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冠华

作品数:46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2篇文化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自主创新
  • 5篇经济发展
  • 5篇可持续发展
  • 5篇创新型
  • 4篇地理信息
  • 4篇数字地球
  • 4篇企业
  • 4篇创新型国家
  • 3篇遥感
  • 3篇院士
  • 3篇经济社会
  • 3篇经济社会发展
  • 2篇邓小平
  • 2篇邓小平科技思...
  • 2篇地理信息产业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地球
  • 2篇地球科学
  • 2篇信息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哈佛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科技部
  • 1篇国务院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 1篇上海市人民政...
  • 1篇加州伯克利大...
  • 1篇国家卫生研究...
  • 1篇北京交控科技...
  • 1篇深圳竹云科技...

作者

  • 42篇徐冠华
  • 3篇徐冠华
  • 1篇张越
  • 1篇方新
  • 1篇吴炜
  • 1篇白春礼
  • 1篇李扬
  • 1篇孙家广
  • 1篇沈善普
  • 1篇黄伯云
  • 1篇邓楠
  • 1篇唐启升
  • 1篇孙枢
  • 1篇谢晓亮
  • 1篇徐冠华
  • 1篇徐冠华
  • 1篇李培林
  • 1篇邬贺铨
  • 1篇范恒山
  • 1篇陈锡文

传媒

  • 3篇中国软科学
  • 3篇中国高校科技...
  • 2篇求是
  • 2篇世界科学
  • 2篇中国质量技术...
  • 2篇创新科技
  • 2篇地理信息世界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中国科技产业
  • 1篇高科技与产业...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卫星应用
  • 1篇保险研究
  • 1篇当代党员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首都信息化
  • 1篇遥感学报
  • 1篇中国教师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索中国软件产业发展之路
2002年
软件产业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它已被世界上众多国家作为赢得国际竞争的先导性行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当前,国内外软件产业的发展已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正在酝酿着历史性的创新变革.
徐冠华
关键词:软件产业
促进自主创新,要抓好五个关键点
2019年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科技实力?客观地讲,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近几年,我们连续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2018年我国科技研发人员达到了418万人,居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芯片、操作系统,还是被视为飞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在一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我们仍面临“卡脖子”的境况。“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改变这种状况呢?
徐冠华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专利申请量
人类21世纪备忘录
2020年
为了探究人类在21世纪将要面临的种种重大机遇和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源遥感学家徐冠华等人历经一年时间完成《人类21世纪备忘录》,并在"第三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上做了详细阐述与分析。能源发展是动力,植物是生命的根本,健康是延续人类的保障,如果不解决这三个问题,人类何来永续发展?可以说,在21世纪人类已经看到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曙光。
徐冠华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永续发展
科技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2009年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作为创新者或者与创新者并肩战斗的人们,更在乎的是机会。相识和沟通会为我们大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分享更多的创新成果。所以,我想就科技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和机遇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讨论。
徐冠华
关键词:金融危机创新者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2006年
进入新的世纪,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
徐冠华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
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二)被引量:7
2003年
2002年12月26-27日,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科技发展新世纪论坛"。来自海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层科学家及科技发展战略专家,以及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负责人,共五十余人参加了论坛。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未来二十年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特别是有可能形成新突破的领域分析;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中国在全球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科技社会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及如何建立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机制;当前中国科技政策评价及政策建议;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见解和建议。为了引起全社会更多地关注中国科技发展,我们将与会者的发言进行了整理,独家刊载,以飨读者。
徐冠华邓楠孙家广谢晓亮王宁国李培林林建海宫鹏唐启升周盛宗
关键词:科技创新模式
序二:在2012年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的祝辞
<正>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中外专家学者和科普工作者欢聚一堂,在这里共同研究探讨科学与艺术在数字时代科学和文化传播中的理论与实践话题。在此,我对本次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衷心...
徐冠华
文献传递
序二:在2012年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的祝辞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中外专家学者和科普工作者欢聚一堂,在这里共同研究探讨科学与艺术在数字时代科学和文化传播中的理论与实践话题。在此,我对本次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衷心地欢迎...
徐冠华
构筑“数字地球”促进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2000年
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时刻,让我们来共同探讨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数字地球”的前景,倍感欣慰。“数字地球”既是地球科学技术与空间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交融的前沿领域,更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的结晶。“数字地球”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依托,是新的经济建设增长点,是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徐冠华
关键词:数字地球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
全文增补中
深切的哀悼 永远的怀念——纪念中国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奠基人陈述彭先生
2009年
徐冠华
关键词: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