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宁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米粒
  • 4篇纳米粒
  • 4篇核素
  • 4篇阿霉素
  • 3篇单抗
  • 3篇肿瘤微环境
  • 3篇微环境
  • 3篇细胞
  • 3篇肝癌
  • 2篇蛋白
  • 2篇裸鼠
  • 2篇免疫
  • 2篇节性
  • 2篇甲胎
  • 2篇甲胎蛋白
  • 2篇荷瘤
  • 2篇荷瘤裸鼠
  • 2篇阿霉素纳米粒
  • 2篇靶向

机构

  • 8篇东南大学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黑龙江省肿瘤...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3篇戚宁
  • 4篇王东亮
  • 3篇杜明华
  • 3篇张艳桥
  • 2篇张东生
  • 2篇牟冠男
  • 2篇张佳
  • 2篇张杰
  • 1篇张月桂
  • 1篇徐国厚
  • 1篇丁秀霞
  • 1篇黄孙卉
  • 1篇张晓黎
  • 1篇丁建东
  • 1篇刘凤
  • 1篇钟英
  • 1篇何英平
  • 1篇李浩
  • 1篇王点

传媒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核技术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19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载阿霉素靶向制剂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2年
药物缺乏选择性是目前肿瘤化疗的主要问题,为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人们开始对靶向载药制剂进行探索。靶向药物制剂最突出的优点是靶向性明显,能在靶位保持有效药物浓度和时间。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靶向制剂用于肝癌的靶向治疗。现对抗肿瘤药物阿霉素靶向制剂治疗肝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其治疗前景及存在的若干问题。
戚宁杜明华
关键词:肝癌阿霉素纳米粒
131I-antiAFP McAb导向纳米粒靶向肝癌疗效的实验研究
戚宁
关键词:阿霉素纳米粒单克隆抗体
核素^(131)I联合低频超声微泡治疗兔VX2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核素131I联合低频超声微泡治疗接种于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VX2肝肿瘤的疗效。方法:将成功建立肿瘤模型的32只荷瘤兔随机分为4组(8只.组-1):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使用单纯核素131I治疗;C组,使用单纯低频超声微泡治疗;D组,应用核素131I联合低频超声微泡连续治疗。在2周治疗期间连续进行B超检查,观察各组肿瘤生长及体积变化情况。核素治疗后第1、2、4、8、14天分别对B、D两组行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并计算不同时间肿瘤区放射性计数值。治疗2周后取部分肿瘤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B、C、D 3组肿瘤体积及增长率均小于A组(P<0.05);B组放射性计数的衰减率明显高于D组(P<0.05);病理学检查发现B、C、D组坏死较A组严重,其中D组最明显。结论:核素131I联合低频超声微泡治疗时能够产生协同效应,明显提高疗效。
徐国厚杜明华钟英戚宁
关键词:VX2肝肿瘤
CIK对消化道肿瘤细胞株体外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 cells,CIK)体外扩增特性、表面抗原变化及其对消化道肿瘤细胞系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健康供血者(n=5)的外周血单个...
王东亮苏丹吕慧敏戚宁牟冠男黄孙卉张艳桥
关键词:CIK细胞杀伤活性
^(131)I标记贝伐单抗偶联载紫杉醇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的制作及生物分布实验
2023年
为了研究^(131)I标记贝伐单抗偶联载紫杉醇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131)I-Bevacizumab-Paclitaxel-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131)I-BEV-PTX-SPIONs)的制备和生物学分布。将30只成瘤裸鼠分为单靶向组及双靶向组,再按时间点2 h、6 h、12 h、24 h及48 h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各3只,尾静脉注射^(131)IBEV-PTX-SPIONs后,进行生物学分布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显像。^(131)I-BEV-PTX-SPIONs的粒径约220 nm,分散性尚可;^(131)I标记率为81.4%;放射性化学纯度(Radiochemical Purity,RCP)>99%;在PB缓冲液中稳定性良好;在体外PTX(Paclitaxel)缓释性能良好;与A549细胞有较好的亲和力。体内生物学分布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组织的放射性计数相对增高,12 h达高峰;T/NT(Target to Nontarget)比值逐渐升高,48 h达7.80±0.50。6 h、12 h、24 h、48 h时,双靶向组的肿瘤组织放射性计数及T/NT比值均高于单靶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性随着时间延长越来越显著。SPECT显像结果:2 h肿瘤部位即有放射性聚集,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放射性聚集增加并持续稳定,T/NT比值持续上升。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31)I-BEV-PTX-SPIONs具有用于肺癌诊疗的潜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季发权吉安平张杰柏凌焦庆嵩戚宁张东生杜明华
关键词:紫杉醇荷瘤裸鼠
调节性T细胞及CD39^- CD73^-腺苷通路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种重要的CD4+T细胞,在维持体内免疫系统平衡和抵抗外来抗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其主要通过细胞间的接触抑制和表面分子及分泌细胞因子等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近些年研究发现,Treg上一个重要的分子通路:胞外酶CD39-CD73-腺苷通路,通过CD39和CD73的协同作用,ATP被分解产生大量的腺苷,腺苷通过抑制CD4+T、CD8+T和自然杀伤细胞等效应淋巴细胞而发挥着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此外,大量的体内外实验显示,运用单克隆抗体等CD39的抑制剂,特异性阻断CD39的促肿瘤作用,抑制了Treg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作用,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另一安全有效的途径。本文将就Treg和腺苷通路的发生机制及抗CD39的免疫治疗进行系统综述。
戚宁王东亮张艳桥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肿瘤微环境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伴抑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住院、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的患者100例,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CHD伴抑郁组(35例)和CHD非抑郁组(65例);同期选取3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采集患者图像进行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及CHD非抑郁组比较,CHD伴抑郁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伴抑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
何英平丁建东王点李浩张晓黎丁秀霞戚宁
关键词:冠心病抑郁
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CD39、CD73亚群及二者双阳性亚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微环境中浸润的调节性T细胞的临床意义,并探究其CD39、CD73及CD39,CD73双阳性亚群与肿瘤微环境中其他淋巴细胞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组织标本,剪碎并分离培养组织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以流式细胞术观察调节性T细胞CD39^+、CD73^+及CD39^+CD73^+亚群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联。结果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微环境中浸润的调节性T细胞CD73^+亚群,CD39^+CD73^+亚群与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不良具有相关性,并且其机制与肿瘤相关性炎症密切相关。结论相比Treg中的其他亚群,CD39^+CD73^+阳性的结直肠肿瘤浸润Treg具有更为独特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为预测结直肠癌预后提供了新思路与理论依据。
王东亮戚宁牟冠男张月桂
关键词:结直肠癌CD73
西妥昔单抗联合NK-D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14年
目的西妥昔单抗作为一种EGFR的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头颈部肿瘤等癌症的治疗中。最近的研究证明其对肿瘤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NK和DC细胞的影响,及对NK介导的ADCC作用。本文总结了西妥昔单抗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NK-DC的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以便未来对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提供方案。
戚宁黄孙卉张艳桥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DC细胞NK细胞肿瘤免疫
131F-antiAFP McAb导向纳米粒靶向肝癌疗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1.制备阿霉素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DOX-BSA-NP),观察其形态、粒径及药物缓释规律。2.制备并初步鉴定131I-antiAFP(甲胎蛋白单抗)导向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131I-antiAFP(-)DOX-BS...
戚宁
关键词:肝癌药物缓释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