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斌

作品数:185 被引量:84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4篇肝炎
  • 46篇纤维化
  • 44篇肝纤维化
  • 40篇细胞
  • 39篇乙型
  • 37篇乙型肝炎
  • 34篇慢性
  • 25篇慢性乙型
  • 25篇抗纤复方
  • 23篇慢性乙型肝炎
  • 22篇中医
  • 22篇病毒
  • 19篇肝硬化
  • 16篇血清
  • 16篇肝细胞
  • 16篇肝炎病毒
  • 15篇鼠肝
  • 13篇胶原
  • 12篇乙型肝炎病毒
  • 11篇基因

机构

  • 126篇上海中医药大...
  • 7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上海市传染病...
  • 3篇扬州市第一人...
  • 3篇上海市闸北区...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第七人...
  • 2篇上海市中西医...
  • 2篇北京航天总医...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安徽省铜陵有...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184篇张斌
  • 78篇王灵台
  • 51篇陈建杰
  • 49篇万谟彬
  • 28篇高月求
  • 28篇赵钢
  • 26篇李成忠
  • 24篇张迁
  • 14篇陈志辉
  • 13篇薛建亚
  • 11篇周飞
  • 10篇陈建中
  • 9篇陈姬秀
  • 8篇张珏
  • 8篇聂红明
  • 6篇孙学华
  • 6篇朱晓骏
  • 6篇赵刚
  • 6篇李运东
  • 6篇王江蓉

传媒

  • 17篇中西医结合肝...
  • 13篇世界感染杂志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上海中医药杂...
  • 6篇肝脏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放射免疫学杂...
  • 4篇中西医结合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现代诊断与治...
  • 3篇中国抗感染化...
  • 3篇中华国际医学...
  • 3篇家庭用药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13篇2005
  • 16篇2004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养正活血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9年
乙肝后肝硬化是乙肝病毒(HBV)引起的反复持续肝脏炎症,破坏肝小叶,形成硬化性结节或假小叶,是慢性乙型肝炎(CHB)发展的晚期阶段。全世界约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4亿人[1],每年CHB患者肝硬化发生率为2%~10%,代偿期肝硬化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为3%~5%,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生存率为14%~35%[2]。乙肝后肝硬化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和抗纤维化为主,中医抗纤维化治疗以养正活血为基本治法,抗病毒治疗以恩替卡韦(ETV)为代表,本文从养正活血法联合ETV的角度探讨乙肝后肝硬化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提供思路与依据。
张涛张斌吴眉史运峰刘梅
关键词:乙肝后肝硬化恩替卡韦
抗纤复方对人α_1(Ⅰ)前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抗纤复方 (AFC)对人α1(Ⅰ )前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含人α1(Ⅰ )前胶原基因上流 2 3kb ,0 8kb ,4 76bp ,173bp启动子片段为研究靶序列 ,以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为报告基因 ,构建基因重组质粒 ,转染成纤维细胞 (NIH3T3) ,建立稳定的α1(Ⅰ )前胶原启动子转染细胞体系 ,用抗纤复方和 (或 )转移生长因子 (TGFβ1)处理NIH3T3细胞 ,测定CAT活性。结果 :(1)抗纤复方能够抑制α1(Ⅰ )前胶原启动子报导基因质粒 phCAT Cα1(Ⅰ ) 2 3,phCAT Cα1(Ⅰ ) 0 8,phCAT Cα1(Ⅰ )0 4的活性 ,不能抑制α1(Ⅰ )前胶原启动子报导基因质粒 phCAT Cα1(Ⅰ ) 0 1的活性 ;(2 )TGFβ1能促进 ph CAT Cα1(Ⅰ ) 2 3的活性 ,抗纤复方能拮抗TGFβ1这一促进作用。结论 :抗纤复方能够作用于胶原α1(Ⅰ )基因调控片段 ,抑制胶原合成。
赵钢张斌陈建杰王灵台
关键词:抗纤复方基因启动子转移生长因子Β1
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后肝组织TNF α mRNA的表达
目的:了解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后大鼠肝组织TNF α mRNA的表达状况,探讨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5只,其中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外15只诱导肝纤维化,以10m...
张斌万谟彬王灵台
文献传递
三因鹿茸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UAE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陈建中张斌丁学屏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UAE并发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肝硬化的中医证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瘀血阻络型与非瘀血阻络型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之间的关系。方法 114例肝硬化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瘀血阻络型和非瘀血阻络型,比较年龄、病程,肝功能情况(Tbil、PT、A):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IV·C、LN、PLD)和B超肝脾大小。结果 与非瘀血阻络组相比,瘀血阻络组病程较长,肝功能情况较差,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更高,肝脏略缩小。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脾大小相差不大,但均较正常为大。结论 血瘀与肝硬化的病情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王江蓉骆成榆张斌
关键词:肝硬化中医证型肝功能
HBV DNA定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2年
HBV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治十分有用。近年来 ,许多检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如AmplicorPCR、bDNA技术和定量杂交试验等 。
张斌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基因诊断乙型肝炎
抗纤复方合药血清对HSC—LI90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纤复方含药血清对肝星形细胞(HSC)LI90细胞(HSC—LI90)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0.5、2.0、4.0g/kg等不同剂量抗纤复方灌胃大鼠制备的含药血清,作用HSC—L...
赵钢王灵台陈建杰张斌
关键词:抗纤复方基质金属蛋白酶NORTHERN
文献传递
抗纤复方对大鼠纤维化肝肝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为研究抗纤复方抗肝纤维化的细胞机制,本研究观察了原代培养纤维化肝肝细胞胶原的表达,并以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抗纤复方对纤维化肝肝细胞生成胶原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 Wistar 雄性大鼠,体重250~300g,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制作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以二甲基亚硝胺(DMN 10 mg/kg)腹腔注射3周,每周连续3次。2 主要试剂Ⅳ型胶原酶为 Sigma 公司产品;199培养基、MEM 培养基为 GIBCO BRL 公司产品;Col(Ⅰ)、Col(Ⅲ)、Col(Ⅳ)胶原抗体购自上海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ABC
王灵台张斌陈建杰金树根
关键词:抗纤复方细胞胶原药物血清肝细胞胶原合成
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突变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出现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HBV YMDD突变模式及其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4例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用基因芯片法检测YMDD突变类型.并分析不同突变类型的特点。结果444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YMDD突变类型分别为:YVDD突变185例,其中合并L180M突变94例;YIDD突变216例,其中合并L180M突变34例;YVDD突变+YIDD突变43例,其中合并L180M突变18例。相对于YVDD突变株,YIDD突变株检出率高,较易出现于相对年长患者,发生突变时间晚,病毒复制水平高,肝炎复发程度相对较重。合并L180M突变较单纯YMDD突变发生早,病毒复制水平高。结论拉米夫定耐药的YMDD突变模式主要为点突变和联合突变两种,点突变以YIDD突变为主,联合突变以YVDD突变合并L180M突变为主,YMDD突变模式不同者的临床表现不同,YMDD突变模式可能与预后及治疗的应答相关。
郑瑞英万谟彬李成忠陈志辉张迁陈姬秀张斌薛建亚梁雪松
关键词:YMDD突变拉米夫定药物耐受性
抗纤复方对人αl(Ⅰ)前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纤复方(AFC)对人αl(I)前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含人αl(I)前胶原基因上游2.3kb,0.8kb,476bp,173bp启动子片段为研究靶序列,以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为报告...
赵钢张斌陈建杰王灵台
关键词:抗纤复方胶原启动子转移生长因子Β1
文献传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