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寿

作品数:129 被引量:300H指数:9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9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17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3篇牦牛
  • 26篇奶牛
  • 17篇卵巢
  • 13篇情期
  • 13篇激素
  • 12篇发情
  • 11篇小鼠
  • 10篇卵泡
  • 10篇繁殖
  • 9篇海拔
  • 8篇颈动脉
  • 8篇颈动脉体
  • 7篇妊娠诊断
  • 7篇生殖
  • 7篇同期发情
  • 7篇犏牛
  • 7篇黄牛
  • 7篇繁殖性
  • 7篇繁殖性能
  • 6篇体视学

机构

  • 129篇青海大学
  • 8篇海西州农牧局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青海省农牧厅
  • 3篇青海省畜牧兽...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海西州动物疫...
  • 3篇青海省河卡种...
  • 2篇新疆畜牧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伊犁职业技术...
  • 1篇西藏自治区农...

作者

  • 129篇张寿
  • 44篇常兰
  • 18篇宁鹏
  • 14篇王应安
  • 10篇卢福山
  • 8篇莫重辉
  • 8篇沈明华
  • 7篇贾荣莉
  • 6篇张松山
  • 6篇张勤文
  • 6篇孙应祥
  • 6篇靳智勇
  • 6篇张君
  • 5篇孙宝忠
  • 5篇拉毛彭措
  • 5篇马双青
  • 5篇谢鹏
  • 4篇王勇
  • 4篇孙建
  • 4篇陈刚

传媒

  • 19篇青海畜牧兽医...
  • 8篇黑龙江畜牧兽...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青海大学学报...
  • 5篇中国牛业科学
  • 4篇上海畜牧兽医...
  • 4篇中国兽医科技
  • 4篇畜禽业
  • 4篇中国奶牛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3篇四川畜牧兽医
  • 3篇中国畜牧杂志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辽宁畜牧兽医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甘肃畜牧兽医
  • 2篇肉类研究
  • 2篇中国养羊
  • 2篇畜牧与饲料科...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7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繁殖类型母牦牛发情周期中血浆P_4和17β-E_2水平的测定被引量:5
2003年
采用SN— 86 2型放射免疫γ计数器对不同繁殖类型母牦牛在发情周期中血浆P4 和17β E2 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二年产一胎母牦牛血浆P4 和 17β E2 含量略高于一年产一胎和三年产一胎母牦牛 (P >0 .0 5 )。
张寿王应安常兰尚海忠李万财李福寿
关键词:母牦牛发情周期血浆P4生殖激素
雷州山羊心脏乳头肌及腱索的形态学观察
2009年
为了保护和发展雷州山羊优势品种和丰富家畜解剖学的内容,用大体解剖学方法观察了15头雷州山羊心脏乳头肌和腱索的形态学特点。结果:①右心室内8例有3群乳头肌,分别为隔前乳头肌、隔后乳头肌和壁乳头肌,且仅1例的隔前乳头肌形成了较典型的乳头肌;而另7例心脏隔前乳头肌缺如。隔后乳头肌群中有大小2种乳头肌,且以大乳头肌为主,大乳头肌可分为附着型、游离型和中间型3种类型。其中,5例大乳头肌附近有小乳头肌,3例仅由3~5个小乳头肌组成,另外7例是仅由1~2个大乳头肌组成的。壁乳头肌群是由1个或2个大乳头肌组成的,乳头肌皆为游离型。②左心室内有2个乳头肌,即壁前乳头肌及壁后乳头肌,2个乳头肌均很发达,皆为附着型。同时还就乳头肌的形态、腱索的类型及连接方式等进行了描述。结论:雷州山羊长期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其心脏乳头肌及腱索具有一定的地域形态特征。
常兰张寿贾荣莉
关键词:雷州山羊心脏乳头肌腱索形态学
卵泡刺激素受体和黄体生成素受体在乏情期和怀孕期牦牛卵巢中的表达
本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象分析方法对乏情期、怀孕期牦牛卵巢的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卵巢的皮质、髓质、颗粒层和膜内层、黄体中都分布有FSHR和LHR。...
张寿吴威红常兰严作云张靖维
关键词:卵泡刺激素受体卵巢牦牛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出壳前后鸡小脑内的分布及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1999年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出壳前17、20胚龄和出壳后5、10、15日龄鸡小脑内生长相关蛋白(Growthassociatedprotein,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及终末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小脑皮质颗粒层中从20胚龄出现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到出壳后10日龄密度达到高峰,15日龄时又降低;小脑白质、小脑内侧核、小脑中间核、小脑外侧上核和小脑外侧下核在17胚龄时已有中等或较高密度的阳性纤维及终末,到20胚龄密度升至最高,这种密度保持到5日龄,到10、15日龄密度下降到较低水平。GAP43阳性神经纤维及终末密度变化在各脑区均呈现出由低—高—低的变化规律。
张寿常兰范光丽
关键词:小脑
牦牛和柴达木黄牛低氧通气反应及颈动脉体NO、NOS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旨在比较牦牛和柴达木黄牛低氧通气反应(HVR)特征及颈动脉体(CB)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选择生活在海拔3 200m临床健康的成年牦牛和柴达木黄牛进行13.9%O2低氧(模拟海拔6 000m)通气反应;采用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海拔3 200m牦牛、柴达木黄牛及模拟海拔6 000m时CB中的NOS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以及N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牦牛、柴达木黄牛低氧通气反应斜率(△VE/△SaO2)分别为(0.21±0.10)和(0.50±0.21)(L·min-1)/%SaO2(P<0.01);海拔3 200m时,CB中nNOS、eNOS、iNOS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牦牛与柴达木黄牛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模拟海拔6 000m时,CB中nNOS、eNOS、iNOS蛋白表达水平在牦牛与柴达木黄牛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模拟海拔6 000m的牦牛、柴达木黄牛CB中nNOS、eNOS、iNOS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海拔3 200m的牦牛、柴达木黄牛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模拟海拔6 000m组,牦牛、柴达木黄牛CB中NO含量均显著高于海拔3 200m(P<0.01或P<0.05),在模拟海拔6 000m组,牦牛CB中NO含量极显著高于柴达木黄牛(P<0.01),在海拔3 200m,牦牛与柴达木黄牛CB中NO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青藏高原世居牦牛低氧通气反应钝化,而柴达木黄牛对低氧的刺激保持较高的通气反应,急性低氧时牦牛CB内产生大量的NO可抑制对低氧的化学感受。
张寿靳国恩常兰吕军沈明华刘惠顾海燕雷乃虎
关键词:牦牛柴达木黄牛颈动脉体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安格斯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及其种特异性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研究引起青海省海西州漠河骆驼场安格斯种牛致死病因及其病原特征,试验以C47-8为质控菌株,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对无菌采集的病死安格斯种牛病料进行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纯化、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及其种特异性基因Kmt-1的检测。结果表明:临床分离株为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病料触片经美蓝染色镜检可见其呈两极着色特性;与C47-8间存在乳糖、蔗糖、木糖、水杨苷及尿素酶等5种生化鉴定差异;对小鼠具有致死性效应;对红霉素等22种抗生素耐药,平均耐药率为62.85%(22/34),而质控菌株则无耐药性。同时对提取的临床分离株DNA进行Kmt-1基因的PCR扩增,分别获得了大小为460 bp和253 bp的Kmt-1基因扩增片段;经序列分析,临床分离株Kmt-1基因与Gen Bank公布的序列之间的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100%;检测的最低DNA浓度为790 ng/m L;所应用的2对Kmt-1基因检测引物对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氏菌的扩增均为阴性。说明此次安格斯种公牛发病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建议该养殖场在做好饲养管理的同时,应加强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免疫预防和消毒处理措施,以减少或杜绝本病的再次发生。
张红见蔡其刚赵静张君张寿魏志焘戚睿斌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
安格斯肉牛与牦牛杂交及其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为了进一步优化牦牛肉品质,有效缩短牦牛养殖周期,提高其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方法]本研究进行了安格斯肉牛与牦牛杂交试验,,利用安格斯肉牛冷冻精液,对251头经产母牦牛进行了人工授精。[结果]人工授精后,分别于2013年产犊42头,成活率66.67%;2014年产犊51头,成活率95.7%;2015年产犊67头,成活率91.04%。[结论]牦牛膘情较好时期,受胎率可达83.33%,接近于奶牛人工授精的受胎率,达到了青海省牦牛人工授精的较高水平。
罗青宝布仁朝格图斯青扎西卓玛张寿常兰李福寿马玉林
关键词:安格斯肉牛牦牛杂交
牦牛胎盘粉对小鼠卵巢和子宫发育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试验对小鼠灌服牦牛胎盘粉,观察牦牛胎盘对小鼠卵巢和子宫发育的影响,以便探讨牦牛胎盘粉的药用价值。方法:采取健康牦牛的成熟胎盘,加工成胎盘粉,连续灌服小白鼠25d后处死,观察它们卵巢和子宫的变化。结果:试验小鼠连续灌服牦牛胎盘粉、人胎盘粉25d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子宫卵巢的重量、子宫角中断的直径、自公交的长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同饲养条件下,牦牛胎盘粉组、人胎盘粉组比对照组对实验小鼠的生殖器官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
周建邦张寿
关键词:小鼠卵巢子宫卵泡
柴达木三元牛与牦牛血液生理指标、体尺指标和生长激素含量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对年龄相近,统一管理的柴达木三元牛和牦牛血液生理指标、体尺指标和血清生长激素T3、T4及GH含量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旨在了解柴达木三元牛与牦牛生长发育情况,为牦牛和柴达木三元牛饲养繁殖和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对24头柴达木三元牛和24头牦牛血清中T3、T4及GH含量进行了测定,测量了柴达木三元牛和牦牛体高、体长、体重、管围、胸围指标,并分析了3种激素间以及生产性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柴达木三元牛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率及血小板总数均显著高于牦牛(P<0.01或P<0.05),而柴达木三元牛血液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粒细胞、粒细胞比率则显著低于牦牛(P<0.01或P<0.05)。②柴达木三元牛血清T4及GH含量均显著高于牦牛(P<0.01或P<0.05)。③柴达木三元牛虽然在体高、体长、胸围方面与牦牛相近,但在体重和管围方面明显优于牦牛(P<0.05)。GH与管围呈相关性,而T4则与各体尺指标间呈显著的相关性,尤其与体重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559。
卢福山常兰张寿王鹏
关键词:牦牛生理指标体尺指标生长激素
柴达木肉牛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马玉林刘书杰布仁朝格图扎西卓玛张寿仁青加严作云耿刚许显庆张靖维张君张晋青颜寿东华子昂杨慧青朱永成魏海芳兰生秀张卫忠幸福才索晓荣王照忠尚有安斯青倪关英浮怀琳韩方森巴文胜李志华完玛单智马菊兰竹添永星王成林祁世荣吴琴吕秉林才英徐尚荣李宗文
该项目应用牦牛远缘杂交技术,利用当地牦牛、柴达木黄牛优良畜种,引入安格斯肉牛品种基因,培育青藏高原独特的肉牛商品牛。确定了柴达木肉牛生产技术路线并转化培育成特色产业模式;规范了柴达木肉牛生产技术体系;制定了柴达木肉牛胴体...
关键词:
关键词:肉牛人工授精牦牛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