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泽高

作品数:53 被引量:194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宫颈
  • 18篇宫颈癌
  • 16篇放疗
  • 11篇肿瘤
  • 8篇细胞
  • 8篇基因
  • 7篇核苷
  • 7篇放疗后
  • 6篇单核
  • 6篇食管
  • 6篇食管癌
  • 6篇化疗
  • 5篇单核苷酸
  • 5篇单核苷酸多态
  • 5篇单核苷酸多态...
  • 5篇调强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启动子
  • 5篇晚期

机构

  • 39篇新疆维吾尔自...
  • 10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克拉玛依市中...
  • 1篇武警新疆总队...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51篇张泽高
  • 32篇杨杰
  • 9篇肖琳
  • 9篇鲁晓擘
  • 9篇张跃新
  • 7篇詹欣宇
  • 6篇祁小丽
  • 5篇哈斯也提·外...
  • 5篇热伊拉·麦买...
  • 5篇银皓
  • 4篇普拉提·努尔...
  • 4篇开丽曼·阿不...
  • 3篇古力米拉木·...
  • 2篇张晓玲
  • 2篇李奇凤
  • 2篇刘建勇
  • 2篇阿依古丽
  • 2篇张建军
  • 2篇吴卫东
  • 2篇田永芳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新疆医学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癌症进展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转归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影响。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07年至2011年期间2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抗病毒组)160例,对照组(未抗病毒组)78例。治疗组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单药或联合抗病毒治疗,疗程3年~7年,平均疗程50个月。所有肝硬化患者均行保肝、抗纤维化、纠正肝功能等内科综合治疗。评价指标:抗病毒治疗能否改善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减少肝硬化病死率、提高生存率;抗病毒治疗能否减少肝癌发生率。两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检验标准a=0.05);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8.7个月,12、24、50个月生存率为74.4%、64.4%、41.9%;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0.9个月,12、24、50个月生存率为67.9%、53.80,4、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50,P〈0.05)。治疗组患者行50个月的治疗观察,预后分析结果提示HBVDNA、ALT、PTA、CTP评分、是否抗病毒治疗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12、24、50个月累计病死率分别为25.6%、35.6%、58.1%及32.1%、46.2%、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累计肝癌发生率分别为6.4%、12.5%、23.170及10.3%、16.7%、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短期抗病毒治疗受益可能不大,长期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可降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降低肝癌发生率。
鲁晓擘沙尼亚.尼亚孜甄作睿李纲张泽高张跃新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AMA/AMA-M2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AMA-M2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肝脏组织学病理特征,提高对PBC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PBC患者的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资料.比较50例AMA/AMA-M2阴性和51例AMA/AMA-M2阳性PB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结果:101例PBC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9,平均年龄为48.52岁±8.99岁,临床表现为乏力(30.7%)、黄疸(29.7%)、皮肤瘙痒(19.8%)、口干(12.9%)、眼干(7.9%)、肝区疼痛(7.9%)、脂黄瘤(6.9%)、纳差(5.9%)、腹胀(1.98%)等.AMA/AMA-M2阴性PBC和AMA/AMA-M2阳性PBC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血小板(platelet,PLT)]、生化指标[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ST/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胺肽酶(glutamine peptide enzym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C3、C4、影像学和肝脏组织学表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MA/AMA-M2阳性PBC组与AMA/AMA-M2阴性PBC组比较,-球蛋白、IgG、Ig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0.019,Z值分别为0.028,0.012,均P<0.05).结论:AMA/AMA-M2阴性的PBC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AMA/AMA-M2阳性PBC患者与AMA/AMA-M2阴性PBC患者免疫状态可能存在差异.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AMA/AMA-M2阴性PBC的金标准.
刘卫英肖琳银皓詹欣宇张泽高鲁晓擘张跃新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抗线粒体抗体
小茴香精油对肝纤维化大鼠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小茴香精油在肝纤维化大鼠馍型中抗氧化应激损伤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肝纤维化模型的构建:SD大鼠皮下注射4ml/kg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同时给予高脂低蛋白饲料共5周。设空白对照组(A组)8只,正常饲养;预防阶段模型对照组(B组)10只,造模同时给予等渗盐水灌胃,小茴香预防组(C组)10只,造模同时给予小茴香精油灌胃,剂量为3ml/kg;治疗阶段模型对照组(D组)22只,造模后给予等渗盐水灌胃。小茴香治疗组(E组)22只,造模后给予小茴香精油灌胃,剂量为3ml/kg,扶正化瘀对照组(F组)22只,造模后给予扶正化瘀胶囊与等渗盐水悬混液灌胃,剂量为0.4g/kg。分别于第5周末处死A、B、C组大鼠,第6、7、8、9周末处死D、E、F组各4~6只大鼠。检测血清ALT、AST、透明质酸、层黏蛋白、8-羟基-2-脱氧鸟嘌呤含量,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肝组织行HE染色、马松染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方差分析条件时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两两比较采用LDL检验。不满足方差分析条件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A、B、C3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6.33±37.90)U/mg、(242.22±33.21)U/mg、(323.78±53.16)U/mg,F=8.649,P=0.00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分别为(297.25±54.29)U/mg、(148.62±15.57)U/mg、(221.65±53.39)U/mgF=26.468P=0.000)I丙二醛分别为(1.01±0.37)nmol/mg、(4.29±1.85)nmol/mg、(2.00±0.42)nmol/mgF=18.13,P=0.000),8-羟基-2-脱氧鸟嘌呤含量含量为(35.44±2.19)ng/L、(50.25±8.29)ng/L、(39.20±4.00)ng/LF=16.332,P=0.000)。炎症活动
张泽高鲁晓擘肖琳唐莉张丽娟张韬詹欣宇马秀敏张跃新
关键词:肝硬化氧化性应激
HPV分型检测及其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21种基因型分型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因阴道不适症状就诊的1 636位女性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临床疾病的特点。结果:本组资料中总的HPV感染率为28.0%(458/1636),检测出19种基因型,高危型最常见的类型为HPV16、58、52、53,低危型最常见的类型为HPV-81CP(8304)、HPV6;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升高,其HPV感染率呈趋势性增加;HPV感染有年龄集中趋势,30-49岁组感染比例最高,占51.3%,但各年龄段感染占该年龄段总就诊人数比例无明显差异;HPV感染各民族间分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不同程度关系密切,为宫颈癌的筛查、防治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马玉花阿依古丽·依布拉音木杨杰古力米拉木·艾热提张泽高
关键词:HPV基因型宫颈病变宫颈癌
血清VEGF水平对食管癌放疗后再发吞咽困难性质判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VEGF水平对食管癌放疗后食道梗阻原因判断的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129例行根治性放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后3-12个月随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VEGF水平,...
张泽高杨杰阿依古丽
VEGF基因启动子区rs69994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放疗近期疗效相关性
目的:探讨VEGF基因启动子区-257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rs699947)C/A变异与宫颈癌放疗近期疗效及放疗毒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52例经过病理证实的的Ⅰb2-Ⅲb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标准外放疗加锎252...
张泽高杨杰
文献传递
单药顺铂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预后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单药顺铂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2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FIGO分期为ⅡB~ⅢB期,卡氏评分≥70分。顺铂组(63例)接受外照射加锎252中子后装治疗及顺铂同步化疗;顺铂+吉西他滨组(58例)接受同样放疗及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同步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顺铂组近期有效(CR+PR)率为90.48%,顺铂+吉西他滨组近期有效率为9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吉西他滨组中患者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与顺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放射性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两组无差异;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的同时选择顺铂或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之间无差异,联合用药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还需探索更优的联合化疗方案。
马苗苗普拉提.努尔别克张泽高马玉花杨杰祁小丽刘春花开丽曼.阿不都巴热热伊拉.麦买提伊敏
关键词:顺铂吉西他滨同步放化疗
E-钙黏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根治性放疗的8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表达, 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30例(37.5%)死亡, 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3.7个月(95%CI 46.3~62.4个月), 中位总生存(OS)时间未达到。E-cad低表达率为53.75%(43/80)。低分化患者E-cad低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患者[75.0%(21/28)比42.3%(22/52), χ^(2)=7.83, P=0.005],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A~ⅢB期患者E-cad低表达率高于ⅠB2~ⅡB期患者[65.9%(31/47)比36.5%(12/33), χ^(2)=6.83, P=0.012]。E-cad低表达患者的PFS及OS均较E-cad高表达患者差,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1, P=0.018;χ^(2)=7.48, P=0.00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E-cad低表达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PFS及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36, 95%CI 1.023~3.297, P<0.05;HR=2.439, 95%CI 1.091~5.698, P<0.05)。结论 E-cad低表达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陶鹏才张泽高杨杰赵辉
关键词:宫颈肿瘤鳞状细胞钙黏着糖蛋白类预后
新疆维、汉族宫颈癌血清VEGF-C、D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放疗后复发相关性研究
:探讨新疆维、汉宫颈癌血清VEGF-C、D亚型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放疗后淋巴结复发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50例行根治性放化疗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采集血液标本,行根治性放化疗,并进行1年期随访,ELISA法检测血清V...
杨杰张泽高阿依古丽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VEGF基因启动子区rs69994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放疗近期疗效相关性
目的:探讨VEGF基因启动子区-257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rs699947)C/A变异与宫颈癌放疗近期疗效及放疗毒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52例经过病理证实的的Ⅰb2-Ⅲb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标准外放疗加锎252...
张泽高
关键词:宫颈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