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安明

作品数:79 被引量:391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7篇土地利用
  • 14篇生态
  • 9篇土地资源
  • 9篇集约利用
  • 6篇生态安全
  • 6篇土地利用总体
  • 6篇土地利用总体...
  • 6篇土地生态
  • 6篇农村
  • 6篇耕地
  • 5篇统筹
  • 5篇土地生态安全
  • 5篇驱动力
  • 5篇节约集约利用
  • 4篇县域
  • 4篇协调发展
  • 4篇建设用地
  • 4篇城市
  • 4篇城乡
  • 3篇山区土地利用

机构

  • 77篇西南大学
  • 10篇国土资源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池州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77篇张安明
  • 6篇郭欢欢
  • 6篇杨庆媛
  • 6篇严超
  • 5篇王春霞
  • 5篇刘胜
  • 4篇吴仕海
  • 4篇周超
  • 4篇王朝彬
  • 4篇郭栋梁
  • 3篇刘帮友
  • 3篇牛乐德
  • 3篇石频
  • 3篇郭欢欢
  • 3篇李会巧
  • 3篇王小玉
  • 3篇杨盛元
  • 2篇荣慧芳
  • 2篇王力
  • 2篇邹小红

传媒

  • 14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2006年全...
  • 4篇2008年中...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2006’全...
  • 2篇2008’全...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农村小康...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 2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3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能源消费的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能源消费视角,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模型,从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碳足迹和碳排放强度3个方面,对重庆市1997-2010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呈增加趋势,由1997年的3 796.12×104t增加到2010年的9 435.21×104t;独立工矿用地的地均碳排放强度最大;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节能减排实施效果明显;碳足迹呈增加趋势,生产性土地面积不足以补偿土地碳足迹;(2)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碳足迹的多少顺序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圈","渝东北","渝东南"的空间分布状态.
吴仕海张安明曹伟李映晖李灿黄九松严超
关键词:能源消费土地利用碳排放碳足迹
基于AHP法的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被引量:15
2013年
为了明确重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利用2011年统计数据,并通过标准值标准化处理数据,依靠层次分析法(AHP)计算的权重,得出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59.56分。结果表明:重庆现代农业处在初步实现阶段,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并对重庆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李芸张安明
关键词:现代农业
科学发展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本质出发,对科学发展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实施保障措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以黔江区为例,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从法律法规、行政措施、经济措施、技...
叶宋铃张安明
关键词:法律法规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发展观
文献传递
从使用者观点评价都市河岸空间规划——以重庆市南滨路三期工程为例被引量:3
2006年
以重庆市南滨路三期工程为例,采用使用后评估方法,对都市河岸空间规划设计的成效进行评估,探讨使用者对空间设计、环境设施的功能性检视与评价,以作为都市河岸空间规划设计思考的方向。
杨亭杨庆媛张安明
关键词:使用后评估
Excel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的应用
2012年
探讨Excel应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库工作的可能性,介绍基于Excel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编制方法。本文以黔江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数据建库"图数一致性"有较大帮助,并能根据规划区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取得了快捷、准确且实用性强的成果。
孙宇毅张安明邓经川
关键词:EXCEL平衡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建设:互动关系与一体化推进被引量:14
2006年
土地利用与交通建设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两者协调则可以相互促进,反之,将导致两者的相互制约。本文分析了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两者实行一体化推进的具体建议和方法,以求贯彻科学发展观,让城市以更理性的方式增长,让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刘胜张安明王春霞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利用交通建设互动关系
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为科学的考量土地资源配置情况,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从土地自然属性、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益3个方面构建了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模型,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障碍度分析,指出南川区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其科学用地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3年间南川区土地利用绩效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利用效益起到主要作用,自然条件对土地利用绩效的提升的约束作用有增大的趋势;南川城市土地利用中应注重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实现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2)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既要考虑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特征,又要注意到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尤其土地的自然条件等。
郭栋梁张安明刘则方郭欢欢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
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评价被引量:19
2015年
基于耦合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模型,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变异系数法对重庆市1997-2012年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指数和产业结构综合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在不断上升,处于一般协调耦合阶段.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促进、配合得当,整体协调向前发展;3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对发展度变化较小,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在对应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方向日趋一致.
严超张安明石仁蓉刘燕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产业结构
基于熵值法的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2010年
此项研究利用熵值法评价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程度,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法得出农村居民点利用的集约度。以重庆市黔江区的30个乡镇及黔江区整体作为评价对象,根据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指标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集约度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投入,其次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结构、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和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益;黔江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较低,且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十分明显。
胡馨张安明
关键词:熵值法评价指标
基于变权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以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在农村土地整治、农民新村建设广泛开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成为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运用局部惩罚型变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适宜性综合得分,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得分结果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4类,各类型分别占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的61.38%,27.81%,9.83%和0.98%.
肖寒月张安明张田方周泽丽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