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灿洲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单肺
  • 4篇单肺通气
  • 4篇麻醉
  • 4篇肺通气
  • 3篇气管
  • 3篇吸气
  • 3篇吸气峰压
  • 2篇双腔支气管
  • 2篇双腔支气管导...
  • 2篇顺应性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气管导管
  • 2篇全身麻醉
  • 2篇卧位
  • 2篇静脉
  • 2篇肺顺应性
  • 2篇侧卧
  • 2篇侧卧位
  • 1篇弹道碎石

机构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10篇张灿洲
  • 2篇杨凤泉
  • 2篇叶靖
  • 2篇欧阳葆怡
  • 2篇古妙宁
  • 1篇谭菁瑜
  • 1篇黄榕权
  • 1篇董庆龙
  • 1篇陈壮源
  • 1篇赵子良
  • 1篇余戴华
  • 1篇庄上英
  • 1篇谢晓斌
  • 1篇董庆龙
  • 1篇蓝岚
  • 1篇陈剑锋
  • 1篇孙兆霞
  • 1篇谭菁瑜
  • 1篇冉健

传媒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的变化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应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的变化及乌司他丁(UTI)的干预效应。方法 3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DM UTI干预组(DM-U组),每组15例。DM-U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5 000 U/kg UTI,DM组静脉给予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测各组患者在麻醉前(T1)、麻醉后单肺通气前(T2)、手术结束前(T3)、术后24 h(T4)各时点血糖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以及T2、T3时点双肺泡灌洗液中上述炎性因子的变化;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3及T4时点血糖及血清中IL-6、IL-8均较T1时点升高(P<0.05),DM-U组T3、T4两个时点血清中的IL-6、IL-8较DM组降低(P<0.05);T3时点双肺泡灌洗液中IL-6、IL-8、TNF-α均较T2时点升高(P<0.05),通气侧肺各因子较同时点非通气侧肺明显减低(P<0.01),与同时点DM组比较,T3时点双肺泡灌洗液中TNF-α降低(P<0.05),但IL-6及IL-8则DM组和DM-U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肺通气时DM患者血清中IL-6、IL-8及肺泡灌洗液中IL-6、IL-8、IL-10及TNF-α均升高,预先静脉给予5 000 U/kg UTI可抑制单肺通气时DM患者血清中IL-6、IL-8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释放。
张灿洲古妙宁吴苏龙冯凤兰叶靖梁丽霞
关键词:单肺通气炎性因子乌司他丁
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在胸腔循环热灌注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在胸腔循环热灌注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拟行胸腔循环热灌注术患者20例,均经病理活检已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建立生命体征及BIS监测后,鼻导管吸氧,局麻行右颈内静脉及桡动脉穿刺置管。予丙泊酚及瑞芬太尼TCI静脉诱导及维持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前、术中、术毕及术后30min各时段的HR、MAP、RR、SpO2、CVP、心电图ST-T、体温T及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在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完成治疗,术中BIS值监测维持于45~60,无一例发生术中知晓。HR、MAP、SpO2及心电图ST-T各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较术前呼吸频率减慢,CVP及体温升高,PCO2升高,pH值下降(P〈0.05),但均在术后30min内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在胸腔循环热灌注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术中应加强呼吸循环功能监测,确保麻醉安全。
张灿洲冉健孙兆霞陈壮源
关键词: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
吸气峰压联合PETCO_2的变化预判右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的可行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测在右侧卧位下,吸气峰压联合PETCO2的变化预判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110例行胸科手术患者插入Mallinckrodt右DLT,在侧卧位后发生导管过深移位共25例。以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正位双肺通气(S1)、右侧过深单肺通气(S2)及右侧正位单肺通气(S3)三个阶段,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 min。结果 S2的Ppeak比S1增加75.5%,S3比S1仅增加44.1%;S2的PETCO2比S1下降17.5%,S3比S1仅减少8%。以单肺通气时的Ppeak≥S1Ppeak的1.6倍,PETCO2值比S1下降10%,结合OLV时的Ppeak达到24 cm H2O作为判定管端错位的截止值,特异性和预测阳性率分别达到85.7%和90%。结论侧卧位下,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联合运用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ETCO2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
张灿洲董庆龙欧阳葆怡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吸气峰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全程“一对一”导师制度在非麻醉专业规培医师轮转麻醉科的作用
2023年
探讨全程“一对一”导师制度在非麻醉专业规培医师轮转麻醉科的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在麻醉科轮转的非麻醉专业规培医师共60人,随机分为三组:全程一对一导师组(全程组)、半程一对一导师组(半程组)及随机一对一导师组(随机组),每组20人。各组的教学目的及教学大纲一致,出科的理论考试题目及临床操作技能项目一致,出科时发放随机调查问卷完成规培学员满意度评价表及专科导师综合满意度评价表,轮科结束时比较上述四个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全程组及半程组的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学员满意度、专科导师综合满意度均比随机组高(P<0.05)。结论 全程或半程“一对一”导师制度在非麻醉专业规培医师轮转麻醉科中起重要作用,值得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推广使用。
张灿洲陈剑锋蓝岚庄上英范杞森
咪达唑仑对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后阴茎异常勃起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由麻醉引起的阴茎异常勃起常有报道[1,2]。常用的处理方法是使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如去氧肾上腺素、麻黄碱、间羟胺等,但此类药物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如 HR 加快、高血压危象、肺水肿甚至术中死亡[3]。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微创外科中心共完成了9549例男性患者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及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发生了38例全身麻醉后阴茎异常勃起。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处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杨凤泉张灿洲赵子良
关键词: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阴茎异常勃起咪达唑仑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异丙酚复合不同镇痛药物用于小儿输尿管镜检查术的比较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异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输尿管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小儿输尿管检查手术,随机分为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KP组),舒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SP组)和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RP组)每组20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脉注射首量后分别静脉泵注异丙酚及镇痛药物。观察并记录围术期心率、血压、呼吸和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异丙酚使用量、苏醒时间、术后镇静Ramsay评分、躁动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等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儿术中的心率、血压、呼吸和脉搏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KP组相比,SP组和RP组的心率、血压、呼吸下降明显(P〈0.05)。术后苏醒时间KP组明显延长(P〈0.05),RP组术后镇静Ramsay评分低于其他两组(P〈0.05)和躁动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异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均能安全用于小儿输尿管镜检查术,但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苏醒期平稳舒适,更适合于小儿日间手术麻醉的推广应用。
张灿洲谭菁瑜余戴华杨凤泉
关键词:异丙酚日间手术静脉全身麻醉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病理改变及单肺通气时呼吸力学的变化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测2型糖尿病患者肺组织病理改变及单肺通气时呼吸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4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对照组(C组)。观测两组患者肺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法对组织中的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作定性分析。观测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麻醉后单肺通气前(T2)、手术结束前(T3)、术后24 h(T4)各时刻血糖、血气分析及吸气峰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DM组患者的肺病理改变表现为:肺泡壁、动脉壁普遍增厚,肺泡间隔可见明显纤维组织增生,肺间质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法可见组织中的AGEs阳性表达;单肺通气时DM组出现吸气峰压升高及氧合指数降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单肺通气时呼吸力学指标出现吸气峰压升高及氧合指数降低的改变特点,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肺病理损害及AGEs在肺组织中的沉积有关。
张灿洲古妙宁黄榕权谢晓斌叶靖董庆龙
关键词:单肺通气病理氧合指数糖基化终末产物
侧卧位时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及肺顺应性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时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及肺顺应性变化的关系,评估DLT管端位置的量化标准。方法102例用左DLT行胸科麻醉的中青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插入的DLT管端位置正确,平卧位双肺通气15min后(第1阶段),左侧卧位左单侧肺通气15min(第2阶段);然后以FOB观察DLT管端位置,若发现过深移位,FOB直视下调整DLT导管至正确位置后再单侧肺通气15min(第3阶段)。观测过程监测呼吸和循环各项指标。结果左侧卧位后DLT管端过深移位发生率为19.6%。第2阶段管端错位患者的SpO2均值比第1阶段稍低;Ppeak的升幅是管端正位患者的1.6倍;MV、Cdyn、PETCO2和PaO2降幅分别是管端正位患者的2.3倍、1.5倍、3.7倍和1.5倍;用FOB观测DLT管端均已接近左下肺叶支气管开口,插管深度平均增加1.6cm,维持支气管套囊压20cmH2O的注气量比第1阶段减少42.9%。管端错位患者第3阶段的Ppeak升高(47.0%)及MV下降(3.1%)、Cdyn下降(37.2%)、PETCO2下降(2.4%)、PaO2下降(40.4%)均已接近管端正位患者第2阶段的升降幅度。结论吸气峰压和肺顺应性的变化比SpO2更敏感,提示左DLT管端发生移位。左侧卧位单肺通气气道峰压超过平卧位双肺通气时的1.6倍,绝对值超过24cmH2O,肺顺应性减少50%,应高度怀疑左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张灿洲叶靖欧阳葆怡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吸气峰压肺顺应性管端
侧卧位时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及肺顺应性的关系
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支气管水平将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的麻醉技术谓之肺隔离。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是肺隔离技术的首选器具。用DLT行肺隔离能为胸科...
张灿洲
关键词:肺隔离吸气峰压肺顺应性
文献传递
麻醉药理模拟课程评估分析
2012年
将高端智能模拟系统运用于高等医学教育领域已渗透到急诊、药理、生理、妇产科、中医科等各学科,它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是否得到正确的评价并非易事。尝试以现有的手段对参加麻醉药理学模拟学习的学生进行见习问卷调查及双盲测验分数的评估,结果显示模拟训练能提高测验分数,对加深理论知识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增强信心应对麻醉药安全使用等方面均有帮助。评估虽未涉及临床评估,但从评估结果显示该课程已指引学生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
谭菁瑜张灿洲
关键词:麻醉药理学模拟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