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西民

作品数:140 被引量:536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54篇专利
  • 2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理学
  • 30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化学工程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8篇制氢
  • 26篇两相流
  • 25篇超临界水
  • 24篇生物质
  • 19篇气化制氢
  • 18篇气化
  • 17篇太阳能
  • 13篇段塞流
  • 12篇水平管
  • 9篇油气水三相
  • 9篇油气水三相流
  • 9篇油水
  • 9篇反应器
  • 8篇严重段塞流
  • 8篇流型
  • 7篇油水两相
  • 7篇油水两相流
  • 7篇上升管
  • 7篇流化
  • 7篇流化床

机构

  • 140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天华化工机械...
  • 1篇北京宇航系统...

作者

  • 140篇张西民
  • 133篇郭烈锦
  • 28篇吕友军
  • 16篇陈斌
  • 13篇郭富德
  • 12篇王鑫
  • 11篇白博峰
  • 10篇刘文红
  • 9篇王智伟
  • 8篇敬登伟
  • 8篇赵冬建
  • 8篇高晖
  • 7篇顾汉洋
  • 7篇林长志
  • 7篇吴铁军
  • 6篇金辉
  • 5篇闫秋会
  • 5篇郝小红
  • 5篇魏进家
  • 5篇顾正萌

传媒

  • 22篇工程热物理学...
  • 10篇化工学报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太阳能学报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2006中国...
  • 2篇2007多相...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发电设备
  • 1篇环境保护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动力工程
  • 1篇化工机械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E...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8篇2008
  • 14篇2007
  • 18篇2006
  • 16篇2005
  • 11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5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4
  • 2篇1990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质在超临界水流化床系统中部分氧化气化制氢被引量:4
2009年
从理论的角度对超临界水部分氧化过程进行分析,利用已建立的热力学模型计算了反应过程的化学平衡.热力学研究表明:随着氧化剂当量的增加,H2、CH4、CO的平衡产量减少,CO2的平衡产量增加,而且H2的体积分数也随之减少.在实验室新研制的超临界水流化床系统中,研究了生物质模型化合物(葡萄糖)以及原生生物质(玉米芯)的部分氧化气化制氢.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生物质的气化率,但降低了气体产物中H2的体积分数;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部分氧化气化过程中,当氧化剂(H2O2)当量为0.2(质量分数为4.53%)时,H2的绝对产量达到了最大值.
吕友军金辉郭烈锦张西民曹长青郭鑫
关键词:超临界水部分氧化制氢热力学流化床
一种超临界水驱油模拟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水驱油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高压计量泵,高压计量泵的出口同时连接原油中间活塞容器的纯水侧、地层水中间活塞容器的纯水侧以及超临界水发生器的入口端,原油中间活塞容器的油侧、地层水中间活塞容器的地层水侧以及超...
郭烈锦赵秋阳陈磊黄祖杰王晔春张西民
文献传递
生物质在超临界水流化床反应系统中气化制氢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以生物质模型化合物葡萄糖为原料,在温度500~600℃,压力23~37MPa范围内,利用新研制的超临界水流化床系统对其气化制氢特性进行研究,讨论了过程主要参数温度、压力、物料浓度以及催化剂添加对气化制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气化影响最大,而压力对气化的影响较小,升高温度和压力都有利于产氢。随着物料浓度增加葡萄糖气化效果下降,在超临界水流化床气化制氢系统中实现30%葡萄糖的连续稳定气化。K_2CO_3提高气化率同时降低了产气中CO含量,ZnCl_2的加入虽对气化率影响不大,但大大提高了氢气的选择性。该文的实验研究验证了超临界水流化床气化制氢系统的有效性。
吕友军金辉郭烈锦曹长青郭鑫张西民
关键词:超临界水制氢流化床气化
连续式超临界水中煤/CMC催化气化制氢被引量:14
2005年
在向水煤浆中添加CMC(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功实现水煤浆高压均匀输送基础上,对超临界水中煤/CMC催化气化制氢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20~25MPa、停留时间15~30s、NaOH添加量0.1%、反应器外壁温650℃条件下,超临界水中煤/CMC催化气化制氢气体产物中H2摩尔含量远比常规气化高,主要气体产物是H2、CO2和CH4.增加物料中CMC的含量、升高压力均有利于提高气体产物中H2的产量,延长停留时间虽有利于物料气化但不利于氢气的制取.
闫秋会郭烈锦梁兴张西民郝小红马利静
关键词:制氢CMC超临界水催化气化
多相流流型在线识别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阐明了目前已有方法未能解决工业多相流动流型识别问题的主要原因.结合大量的实验数据,提出了实现流型在线识别的前提条件,获得了部分流型的识别规则.采用具有自组织聚类算法得到了流型特征的标准模板,并基于压力、压差信号提出了流型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在线识别方法,解决了流速及含油率对流型识别技术的影响.将该流型在线识别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进行了检验,测量误差小于10%.具有置信度高、容错性好、降低了对单个传感器的性能要求等优点.
白博峰张少军赵亮张西民郭烈锦
关键词:多相流流型在线识别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水平管束间气液两相流局部含气率分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在废热锅炉火管管束间的气液两相流中 ,局部含气率的分布直接影响管束间流场、温度场的均匀性以及火管壁温工况 .使用单纤光纤探针对水平管束间含气率的分布进行测量 .实验沿管周方向以 5度的间隔布置测点 ,得出含气率随径向、角度、气量、液量等参数变化的分布规律 .同时通过分析得到了平均截面含气率的计算式 .
陈斌傅宇晨郭烈锦张西民
关键词:水平管光纤探针废热锅炉传热
冲击式槽形管惯性分离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1989年
作者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新型冲击式槽形管惯性分离器,它具有高效率、低阻力等优点。文中对分离器的形状、节距和颗粒度、浓度、气流速度等影响因素作了详细的分析。
张永照李荫堂张西民金定安段建中鲍栋文王光化
关键词:分离器
太阳能高效低成本规模转化制氢研究
2010年
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但太阳能能量密度低、分散性强、不稳定、不连续。通过热化学、光化学的方法利用太阳能高效、低成本地从水和有机物中大规模制取氢气,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氢能或其它能源产品,既可以解决上述太阳能利用的难题,又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现实的可行性。国家科技部2003年批准启动的由西安交通大学主持,国内多家单位参与的973计划“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的基础研究”项目已于2008年结题。并得到滚动资助,继续开展“高效低成本直接太阳能化学及生物转化与利用的基础研究”。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太阳能热化学、光催化制氢研究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973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在该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最新进展。
郭烈锦赵亮敬登伟吕友军张西民
关键词:太阳能氢能生物质光催化
多通道光解制氢催化剂性能快速评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光解制氢催化剂性能快速评测装置,包括一圆筒型状的光反应器,在光反应器的中央设置一由异步电机带动旋转的光源,围绕光源的周围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石英反应器,每个石英反应器配置有磁力搅拌电机,各石英反应器通...
郭烈锦延卫张西民程鹏许云波
文献传递
变压器油圆形浸没射流冲击换热特性被引量:7
2003年
对变压器油圆形浸没射流冲击换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分析了恢复效应、喷距、射流Re、喷嘴尺寸等因素对换热的影响 .对极小尺寸射流冲击换热情况下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了描述 。
冷浩张西民郭烈锦马重芳
关键词:射流冲击浸没射流换热特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