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青

作品数:94 被引量:358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2篇耐药
  • 31篇球菌
  • 24篇葡萄球菌
  • 22篇耐药性
  • 21篇金黄色葡萄球...
  • 21篇黄色葡萄球菌
  • 19篇杆菌
  • 16篇临床分离株
  • 16篇分离株
  • 14篇药性分析
  • 14篇耐药性分析
  • 10篇基因
  • 8篇质粒介导
  • 7篇阴性杆菌
  • 7篇内酰胺酶
  • 7篇革兰
  • 7篇革兰阴性
  • 6篇耐甲氧西林
  • 6篇耐甲氧西林金...
  • 6篇甲氧西林

机构

  • 7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3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丽水市中心医...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3篇温州市第二人...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市中医院

作者

  • 94篇张雪青
  • 56篇余方友
  • 34篇陈增强
  • 22篇周铁丽
  • 16篇王良兴
  • 14篇陈坚
  • 13篇李美兰
  • 10篇王赛芳
  • 9篇徐春泉
  • 9篇陈占国
  • 8篇吴庆
  • 7篇瞿涤
  • 7篇陈栎江
  • 7篇郑宇
  • 6篇李超
  • 6篇潘钦石
  • 5篇林晓梅
  • 5篇陈晓东
  • 5篇姚丹
  • 4篇陈帆

传媒

  • 8篇中华医院感染...
  • 8篇中华检验医学...
  • 7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中国临床药理...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温州医学院学...
  • 4篇疾病监测
  • 4篇中国优生与遗...
  • 4篇2006年浙...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江西医学检验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检验医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2006年浙...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0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7篇2008
  • 11篇2007
  • 1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携带PVL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余方友张雪青陈增强林晓梅刘存丽陈占国李美兰陈坚李小龙
1、收集2005年2月至7月从我院临床分离的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PCR扩增mecA基因检测MRSA,用多重PCR检测MRSA的SCCmec的基因型及亚型。同时采用各型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PCR扩增产物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PVL基因分子流行病学
胆道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病人胆汁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送检的胆道疾病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00例胆汁标本中,病原菌培养阳性61例;其中两种病原菌混合感染24例;所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1.2%(52/85);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占28.2%(24/85),真菌占5.9%(5/85),革兰阳性杆菌占4.7%(4/85)。结论: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耐药谱复杂,需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张雪青潘钦石周铁丽
关键词:胆道疾病病原菌耐药性
胆道引流液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胆道引流液分离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327例胆道感染患者胆道引流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327份胆道引流液标本中,培养出细菌的标本有241例,占73.70%;共分离出病原菌36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235株(64.38%),革兰氏阳性菌(G+)103株(28.22%),真菌27株(7.40%)。有102份(31.19%)标本培养出2种病原菌,11份(3.36%)标本培养出3种病原菌。肠杆菌科细菌中较多见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产酸克雷伯菌;非发酵菌中较多见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屎肠球菌多见,粪肠球菌次之。结论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有增加的趋势,但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陈思思陈韩张雪青余方友
关键词:胆道感染病原菌药敏分析
2003-2013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与耐药率变迁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率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2013年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年随机挑取60株进行分析,共660株,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标准进行结果解释。结果 6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55.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86株,检出率58.5%;MRSA的检出率2009-2013年低于2003-2008年;2003-2013年MRSA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均〉80.0%,对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70.0%,而对四环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9.3%~90.7%、44.4%~100.0%、20.7%~91.3%和3.7%~33.3%。结论 MRSA检出率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刘欢乐陈舒影林纯婵张雪青王良兴余方友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门诊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从7 774瓶门诊血培养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221株,培养阳性率为15.7%,剔除重复株后阳性菌株为5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5株(占57.1%),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25.0%、12.8%和3.3%,并检出沙门菌12株、创伤弧菌5株和布鲁氏菌3株;革兰阳性菌237株(占41.7%),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等,分别占10.5%、6.2%和5.1%;真菌7株(占1.2%)。病原菌的耐药率相对来说较低,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11.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28.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小于1.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门诊患者血培养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这些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
吴庆陈栎江徐春泉周翠张雪青余方友周铁丽
关键词:血培养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医院获得性脑膜脓毒金黄杆菌所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分析脑膜脓毒金黄杆菌所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年1月-2006年1月医院感染的脑膜脓毒金黄杆菌所致肺部感染60例,对其临床相关资料和体外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科和神经科病房,均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气管插管率为56.7%,深静脉留置率为25.0%,留置导尿率为16.7%,使用>3种抗菌药物的患者占68.3%,该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敏感率较高。结论脑膜脓毒金黄杆菌所致肺部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有严重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治疗、住院时间长及滥用抗菌药物等,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
张雪青余方友郑佳音徐春泉周铁丽
关键词:脑膜脓毒金黄杆菌肺部感染耐药性
多重PC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基因的检测被引量:28
2006年
目的应用多重PCR检测含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从临床多种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多重PCR同时检测葡萄球菌16S rRNA基因、mecA基因和lukS/F-PV基因。多重PCR检测MRSA的SCCmec基因型及亚型。结果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多重PCR检测,121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4株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共检测到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lukS/F-PV基因阳性,阳性率为13.3%(26/195)。其中19株为MRSA,阳性率为15.7%(19/121);7株为MSSA,阳性率为12.2%(7/74)。19株lukS/F-PV基因阳性的MRSA的SCCmec基因型分别为SCCmecIII型10株、SCCcecIIIA型4株、SCCmecIV型4株及SCCmec I型1株。26株lukS/F-PV基因阳性的分离株有11株分离自脓液或创面分泌物,10株分离自痰标本,3株分离自血液标本,2株分离自尿液。结论在温州地区分离的MRSA和MSSA中都能检测到Panton-Vatentine杀白细胞素基因,含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基因MRSA的SCCmec基因型主要为SCCmecⅢ,含PVL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和肺部感染。
余方友陈增强林晓梅李美兰张雪青陈占国陈坚周铁丽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多重PCR
皮下组织新型隐球菌感染一例被引量:6
2015年
患者男,81岁,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15年前行肾移植手术,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 FK506)。患者在我院就诊前4个月用力后左下肢出现疼痛,程度较剧,伴皮肤发红,双下肢肿胀,遂反复多次至我院血管外科、骨伤科门诊就诊,予“草木犀流浸液片(消脱止-M)”等对症治疗后,疼痛无明显好转。
吴庆陈栎江徐春泉张雪青余方友周铁丽郭海雷
关键词:隐球菌病皮下组织氟康唑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aac(6)′-Ib-cr基因的检测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株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6)′-Ib-cr的分布、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环丙沙星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临床株60株,应用PCR方法检测其aac(6)′-Ib基因,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的耐药情况,DNA测序aac(6)′-Ib-cr基因变异体,用接合传递试验方法验证细菌质粒介导的耐药性的可转移性。结果:6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株检出10株aac(6)′-Ib,其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表明4株菌在第223位(T→C或T→A)发生变异,均携带aac(6)′-Ib-cr基因;这4株菌接合传递试验成功,临床株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传递给了受体株。结论:温州地区aac(6)′-Ib-cr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较普遍存在。
张雪青陈增强陈俐丽余方友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质粒
两种方法检测脑脊液蛋白质的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比较干化学法(A法)和改良的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显色法(B法)测定脑脊液蛋白质的特点,选择一种快速、准确、适合临床常规检验的方法。方法A法、B法分别采用改良双缩脲法和改良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显色法。对2种方法的精密度、线性予以评价。按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文件,以A法为比较方法,B法为实验方法进行对比,同时对2法进行药物干扰试验。结果线性范围:A法为0.2-3.5 g/L,B法为0.3-2.1g/L。批内CV:A法分别为2.28%、2.40%,B法分别为2.87%、2.62%;批间CV:A法分别为2.50%、2.80%,B法分别为3.01%、3.10%。2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 =0.994,线性回归方程:Y=0.979X-0.036。结论2种方法都可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能减少人为误差。A法准确、线性范围较宽,灵敏度高;B法准确,药物干扰较少。
陈增强张雪青陈筱菲张鸿翔陆永绥
关键词:脑脊液蛋白质干化学法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