstant-Murel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肌电图,A组患者无肩胛上神经损伤,B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仍有肩胛上神经损伤(P<0.01)。结论关节镜下巨大肩袖损伤传统双排修复术及阔筋膜移植术均能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双排缝合对于肩胛上神经功能恢复的短期效果要比阔筋膜移植组好,但再撕裂可能性大。
杨璞蔡琰张益王宸张辉刘炜洁于腾波赵夏戚超
关键词:关节镜肩胛上神经
关节腔注射褪黑素对大鼠骨性关节炎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关节腔注射褪黑素治疗后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探讨褪黑素对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骨性关节炎组,C组为骨性关节炎+去松果体模型组,D组在C组基础上给予关节腔注射褪黑素治疗(大鼠成功建模1周后,每周4次给予左膝关节腔注射浓度为20g/L褪黑素溶液0.2mL,共4周)。最后1次注射褪黑素后,采集A、B、C组大鼠心尖处血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褪黑素水平。然后处死全部大鼠,取左膝股骨髁软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A组软骨表面光滑有弹性,边缘规整,软骨细胞排列整齐;B组软骨表面粗糙无光泽,存在软骨软化及软骨下骨外露现象,软骨细胞排列及结构紊乱;C组较B组严重;D组软骨软化及软骨剥脱现象较B、C组减轻,软骨下骨外露减少,软骨细胞排列及结构较为整齐。D组大鼠关节软骨中IL-1β的表达显著低于C组和B组,bFGF的表达显著高于C组和B组(F=225.73、285.25,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褪黑素能够延缓大鼠骨性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软骨生长因子bFGF及下调炎性因子IL-1β表达有关。
姜宁刘金钊戚超田少奇高鹏孙康
关键词:褪黑素软骨关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白细胞介素1Β
M2型小胶质细胞移植促进小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M2型小胶质细胞(M2 microglia,M2-MG)移植促进小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修复的效果。方法取15只新生2~3 d C57BL/6乳鼠大脑皮质,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原代细胞并进行Iba1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为MG后,以IL-4极化诱导培养48 h(实验组),通过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Iba1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是否极化为M2-MG;以正常培养MG作为对照组。另取5只新生1周C57BL/6乳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与M2-MG共培养5 d,观测轴突长度;以单纯DRG作为对照。取42只6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SCI组(n=18)及SCI+M2-MG组(n=18)。手术暴露脊柱T10节段后,假手术组仅切除椎板,SCI组及SCI+M2-MG组行SCI造模后,SCI+M2-MG组同时注射M2-MG。术后观测各组小鼠存活情况,并于术后当天(0)、3、7、14、21、28 d采用BMS(Basso Mouse Scale)评分评价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28 d行足迹实验评价小鼠步态。术后取SCI组及SCI+M2-MG组脊髓组织行免疫荧光染色,其中7、14、28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染色观测SCI损伤区域面积,28 d神经元核抗原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情况,7、14 d GFAP/C3双重荧光染色观察表示A1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体外培养细胞为MG且纯度可达90%,经IL-4诱导培养后Arg-1免疫荧光染色示极化为M2表型。M2-MG与DRGs体外共培养5 d后可促进轴突生长(P<0.05)。动物实验示,术后各组小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SCI组及SCI+M2-MG组小鼠术后后肢运动功能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其中21、28 d SCI+M2-MG组BMS评分较SCI组更高(P<0.05),28 d时拖曳步态明显减轻,但尚未达假手术组水平。免疫荧光染色示,与SCI组相比,SCI+M2-MG组在7、14、28 d损伤区域面积均缩小,28 d时存活神经元数量增加,7、14 d时A1星形胶质细胞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2-MG移植可促进小鼠SCI神经元存活和轴
张静张潇月江琪曲迪胡羽生戚超付海涛
关键词:脊髓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细胞移植小鼠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磁共振可量化指标的探讨与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分析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肱间距、肩峰下囊积液、肱骨头囊变及肩锁关节骨赘的形成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109例因肩关节痛来院就诊患者,均行MRI检查并测量MRI中各项指标数值。其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57例,对照组52例。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两个样本K-S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Pearsonχ2检验。利用SPSS 17.0软件对肩峰角、喙肩韧带及肩肱间距三组数据做ROC曲线获得各组数据的最佳临界值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肱间距、喙肩韧带骨赘形成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均有价值,其中最具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为肩峰角(敏感性80.7%,特异性92.3%)。撞击组肩袖损伤(87.7%),对照组(53.8%)。结论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肱间距、喙肩韧带骨赘形成及肩袖损伤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之间关系密切。
郑园园杨蕾戚超郝大鹏于腾波刘吉华徐文坚
关键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磁共振成像喙肩韧带
Essex-Lopresti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浅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内固定或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Essex-Lopresti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10例Essex-Lopresti损伤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20~56岁,平均36岁。新鲜闭合骨折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 h~2 d;桡骨头骨折按改良的Mason分型:Ⅱ型5例,Ⅲ型3例。余2例于外院行单纯桡骨头切除,因术后出现腕关节疼痛、前臂纵向不稳分别于伤后1个月和3个月入院。X线片示均有下尺桡关节脱位。桡骨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5例)或人工桡骨头置换(5例)治疗,同时复位并固定下尺桡关节。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4.7个月。X线片示术后9~20周骨折均达临床愈合,平均16.3周;无桡骨近端移位,下尺桡关节稳定。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根据Morrey-Broberg功能评分系统评价获优5例,良3例,可2例;腕关节临床功能根据改良的腕关节临床评分系统评价获优7例,良2例,可1例。患者均无肘关节不稳,关节活动无严重受限;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于Essex-Lopresti损伤的治疗尤为重要。
申友亮于腾波孙康刘金钊戚超
关键词:ESSEX-LOPRESTI损伤桡骨头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内固定
浅析关节外科住院规培医生与老年患者沟通的相关问题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老年医疗问题日益突出,由于长期受到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其就诊时常表现出同一般患者不一样的需求。而新时期住院规范化培训医生措施的开展,让刚毕业的医学生直接面临着特殊的老年患者,往往让他们在临床工作中陷入困境。因此本文从关节外科老年患者与住院规培医生的沟通问题作为切入点,阐述了老年患者就医的心理、生理等特点,分析了新时期住院规培医生实际培训中的不足点,并提出了如何改善其同老年患者的沟通,同时呼吁新时期下住院规培医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医道,还有人道。
孙敏李肯戚超于腾波
关键词:关节外科医患沟通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