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如梅

作品数:17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清
  • 6篇标志物
  • 5篇肿瘤
  • 5篇酶联
  • 5篇酶联免疫
  • 4篇蛋白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肝炎
  • 3篇血清标志
  • 3篇血清标志物
  • 3篇肿瘤标志
  • 3篇肿瘤标志物
  • 3篇酶联免疫吸附
  • 3篇免疫吸附
  • 3篇化学发光
  • 3篇ELISA检...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螺旋体
  • 2篇螺旋体抗体

机构

  • 17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福州市传染病...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生物技术公司

作者

  • 17篇徐如梅
  • 13篇沈菁
  • 6篇伍严安
  • 5篇陈雯
  • 5篇张建钫
  • 4篇黄毅
  • 3篇范雪娇
  • 2篇陈发林
  • 2篇徐兵
  • 2篇江芸
  • 2篇林有东
  • 2篇吴文冰
  • 1篇吴绍莲
  • 1篇李红
  • 1篇江华
  • 1篇韦常宏
  • 1篇石英
  • 1篇池春燕
  • 1篇林强
  • 1篇蔡鹏威

传媒

  • 7篇实验与检验医...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第六届中国临...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199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IgM抗体检测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IgM抗体(抗-HBc-IgM)检测在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34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抗-HBc-IgM。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患者组抗-HBc-IgM阳性率为31.0%(31/100),HBs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和抗-HBc阳性患者组抗-HBc-IgM阳性率为17.0%(17/100),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组抗-HBc-IgM阳性率为5.9%(2/34)。结论抗-HBc-IgM检测对于明确乙肝患者的感染病程以及患者的病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如梅沈菁
关键词:乙型肝炎
两种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
2010年
目的改进磁分离酶联免疫法(MEIA)。方法采取预加微量标本、将磁铁置于微孔条侧壁和扣除上清液A值法,改良MEIA并建立了"差异磁分离酶联免疫法"(differential magnetic enzyme immunoassay,DMEIA)。求DMEIA法的线性范围、回归方程、变异系数(CV),比较了MEIA和DMEIA配对检测100份血清AFP结果差异。结果 DMEIA法检测AFP的回归方程Y=3.94X+16.45,r=0.992,线性范围5~500ng/mL,批内CV=7.7%,批间CV=8.5%;DMEIA法和MEIA法测定血清AF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直线回归方程Y=3.418X+70,r=0.981,两法相关良好;检测原倍高浓度AFP时DMEIA法未出现(MEIA法出现)hook效应。结论 DMEIA法可克服hook效应,可用普通微孔板和酶标仪比色,可省去洗涤步骤,检测AFP结果(<500ng/mL时)与MEIA法无明显差异。
徐兵徐如梅张建钫沈菁石英伍严安
关键词:酶免疫技术甲胎蛋白类化学发光
全自动高通量与半自动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全自动高通量ELISA(全自动法)和半自动ELISA检测系统(半自动法)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的差异,探讨全自动ELISA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用半自动和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用全自动法检测HBV 5项血清标志物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日常应用室内定值弱阳性质控S/CO值的CV值、失控率、失控原因以及临床标本的复检率、复检样本的符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自动法检测HBV 5项血清标志物室内质控S/CO值的CV值(24.66%、25.44%、23.8%、49.64%、70.14%)均小于半自动法(27.67%、34.32%、29.21%、54.88%、90.6%)。失控率(0.99%、1.66%、1.32%、0.66%、0.5%)均小于半自动法(1.5%、1.82%、1.66%、1.0%、0.67%),但无明显差异(P>0.05)。日常标本的复检率(1.62%)明显小于半自动法(3.55%)(P<0.01)。复检样本的符合率(55.37%)明显大于半自动法(42.11%)(P<0.01),特别是HBV血清标志物少见模式和HBs Ag弱阳性样本的检测。结论全自动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的稳定性、重复性以及准确性均优于半自动法。
沈菁徐如梅范雪娇陈雯伍严安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乙型肝炎病毒
即刻法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室内质控的探讨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即刻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室内质量控制(IQC)中的局限性,建立一种适用于日常质控更加准确有效的操作方法。方法采用即刻法和控制变异系数(CV)的方法同时统计初始阶段的质控数据,并用Excel 2000对质控数据自动统计、分析并绘制出即时累积的L-J质控图,将此操作方法用于日常质控进行评价。结果即刻法中前3次的质控数据直接影响随后的结果,如前3个质控数据的CV<5%,随后统计的结果会出现假失控,前3个质控数据的CV>10%,随后的结果会出现假在控。同时结合即时累积的L-J质控图可以直观质控结果和质控图曲线。结论采用即刻法进行室内质控时,应用控制变异系数的方法可减少假失控和假在控的结果,同时结合即时累积的L-J质控图能更准确有效的进行评价,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即刻法。
沈菁徐如梅池春燕张丽容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刻法室内质控
福州地区血清SCC和CYFRA21-1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检测福州地区体检人群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水平,建立适合参考区间,协助肿瘤辅助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19年1月至3月间福州地区健康体检者共计366例,罗氏Cobas e602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用于检测血清SCC、CYFRA21-1的水平。随后对不同性别及年龄段血清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单侧95%参考区间法计算各自的参考范围。结果365例SCC、366例CYFRA21-1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2.46 ng/mL和0~4.46 ng/mL。SCC水平男性组高于女性组,中位数分别为1.23 ng/mL和0.99 ng/mL。统计学分析发现,SCC在各年龄组(P<0.001)及男女组(P<0.001)中血清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SCC参考区间建立应根据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CYFRA21-1统计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男女组无差异(P=0.11),故应根据年龄段分组。结论初步建立福州地区健康人血清肿瘤标志物SCC和CYFRA21-1的参考区间。
沈秀卿沈菁吴文冰徐如梅蒋丽莉陈发林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
血清胸苷激酶1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sTK1)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00例治疗前后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50例消化道良性疾病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的sTK1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治疗前sTK1水平显著高于消化道良性疾病和健康体检者(P<0.01),食道癌、胃癌和结直肠癌三组间sTKI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0.05),各组治疗前、后的sTKl水平间有显著性差别(P<0.01),消化道良性疾病和健康体检者sTKI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血清胸苷激酶1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沈菁陈雯徐如梅张建钫江华
关键词:胸苷激酶消化道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与围绝经期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与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159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绝经状态将观察组分为绝经前期、绝经过渡期早期、绝经过渡期晚期,对各组AFP,CEA,CA125,CA153进行检测,观察围绝经期综合征与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 CA125,CA153,AFP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观察组MT晚期CA125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对肿瘤标志物有影响,与AFP,CA125、CA153正相关,与CEA不相关;绝经状态与CA125负相关。
张建钫沈菁徐如梅李红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围绝经期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与老年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92例老年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0例)和非冠心病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hs-CRP和IL-10水平,以冠脉病变支数和hsCRP水平及IL-10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hs-CRP水平及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冠脉病变支数与hs-CRP及IL-10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和IL-10与老年冠心病患者有正相关性,病发时二者的水平显著升高,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冠脉病变数有重要指导作用。
江芸林有东徐如梅林强夏小平
关键词:冠心病HS-CRPIL-10冠脉造影
探讨肿瘤标记物CEA、CA15-3、CA19-9、CA125及AFP在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检测胸水和血清中的5种肿瘤标记物:CEA、CA15-3、CA19-9、CA125及AFP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4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胸水、血清及4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的胸水进行免疫蛋白定量检测,并加以分析。结果CEA、CA15-3、CA19-9及CA125在恶性胸水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良性胸水(P<0.01或P<0.05)。在恶性组中其胸水的水平也明显高于血清水平(P<0.01或P<0.05)。但AFP水平不论胸水还是血清中,恶性组和良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CEA、CA15-3、CA19-9、CA125及AFP对恶性胸水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6.7%、69%、47.6%、95.2%、9.5%;特异性为90%、85%、92.5%、7.5%、97.5%;准确性为78%、76.8%、69.5%、52.4%、52.4%。CEA与CA153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85.7%和85%,准确性为85.4%。结论检测胸水中的CEA、CA15-3、CA19-9及CA125有利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其中CEA和CA15-3的联合检测为最佳组合,可显著提高对恶性胸水的诊断阳性率。
沈菁徐如梅吴绍莲韦常宏
关键词: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
白细胞介素-10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取3个月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细胞作为大鼠平滑肌原代细胞,细胞培养后分为IL-10组、空载体组、未处理组。加入细胞迁移诱导剂白细胞介素(IL)-1β。进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Snail转录因子mRNA荧光定量PCR,波形蛋白的表达测定。结果 IL-10组与其他两组相比,细胞迁移距离、细胞迁移数目、Snail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量、波形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IL-10抑制IL-1β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迁移。
江芸林有东徐如梅夏小平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波形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