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刚

作品数:23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意象
  • 7篇诗歌
  • 4篇诗学
  • 4篇诗学建构
  • 3篇文化
  • 2篇学术
  • 2篇艺术
  • 2篇诗意
  • 2篇丝弦
  • 2篇文化名城
  • 2篇文化名城建设
  • 2篇文学
  • 2篇写作
  • 2篇民俗
  • 2篇名城
  • 2篇名城建设
  • 2篇报告文学
  • 2篇常德丝弦
  • 2篇长篇
  • 2篇唱词

机构

  • 22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学刊》编辑...

作者

  • 22篇张文刚
  • 2篇李云安
  • 1篇户松芳

传媒

  • 5篇湖南文理学院...
  • 3篇武陵学刊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创作与评论
  • 1篇新闻知识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云梦学刊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残损”之维:戴望舒诗歌另类意象解析
2012年
戴望舒诗歌中的"残损"类意象主要有三类:自然类残损意象、人生类残损意象和社会类残损意象。"残损"类意象的出现有着诗人自身生理、心理、情感以及社会和文学思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残损"类意象的大量运用,使戴望舒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更为丰富的艺术形态和更为坚实硬朗的质地,因而摈弃了早期诗歌单一的抒情风格和清浅的歌唱,开始走向诗艺的综合和内涵的丰盈。
张文刚
关键词:诗歌残损意象
“城市”和“乡村”:于坚诗歌的生态寓意被引量:4
2006年
“城市”和“乡村”这两大意象,构成了于坚诗歌的两大话语体系,亦构成了诗人创作的空间背景和心理背景,这其中极其重要地包含着一种生态寓意。“城市”和“乡村”不仅从外显的空间关系更从内隐的诗性角度和精神层面构成了两种生态的存在样式,二者的映衬以及诗人心灵的游走实现并升华了诗人的理性期待和审美期待。放在纵向的诗歌生态链中考察,于坚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诗歌内容和诗歌形式具有一种诗歌生态学的意义。
张文刚
关键词:诗歌城市乡村意象
常德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屈原民俗生态场建构
"文化名城建设"是全新型的城市化模式,是对中共十六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战略部署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落实。该战略自2003年由深圳率先确立并实施,随即,佛山文化名城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在2004年4月出台,常德文化名城建设战...
李云安张文刚
文献传递
戈麦诗歌中的“死亡”意象解读被引量:1
2009年
戈麦把自己的诗歌自喻为"黑雪的文字",这些文字既沉重又轻灵,既忧郁又快乐,是一种矛盾的存在,一方面浸透了诗人的向往、梦幻和全部生命的能量,成为了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是一种沉重的舞蹈,烙上了痛苦的底色。这是一种美丽的文字,也是一种绝望的文字。在"黑雪文字"的背后诗人大量描写"死亡",并由"死亡"意象串联起生命幻象、人世图景和心灵的追寻,用诗歌、用生命弹唱了一曲"世纪末"的哀歌。
张文刚
关键词:戈麦诗歌意象
写作既是心灵修炼,也是精神自慰——少鸿访谈录
2013年
张文刚:少鸿兄好!感谢你多年来每有新作都惠赠于我,我因此得以较为系统地阅读你的作品。而且先后还为你撰写了几篇评论文章。今天的访谈,我想就你的生活经历、创作旨趣、风格与技巧、爱好与性情等方面提一些问题,你看怎么回答都可以,随意一点。首先,我想从你的生活经历谈起。2011年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期间,你在接受“幻剑书盟网”记者采访时说自己有乡土情结。
张文刚
关键词:访谈录修炼心灵写作自慰
艺术传承与诗意传达——评少鸿的长篇小说《抱月行》
2012年
少鸿的长篇小说《抱月行》,用文学的形式表达了对"非遗"保护特别是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的思考。小说借"月琴"这一演唱形式构思立意,在人物命运的演绎中完成对艺术传承的智性思考和诗意表达。其思想意义和审美意蕴已超越单一的艺术形式和具象描写,上升到对生活方式、人格心志和艺术精神的洞察与观照。
张文刚
关键词:艺术传承诗意传达
诗国长城 文化丰碑——中国常德诗墙文化内涵解读
中国常德诗墙全长3000米,刻诗1200余首,刻嵌中外壁画43幅,由《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等六大部分组成。诗墙以时空交汇、纵横结合的构想寻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和谐...
张文刚
文献传递
中国现代诗学建构中的意象本质观
2010年
在中国现代意象诗学建构中,对意象本质的探讨最为充分。就对意象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来说,随着诗歌创作和时代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就意象命题的二元性来说,诗论家对意与象二者关系的探寻也见仁见智;就意象与中国传统诗学和西方诗学观念的渊源来说,诗论家对意象与比、兴、象征及意境的关联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释。
张文刚
关键词:诗学
从“抒情”到“书写”──杨亚杰的诗歌
2004年
湖南女诗人杨亚杰 2 0余年来一直默默坚守着诗歌圣坛 ,先后出版了诗集《赶路人》、《折扇》和《三只眼的歌》。她最近出版的《三只眼的歌》标示出她诗歌内容的深化和风格的转变 ,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独创性。其诗歌逐渐融入诗人生命的本真状态 ,成为一种朴素而带有诗性的生活方式 ,于是就有了从有意而为之的刻意“抒情”到自然而然的随意“书写” ,从匆匆“赶路”
张文刚
关键词:诗歌抒情
桃花源诗群的生活化抒写被引量:1
2015年
诗歌,唯有触摸、聆听和感悟,从诗歌语言的村庄抵达一个被创造的镜像世界,好与不好、美与不美,都带有个人的喜好和阅读印记,一旦说出也许就是流逝或者改变。但又不得不说,总有一些诗歌在风沙中坚守下来,
张文刚
关键词:诗歌语言生活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