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家安

作品数:73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7篇粳稻
  • 26篇杂交
  • 26篇栽培
  • 25篇高产
  • 22篇栽培技术
  • 21篇中粳
  • 18篇杂交粳稻
  • 17篇选育
  • 14篇水稻
  • 11篇制种
  • 11篇中粳稻
  • 11篇特征特
  • 11篇亲本
  • 10篇杂交中粳
  • 7篇优质高产
  • 7篇制种技术
  • 6篇特征特性及栽...
  • 6篇高产栽培
  • 6篇高产栽培技术
  • 6篇高产制种

机构

  • 67篇江苏徐淮地区...
  • 5篇徐州市农业科...
  • 2篇徐州市农业局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盐城市农业局

作者

  • 73篇徐家安
  • 68篇吴玉玲
  • 68篇王健康
  • 67篇郭荣良
  • 67篇丁成伟
  • 51篇王友霜
  • 43篇胡婷婷
  • 39篇刘超
  • 18篇赵轶鹏
  • 3篇方雷
  • 3篇王阶祥
  • 3篇孙克新
  • 3篇李卫华
  • 2篇张涛
  • 2篇陈萍
  • 2篇王福芹
  • 2篇胡新燕
  • 2篇高金喜
  • 2篇颜俊华
  • 1篇屠美英

传媒

  • 16篇江苏农业科学
  • 14篇北方水稻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杂交水稻
  • 3篇中国稻米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棉花
  • 1篇江西棉花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作物研究
  • 1篇Agricu...
  • 1篇2014年叶...
  • 1篇第二届全国复...
  • 1篇第三届全国有...
  • 1篇现代分子植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系杂交粳稻天协13亲本的开花习性及高产制种技术要点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三系杂交粳稻天协13亲本的开花习性,并阐述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方法]2008~2010年连续3年对天协13父本母本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及自然结实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结果]叶片数父本比母本多0.8~1.2片,年份间差异较小,播种期4月20日至5月30日,平均每晚播10 d,叶片数就减少0.2片;播始历期,同期播种,父母本相差3~7 d,且年际间趋势一致;开花历期,父本较母本,单穗长1~2 d,单穴长2~3 d,全田长3~6 d;抽穗速度差别不大,群体日开花高峰值出现时间,父本较母本迟3~5 d;同时段开花,父母本开花量,其重合率,12:00前合计达46.09%,11:40~12:40内达70%左右。根据父母本的生育特性、生长特点、开花习性,提出了相应的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结论]该研究可为扩大天协13种植面积,提高其种植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对再进行其他组合组配利用其亲本也有借鉴作用。
徐家安郭荣良王健康丁成伟王友霜胡婷婷刘超吴玉玲
关键词:三系杂交粳稻开花习性高产制种技术
水稻耐盐基因遗传及耐盐育种研究被引量:30
2009年
水稻是一种对盐浓度中度敏感的作物,耐盐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等影响,目前定位的耐盐QTL主要为苗期耐盐相关的,其中以第1、2、6和7染色体上居多。耐盐品种的选育方法主要为系统选育法,将杂交选育和胁迫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相结合,选育耐盐性强且品质优良的品种。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开展的关于水稻耐盐基因遗传及耐盐育种研究动态,并对今后耐盐育种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胡婷婷刘超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
关键词:水稻耐盐育种
优质香稻高产栽培技术概述被引量:3
2008年
从良田良种选择、培育壮秧、适宜栽培密度等7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优质香稻高产栽培技术,并对香稻未来的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提出了展望。
胡婷婷刘超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
关键词:香稻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徐优201的选育及利用被引量:6
2006年
徐优201(徐9320A×徐恢201)是一个优质高产杂交中粳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区试和生产试验,2 a区试平均比对照9优138增产6.44%,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3.94%。大面积种植产量在9.50 t/hm2左右。米质理化指标达国标3级优质稻谷标准。该组合还表现株型优良,长势繁茂,穗大粒多,灌浆速度快,结实率高,抗病抗倒性强,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王健康刘超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
关键词:杂交粳稻高产选育
杂交中粳69优8号生物学特性及无公害生产技术被引量:1
2004年
杂交中粳 69优 8号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性强等特点。结合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提出了该组合的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
关键词:杂交中粳无公害生产技术
徐稻7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3年
徐稻7号是徐州农科所育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好等优点,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产中应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建立理想群体结构;科学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高产栽培技术。
吴玉玲刘超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徐家安
关键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播期·密度和追施缓释肥对徐麦368产量及群体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以徐麦368为供试品种,通过设置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和拔节孕穗肥施用方式互作试验,探究3因素对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协同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播期是影响徐麦368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正常播期(10月10日)有利于该品种发挥产量潜力,且在播期10月10日、种植密度240万~360万/hm^(2)和返青期追施缓释肥(A1)条件下产量最高。产量、穗数、千粒重与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量、收获指数(HI)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适期播种(10月10日)和增加密度,有利于提高各生育期LAI、干物质积累量、拔节期高峰苗和成穗数,但晚播条件增大密度对群体的补偿能力是有限的。返青期施用缓释肥(A1)可有效促进分蘖成穗,提高生育中后期LAI,显著提高成穗数和千粒重,实现高产稳产。
苏在兴王波黄忠勤丁震乾徐家安李小珊常勇
关键词:播期缓释肥小麦产量
徐稻3号大面积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07年
介绍了徐稻3号的大面积种植表现,总结了高产关键栽培技术。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
关键词:中粳稻抗病高产栽培技术
中粳稻徐稻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08年
徐稻6号为中粳稻新品种,丰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强。本文介绍了其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关键词:中粳稻栽培技术
杂交粳稻9优418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07年
介绍了9优418的种植表现,提出10.0 t/hm2以上产量水平栽培策略和技术。高产栽培策略为:在确保足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为: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确定合理栽插密度;管好水浆,科学用肥;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
关键词:杂交粳稻9优418栽培技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