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斌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成像
  • 3篇血管
  • 3篇造影
  • 3篇能谱CT
  • 3篇老年
  • 3篇成像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老年人
  • 2篇冠状动脉成像
  • 2篇房颤
  • 2篇房颤患者
  • 2篇肺栓塞
  • 2篇
  • 1篇低灌注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支架
  • 1篇心病

机构

  • 12篇浙江医院

作者

  • 12篇徐晓斌
  • 9篇张建军
  • 4篇楼丹萍
  • 4篇翟利浩
  • 3篇牟彩云
  • 3篇刘铁
  • 2篇付凤丽
  • 2篇葛焕祥
  • 2篇吴伟峰
  • 1篇张兰君
  • 1篇蔡小芬
  • 1篇董云飞
  • 1篇唐坚强
  • 1篇钦黎英
  • 1篇程芸
  • 1篇黄小仙
  • 1篇刘小利
  • 1篇李伟
  • 1篇陈青
  • 1篇郭东梅

传媒

  • 4篇心脑血管病防...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2016年浙...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电编辑技术在房颤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冠状动脉CTA作为一项微创检查,一直以来临床应用范围较局限,主要受限于螺旋CT时间分辨率较低[1]。自从双源螺旋CT应用于临床以来,冠状动脉CTA检查不再依赖于药物控制心率,检查成功率也明显提高。双源螺旋CT时间分辨率明显提高。
张建军牟彩云徐晓斌李伟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房颤心电编辑
双源CT冠脉成像不同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比较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比较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与应用不同管电压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冠脉成像质量和患者的辐射剂量.方法 对23例心率<70次/min且心率波动<5次/min的患者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55例心率不齐或>70次/min的患者采用按体重指数 (BMI)不同而改变管电压的回顾性心电门控.并随机抽取30例采用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脉成像(不变动管电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统计.结果 前瞻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与按患者的BMI指数应用不同管电压的回顾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的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前瞻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的辐射剂量较回顾性心电门控下降了约60%~70%,降低管电压也可使辐射剂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保证冠脉成像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检查方案,能够切实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吴伟峰翟利浩张建军徐晓斌牟彩云刘铁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体重指数
MR磁敏感成像技术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MR磁敏感成像(SWI)技术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在自旋回波(SE)序列上无阳性发现或表现不典型,加做SWI序列扫描后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15例中SE序列呈等、低、高或混杂信号,未明显显示"铁环征";增强扫描10例病灶有不规则强化,5例无明显强化;SWI序列9例完全低信号,6例在低信号中伴有点状、条状高信号,15例病灶周围均环绕较宽的低信号,呈明显的"铁环征",此外,SWI较T2WI多发现3个小出血灶。结论 :SWI序列对低流量的血管瘤和多发性小出血的敏感性较T2WI及增强扫描高,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许福航唐坚强徐晓斌蔡小芬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磁敏感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评估脑白质高信号微观结构改变的价值
2019年
目的利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技术,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区微观结构改变并分析其定量参数与WMH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2月至2018年3月前瞻性收集浙江医院62例WMH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及IVIM检查,年龄60~92(74±10)岁,其中男37例、女25例。以深部脑白质高信号(DWMH)、侧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PWMH)及灶周正常脑白质区(NWM)为感兴趣区获得IVIM双指数模型参数: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根据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表现及Fazekas评分判断WMH严重程度。不同感兴趣区D、D^*、f值进行Kruskal-Wallis法多组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Dwass-Steel-Critchlow-Fligner(DSCF)法。轻、重两组组间D、D^*、f值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WMH患者认知功能并与D、D^*、f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D值DWMH[0.83(0.72,0.99)×10^-3mm^2/s]、D值PWMH[(1.13±0.25)×10^-3mm^2/s]显著高于D值NWM[(0.71±0.05)×10^-3mm^2/s](均P<0.01)。f值DWMH[8.94%(7.46%,11.67%)]、f值PWMH[8.34%(6.73%,9.96%)]显著高于f值NWM(6.71%±1.72%)(均P<0.01)。DWMH区D值显著低于PWMH区(P<0.01)。重度WMH患者DWMH及PWMH区的D值均高于轻度WMH患者(P=0.0001,P=0.04),D^*、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MSE评分与PWMH区的f值存在显著正相关(r=0.3265,P<0.05)。结论运用IVIM双指数模型能够无创地、同步地获得WMH区的扩散及灌注信息,准确评估WMH严重程度,从而更好的评价及管理WMH。
杨笛陈尧董云飞刘小利付凤丽翟利浩徐晓斌胡世云张建军
关键词:脑白质病
能谱CT碘基物质成像对老年肺炎合并肺栓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能谱CT碘基物质成像对老年肺炎合并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使其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老年肺炎合并肺栓塞患者行常规CT平扫和能谱增强扫描,观察测量肺灌注异常区域、肺炎病灶、正常肺组织的碘含量,两者间比较采用两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肺灌注减低区碘含量、肺炎感染肺段平均碘含量与对侧或邻近正常肺野的碘含量分别为(0.32±0.21)、(0.461±0.31)、(1.93±0.45)g/L,肺灌注减低区与对侧或邻近正常肺野的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3,P<0.01),肺灌注减低区和肺炎感染肺段碘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碘基物质图成像与肺动脉CT成像在完全栓塞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3.1%,部分栓塞病变的符合率为91.1%。结论能谱CT碘基物质成像给老年肺炎合并肺栓塞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徐晓斌楼丹萍张建军葛焕祥吴伟峰
关键词:能谱肺炎肺栓塞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1例患者在放置冠状动脉支架后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其中10例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了对照。结果 81例的124枚冠状动脉支架中能满足影像学评价的有122枚,占98%,不能满足评价的有2枚,占2%;10例同时作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者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同。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的初步评价方法 。
徐晓斌张建军葛焕祥翟利浩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冠状动脉造影
能谱CT动脉成像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中的诊断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能谱CT在感染性心内膜炎(RIE)致脓毒性肺栓塞(SPE)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10例疑似SPE患者行能谱CT能谱成像(GSI)技术扫描及CT肺动脉成像(CTPA),沿肺动脉主干重建,在各个肺动脉干上选取5个感兴趣区(rROI)碘含量区,观察肺动脉内有无栓子,记录栓子的位置、数目、栓塞程度及肺动脉干碘含量,采用SPSS 17.0分析。结果 10例患者CT显示39个栓子,其中肺叶13个、肺段20个、亚段6个;25个栓子为闭塞性、14个栓子为非闭塞性;所有闭塞性栓塞均有灌注减低表现,非闭塞性栓塞中3个显示灌注降低,在有SPE的肺动脉上,其ROI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能谱CT能谱成像技术能发现普通CT不能发现的微小栓塞以及隐匿部位肺动脉栓塞,对RIE所致SPE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及应用前景。
徐晓斌楼丹萍张建军
关键词:能谱CT能谱成像感染性心内膜炎
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双源CT增强检查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脏病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而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脏器损害的最常见类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双源CT是一项最新技术,其极高的图像时间空间分辨率,使其成为心脏冠状动脉检查最好的无创影像方法。
楼丹萍张兰君徐晓斌郭东梅黄小仙钦黎英
关键词:老年人冠心病护理干预
能谱CT对肺栓塞低灌注状态检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索能谱CT在低放射剂量下,通过肺碘基图成像技术,检测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肺亚段及以下低灌注区的能力。方法本研究利用CT能谱成像物质分离技术得到32例肺动脉栓塞病人的碘基图,在后处理工作站上计算碘基图上的肺亚段及以下动脉的低密度碘沉积区和对侧正常区的面积和碘含量,以及单能量CT肺动脉造影(CTPA)中对应区域的CT值,然后使用配对Wilcoxon检验比较病变区和正常区之间面积、碘含量及CT值的差异;最后检测低密度碘沉积区与CTPA图中肺亚段以上栓塞栓子的面积,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栓子面积和碘低密度区面积的关系。结果分别检测到23例PE患者肺碘基物质图上发现亚段及以下区存在35处碘低密度区,发现肺碘低密度区的碘含量较对侧正常肺组织碘含量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汁学意义[(0.28±0.13)g/L vs.(2.54±0.59)g/L,Z=-6.3,P<0.01]。而在CTPA肺动脉造影图发现,对应碘基图低密度区的CT值比对侧正常区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碘基图低密度区:(-817.70±93.46)Hu vs.对侧正常区:(-802.81±140.11)Hu,Z=-0.43,P>0.05]。结论能谱CT碘基图技术可为肺栓塞患者的肺亚段下梗死区的准确诊断提供可靠数据,将为临床肺栓塞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手段。
徐晓斌楼丹萍张建军葛欢祥
关键词:能谱CT肺栓塞
不同心室率房颤患者冠状动脉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质量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原raphy,CTA)作为一项微创检查,其临床应用范围一直较局限,主要受限于多层螺旋CT较低的时间分辨率[1].对于心率<70 次/min 的患者,冠状动脉CTA 检查可通过16层以上螺旋CT完成;心率过快患者则必须依赖于茁受体阻止剂控制心率后才能进行检查.由于房颤患者心律极不规则,因此单源螺旋CT机不易采集到合适的数据样本,重建图像会产生严重伪影[2].双源螺旋CT凭借其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大大提高了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成功率[3-5].本文旨在比较不同心室率房颤患者冠状动脉双源螺旋CTA的成像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张建军徐晓斌牟彩云刘铁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CT血管造影房颤患者成像质量心室率微创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