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淑敏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驻马店市精神病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抑郁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1篇心病
  • 1篇心理健康
  • 1篇药物
  • 1篇抑郁症
  • 1篇应激
  • 1篇应激状况
  • 1篇用药
  • 1篇用药调查
  • 1篇认知行为治疗
  • 1篇生活质量
  • 1篇中学生
  • 1篇住院精神疾病...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影响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治疗
  • 1篇介入治疗术

机构

  • 4篇驻马店市精神...

作者

  • 4篇徐淑敏
  • 4篇赵福涛
  • 2篇郭华
  • 1篇孙建
  • 1篇贾金鼎

传媒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异性效应”对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疗效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异性效应"对抑郁症住院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组抑郁症患者48例,男20例,女28例,全部入住男女混合病区;对照组抑郁症患者46例,男21例,女25例,分别入住男病房和女病房施行封闭管理。两组在抗抑郁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定以及自制行为观察量表对患者的性行为进行风险评估。结果:两组HAMA、HAMD和SF-36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1)。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57.84±28.84)d较对照组(48.28±21.11)d显著延长(t=2.92,P<0.01)。两组行为观察比较,以研究组对异性骚扰、亲呢举动等行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结论:"异性效应"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延长主动住院时间。
赵福涛徐淑敏孙建贾金鼎
关键词: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9年2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全部患者998人,术后1个月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HAMA、HAMD评分分别大于14分和大于17分的患者92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人进行干预,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HAMA、HAMD、健康状况问卷(SF-36)、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最终完成干预的共86例。干预组44例,对照组42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6个月后SF-36(85.47±16.22vs68.23±10.76,t=5.77)、EPQ评分N因子(44.18±4.13vs53.58±3.08,t=11.90)、HAMA(10.41±3.41vs15.13±4.11,t=5.76)和HAMD(11.43±3.78vs17.89±4.58,t=7.10)评分比较均为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减轻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PCI)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矫正不良行为,提高PCI患者的生活质量。
赵福涛徐淑敏赵文艺张勇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焦虑抑郁认知行为治疗生活质量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提高诊疗水平。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驻马店市精神卫生中心603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6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居住院患者的诊断首位,联用两种精神药物的情况较多,联用两种抗焦虑和镇静催眠药物较普遍,以劳拉西泮和氯硝西泮为主。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氯氮平的使用仍居首位,情感稳定剂以丙戊酸钠和碳酸锂为主,抗抑郁剂以西酞普兰为多。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我院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及卫生经济学的发展有关。
赵福涛徐淑敏郭华
关键词:精神药物住院患者用药调查
驻马店市中学生应激状况调查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中学生应激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Cartwight与Cooper应激自评量表对 5 16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5 16名被测试学生中 398名为低应激水平 ,111名为中等应激水平 ,7名为高应激水平 ;18~ 19a学生应激水平明显高于15~ 17a学生 ;量表测查项目初、高中、中专学生行为应激症状各项目阳性率分别在 9~ 14 %、18~ 2 2 %、13~ 2 1% ,应激症状依次为注意集中困难、紧张、抑郁、疲乏、人际关系问题等 ;躯体应激症状各项目阳性率分别在 2~ 7%、5~ 17%、3~ 10 % ,应激症状依次为头痛、肌肉痉挛、食欲下降、饥饿、睡眠障碍等。结论 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应积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赵福涛徐淑敏郭华
关键词:中学生应激心理健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