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翼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禽流感
  • 6篇禽流感病
  • 6篇禽流感病毒
  • 6篇流感
  • 6篇病毒
  • 2篇全基因
  • 2篇H5N2
  • 2篇H5N2亚型
  • 1篇单因子
  • 1篇低致病性禽流...
  • 1篇低致病性禽流...
  • 1篇血凝
  • 1篇血凝素
  • 1篇血清制备
  • 1篇鸭胚
  • 1篇野鸟
  • 1篇遗传进化
  • 1篇遗传进化分析
  • 1篇遗传演化分析
  • 1篇真核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张翼
  • 5篇李雁冰
  • 4篇刘丽玲
  • 4篇陈化兰
  • 4篇曾显营
  • 3篇施建忠
  • 3篇段振华
  • 3篇田国彬
  • 2篇华育平
  • 2篇程成
  • 2篇陈晓妹
  • 2篇管雪婷
  • 1篇刘景利
  • 1篇刘熠楠
  • 1篇王飞
  • 1篇田国斌
  • 1篇柴洪亮
  • 1篇左欣悦

传媒

  • 4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山西亚群H5N1亚型HPAIV对鸭及鸭胚的继代感染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2006年从山西省分离获得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曾引起免疫鸡群的大量死亡,与我国之前分离的病毒抗原差异性较大,称为"山西鸡型"抗原变异株。本研究应用该亚群代表毒株CK/SX/2/06(H5N1),研究该病毒对SPF鸭和鸭胚的致病性,并通过病毒在鸭和鸭胚内的连续传代,探讨该亚群病毒在鸭和鸭胚中的进化规律。结果表明,病毒对3周龄鸭呈低致病性,在各脏器中的复制能力较弱;鸭感染病毒后无明显临床症状,排毒水平较低并且不能感染同居鸭。病毒在3周龄鸭和10日龄鸭胚中分别继代感染3代和5代后,对3周龄鸭仍呈低致病性且HA基因未发生氨基酸位点变化。病毒不能致死3周龄鸭和1日龄雏鸭,但能致死10日龄~23日龄鸭胚,而且对鸭胚的致病性随着鸭胚日龄的增长逐渐减弱,致死鸭胚时间从对10日龄鸭胚24h致死到对23日龄鸭胚72h致死直至对25日龄鸭胚只感染但不致死。病毒对鸭呈低致病性且在鸭群传播中保持着基因水平和致病性上的相对稳定,对不同日龄鸭胚、1日龄和3周龄鸭致病性的不同表现,与目前存在于我国的其他亚群H5N1HPAIV对鸭致病性和进化特点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对家禽养殖业存在威胁。
张翼段振华刘丽玲施建忠田国彬曾显营陈化兰李雁冰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鸭胚
一株H4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遗传演化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2008年对我国南方活禽市场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时从鸭体内分离鉴定一株H4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命名为A/duck/Guangxi/912/2008(H4N2)(缩写为DK/GX/912/08)。为了解该株H4亚型AIV的来源、特征及其分子演化规律,本研究对其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与GenBank登录的相关病毒进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DK/GX/912/08HA基因切割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PEKASR↓GLF)符合低致病力AIV的特征,其分子遗传演化关系属于东半球谱系的欧亚分支;NA基因与A/duck/Jiangxi/1286/2005(H5N2)在同一分支内,核苷酸同源性为98.1%;PB2基因与A/duck/Nanchang/4-165/2000(H4N6)处于同一分支;而NS基因与A/duck/Jiangxi/1786/03(H7N7)同源性最高。因此,推测DK/GX/912/08可能是不同来源的基因在鸭体内经过复杂重组演变的一株重组病毒。
刘丽玲李雁冰张翼段振华施建忠田国彬曾显营刘娣华育平陈化兰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遗传演化分析
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特征及遗传进化分析
为了解我国野生水禽携带的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特征。本研究对2005-2006年江西省和黑龙江省正常野鸭体内分离到的11株H5N2亚型AIV进行全基因测定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分离自江西省的10...
段振华张翼施建忠刘丽玲田国彬曾显营张书霞陆承平华育平陈化兰李雁冰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5N2
文献传递
1株野鸟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鸭的致病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旨在初步评估野鸟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幼龄鸭的致病力,为研究AIV的致病机制和禽流感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周龄SPF鸭(绍兴麻鸭)为模型,模仿自然感染1株H5N2亚型LPAIV,对其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鸭临床症状不明显,病毒在鸭消化道更能进行有效复制,排毒时间较长,具有直接接触感染的能力。病毒感染鸭7~14d可产生HI抗体,在第3周达最高值。病毒仅能在盲肠扁桃体和法氏囊2个器官组织中较高水平复制,却对法氏囊、肺、胸腺和胰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结果提示,幼龄鸭在AIV传播中起到一定作用,至于是否与真正自然状态下的感染有差异,还需进一步试验证实。
管雪婷刘景利柴洪亮程成张翼左欣悦陈晓妹刘熠楠华育平李雁冰
关键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2野鸟
一株鸡源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的分子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2008年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在我国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期间分离到1株鸡源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A/Chicken/ZheJiang/80/2008(H6N1)(简称为CK/ZJ/80/08),为了弄清该病毒的分子特征,我们对其8个基因片段分别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对每个基因进行BLAST分析,找出同源性最高的毒株。利用DNAStar中的Megalign功能进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K/ZJ/80/08的HA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QIETR↓GLF,推测可能为一株低致病力AIV。其HA基因与日本北海道的A/duck/Hokkaido/228/2003(H6N8)和黑龙江的A/mallard/Heilongjiang/131/2006(H6N2)以及香港早期分离株A/chicken/HongKong/17/77(H6N1)等处于同一分支;NA基因在颈部没有缺失,与A/duck/Tsukuba/718/2005(H1N1)、A/goose/Guangdong/1/96(H5N1)等处于同一分支;M基因与A/duck/Hokkaido/W90/2007(H10N7)高度同源(同源性为99%);NS基因与A/duck/Denmark/65047/04(H5N2)和A/goose/Guangdong/1/96(H5N1)处于同一分支。NP、PA、PB1、PB2分别与贵州和江西分离的H5N2亚型AIV的相应基因关系密切,同源性分别为98%、97%、97%、97%。由此推测CK/ZJ/80/08可能是由H6N2、H1N1、H10N7、H5N2等多个亚型病毒重组而成。
刘丽玲李雁冰施建忠田国彬张翼曾显营刘娣陈化兰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全基因分子特征
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特异性单因子血清制备被引量:5
2011年
为制备特异性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单因子血清,本研究分别将6株不同亚群的H9亚型AIV的血凝素(HA)基因以鸡偏嗜的密码子进行优化,经全基因合成插入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AGGS中,构建的真核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进行瞬时表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中的HA目的基因获得表达。将重组质粒以200μg/只的剂量免疫1月龄SPF鸡,6周后采血分离血清。交叉微量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血凝抑制效价可达8 log2~12 log2,灵敏度高,与其他AIV亚型抗原无交叉反应,型特异性强。
陈晓妹王飞张翼刘丽玲田国斌曾显营管雪婷程成陈化兰李雁冰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9亚型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