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斌

作品数:23 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癫痫
  • 5篇外科
  • 4篇递质
  • 4篇电刺激
  • 4篇神经递质
  • 4篇手术
  • 4篇丘脑
  • 4篇丘脑底
  • 4篇细胞
  • 3篇神经外科
  • 3篇丘脑底核
  • 3篇癫痫大鼠
  • 3篇细胞外
  • 3篇颅内
  • 3篇黑质
  • 3篇黑质网状部
  • 3篇PET
  • 2篇电刺激治疗
  • 2篇动脉瘤
  • 2篇多普勒超声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北京市普仁医...

作者

  • 23篇张斌
  • 9篇张建国
  • 7篇初君盛
  • 7篇张颖
  • 3篇栾国明
  • 3篇马羽
  • 3篇孙振荣
  • 3篇胡文瀚
  • 3篇孟凡刚
  • 3篇王忠诚
  • 3篇张凯
  • 2篇王硕
  • 2篇田凤兰
  • 2篇张惠琴
  • 2篇何文
  • 2篇王立淑
  • 2篇白勤
  • 1篇崔瑞雪
  • 1篇王新生
  • 1篇刘阿力

传媒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5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固定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箱盖、箱体、把手、子扣和母扣;所述主体组件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手术器械通过通孔放...
张斌杨梦石刘佰运
文献传递
功能神经外科教学方法的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功能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通过外科手术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来进行改善、缓解症状、恢复神经功能。与普通神经外科相比,功能神经外科中的疾病特点及诊断有很大特殊性,很多先进技术及科技产品在手术治疗中得到运用。但我国的功能神经外就整体水平而言还有待提高,地域发展也极为不平衡,严重缺乏专业的功能神经外科医生,需对神经外科研究生及进修医生进行专业培养。
张斌张凯张建国
关键词: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教学
PET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作用
2001年
目的:评价PET检查在颞叶癫痫病人术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例顽固性颞叶癫痫病人术前均行脑电监测、头MRI及PET检查.结果:20例脑电监测中有19例监测到棘波、尖波或棘慢波,1例正常.脑电异常位于一侧11例,位于双侧8例.20例头MRI检查中有14例正常,6例一侧海马萎缩,1例双侧萎缩,1例右额顶囊肿伴垂体微腺瘤.20例PET检查均表现局部脑组织代谢减低.一侧异常16例,双侧异常4例.20例手术病人中有16例行颞叶前部及海马切除,4例行选择性海马切除.结论:PET检查对于颞叶癜痫的定位诊断敏感可靠,比MRI更有价值.
孙振荣栾国明张斌
关键词:外科手术颞叶癫痫
内镜造瘘术治疗手术后局限性脑积水4例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涉及脑室系统的颅内肿瘤术后有部分病例发展成为局限性颞角脑积水,我们探索一种不同于分流手术更安全可靠的内镜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侧脑室肿瘤术后局限性脑积水4例,行内镜下探查脑室,于三角区粘连处造瘘,重建侧脑室脑脊液通路,将脉络丛电凝烧灼。结果随访1年以上3例恢复良好,颞角未见脑积水,1例复发,行分流手术缓解。结论内镜治疗颞角脑积水效果明显。
张斌王新生李忠李储忠
关键词:神经内镜
痫灶切除辅助性脑皮层横行纤维热灼治疗功能区癫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4
2002年
目的 采用低功率热灼的方法 ,毁损脑皮层的横行纤维 ,治疗功能区顽固性癫痫 ,观察该方法在临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  12 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 ,手术切除非功能区致痫灶后 ,辅助热灼功能区的致痫灶或癫痫样放电。非功能区致痫灶切除前后、功能区致痫灶热灼前后均行皮层脑电图监测。病理观察热损伤的深度和范围。结果 热灼后肉眼下见 :皮层呈红白相间的条纹状改变 ,与多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 (MST)类似。显微结构见 :热损伤仅在脑浅表皮层 (Ⅰ~Ⅲ )。随访 10 8例术后病例 1~ 5年 ,癫痫发作消失的占 75 9% ,总有效率 91 7%。术后 9例病人出现一过性的功能障碍 ,但均在一周左右恢复。结论 非功能区致痫灶切除辅助功能区致痫灶热灼 ,其疗效肯定 ,方法安全可靠 ,易在临床推广。
栾国明李云林闫丽白勤孙振荣周建张斌
关键词:脑功能区致痫灶多软膜下横切术顽固性癫痫
不同频率电刺激丘脑底核对海人酸癫痫大鼠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不同频率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电刺激对癫痫大鼠模型的抗癫痫效果。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四组,记录电极置于双侧额叶及海马。在三组电刺激组中,我们使用了三种不同的频率,分别为30、130和260Hz。用立体定向方法将刺激电极置入至双侧丘脑底核。在对照组中,同样方法置入刺激电极,但不进行电刺激。电刺激30分钟后,腹腔注射海人酸诱导急性边缘叶发作,对脑电和发作强度进行评价。结果130和260Hz高频电刺激明显减少了脑电大发作的时间,其中以130Hz为著,但发作的总时间没有改变。130和260Hz高频电刺激延长了局部放电的时间,这可能是因为电刺激抑制了继发的大发作的结果。此外,这两种频率的刺激降低了发作的程度,延长了第一次发作的潜伏期,但是,30Hz频率的刺激无上述效果。结论基底节系统参与大发作的控制,表明高频电刺激可被用于某些发作形式的控制。
张颖张斌初君盛张建国
关键词:丘脑底核癫痫海人酸电刺激
突触形成和线粒体功能异常相关蛋白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突触形成相关蛋白突触关联蛋白(Snap)25、神经突触素(Synapsin)1和线粒体功能异常相关蛋白单胺氧化酶B(Maob)、NADH脱氢酶(辅酶Q)Fe-S蛋白(Ndufs)2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大鼠可控性皮质打击伤(CCI)建立中度TBI模型,CCI后48 h(CCI组,n=13)为急性期观察点;假手术组(n=13)与CCI组处理步骤一致,仅不打击皮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蛋白质质谱分析CCI组(n=5)与假手术组(n=5)海马组织之间的差异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蛋白的细胞组分、生物进程和分子功能,并进行经典通路富集分析及疾病功能富集分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海马组织神经元核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Snap25、Synapsin1、Maob以及Ndufs2蛋白的表达。结果蛋白质质谱数据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上调的差异蛋白共55种(差异倍数≥1.50),下调的差异蛋白共110种(差异倍数≤0.6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富集的经典通路包括突触形成信号通路[-log_(10)(P值)=7.29]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信号通路[-log_(10)(P值)=4.06]等;突触形成信号通路中富集了Snap25和Synapsin1等蛋白;线粒体功能障碍信号通路中富集了Maob和Ndufs2等蛋白。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CCI组出现神经元核固缩、线粒体嵴断裂。WB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n=5)比较,CCI组(n=5)Snap25(分别为0.594±0.025、1.000±0.141,t=4.92)、Synapsin1(分别为0.597±0.077、1.000±0.100,t=5.56)、Maob(分别为0.528±0.042、1.000±0.160,t=4.94)以及Ndufs2(分别为0.549±0.057、1.000±0.131,t=5.4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突触形成相关蛋白Snap25、Synapsin1和线粒体功能异常相关蛋白Maob、Ndufs2在急性TBI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下降,可能参与TBI的�
牛非冯洁茆翔张斌徐晓健刘佰运
关键词:突触线粒体质谱分析法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超声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王立淑何文张惠琴张斌崔勇王硕田凤兰
电刺激丘脑底核对癫痫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我们对正常及癫痫大鼠STN核应用不同频率的电刺激,通过微透析的方法收集黑质网状部(SNr)、苍白球(GP)区细胞外液,采用高效相色谱仪(HPLC)检测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变化,探讨STN电刺激治疗癫痫的可能机制。
张斌初君盛张颖王忠诚张建国
关键词:电刺激治疗神经递质癫痫丘脑底Γ-氨基丁酸黑质网状部
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后疗效长期随访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62例囊肿分流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随访其CT及MRI结果,对其疗效进行了长期随访。结果62例囊肿中46例(74%)位于侧裂,8例(13%)位于大脑凸面,8例(13%)位于幕下。所有患者接受了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6.5年(6—8年),59例患者影像资料显示囊肿大部消失或完全消失,占95%。与分流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有16例,其中8例出现良性颅高压症状。结论囊肿-腹腔分流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选择其手术适应证,对术后可能的并发症也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张斌张玉琪马振宇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儿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