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姗姗

作品数:119 被引量:24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会议论文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7篇细胞
  • 42篇贫血
  • 41篇再生障碍性贫...
  • 41篇障碍性贫血
  • 35篇补肾
  • 28篇急性
  • 26篇疗效
  • 23篇再障
  • 23篇中药
  • 23篇骨髓
  • 22篇免疫
  • 19篇急性再生障碍...
  • 18篇增生
  • 18篇综合征
  • 18篇骨髓增生
  • 18篇骨髓增生异常
  • 17篇异常综合征
  • 17篇中医
  • 17篇白血
  • 17篇白血病

机构

  • 117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119篇张姗姗
  • 99篇刘锋
  • 73篇李柳
  • 69篇唐旭东
  • 62篇郑春梅
  • 58篇刘驰
  • 55篇麻柔
  • 53篇全日城
  • 41篇肖海燕
  • 40篇杨晓红
  • 34篇许勇钢
  • 32篇胡晓梅
  • 30篇王一佼
  • 16篇王洪志
  • 16篇胡乃平
  • 15篇徐述
  • 11篇王忠芬
  • 10篇刘池
  • 8篇许勇刚
  • 7篇郭小青

传媒

  • 14篇第十一届全国...
  • 6篇白血病.淋巴...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陕西中医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庆祝中国中医...
  • 3篇第八届全国中...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北京中医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4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分型论治联合环孢菌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初探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中医分型论治联合环孢菌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中医不同证型与西医分型在疗效方面的相关性。方法5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按FAB分型为难治性贫血和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两型,分别随机入组分成环孢菌素治疗组与全反式维甲酸对照组,两组均加用中药辨证分型论治。观察不同组别(西医分型及中医分型)间外周血象等的变化情况以观察及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3%)、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33%)均高于对照组(39%,0);治疗组治疗后在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3个方面的改善均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仅血红蛋白有所提高(P<0.05);中医气血两虚型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结论中医分型论治联合环孢菌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中医分型与西医分型在疗效等方面具有相关性,说明中医分型治疗的必要性。
李柳徐述胡乃平王忠芬刘驰肖海燕唐旭东郑春梅张姗姗刘锋麻柔
关键词:中医分型论治环孢菌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基于血气火关系探讨“从气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证思路被引量:2
2022年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以出血、乏力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其治疗不离治血、治气、治火。文章基于血气火关系,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进行探讨。通过回顾文献,分析其“从气论治”理论依据;从辨病辨证角度,阐述“从气论治”临证思路及其机制。发现血气火3者关系密切,相互承载转化制约;“从气论治”主要分为气之不及与气之太过,治以益气固表、益气生血、益气摄血、温阳益气、补气祛阴火、行气化瘀及清气降火等;“气”与免疫因素关系密切,“从气论治”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发挥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中医治疗提供思路。
宋英胡晓梅张姗姗吕妍孙妍全日城
关键词:从气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41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探索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ALL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41例初治成人ALL临床资料,41例患者均服用中药汤剂辅助治疗,...
刘晶刘锋郭小青李柳刘驰张姗姗肖海燕郑春梅唐旭东全日成
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NA磷硫酰化初探
目的:目前哺乳动物中是否存在磷硫酰化国内外均未见报道.青黄散治疗MDS总有效率达80%,青黄散中含有硫化砷,长期服用青黄散并受益的患者,其体内是否存在DNA硫修饰?自然界多种药物如博莱霉素等抗生素对DNA会造成损伤断裂;...
张姗姗杨晓红许勇刚全日城胡晓梅刘锋麻柔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青黄散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被引量:5
2002年
张姗姗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免疫功能状态自然杀伤细胞
环孢霉素A治疗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药浓度与疗效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治疗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5~2010年接受CsA治疗的20例PRCA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0例患者中,1例血红蛋白提升到80g/L...
白薇李柳刘驰张姗姗肖海燕郑春梅徐述唐旭东刘锋麻柔
关键词: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霉素A血药浓度
文献传递
减剂量环孢霉素联合中药治疗老年纯红再障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研究减剂量CsA联合中药治疗老年PRCA患者,探讨CsA起效血清血药浓度以及评价其安全性,为老年PRCA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所有老年PRCA患者24例,予以CsA75mg/次,每日2次,口服.中药予...
全日城张姗姗刘志运刘晶刘锋
关键词: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ATG/ALG联合中药治疗肝炎相关再障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补肾中药联合ATG/ALG治疗肝炎相关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992年9月012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经补肾中药联合ATG/ALG为主治疗3个月以上且随访至少1年以上的HAAA7例患者的...
王一佼唐旭东李柳刘驰张姗姗郑春梅全日城刘锋
补肾中药联合ATG或AL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重型再障)以补肾中药联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影响疗效因素。方法:采用补肾中药联合ALG/ATG对重型再障患者进行治疗,辅以环孢菌素A、雄激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结果:①可评价的71例重型再障患者中(随访1年以上)基本治愈30例(42.3%),缓解11例(15.5%),明显进步18例(25.4%),无效12例(16.9%),总有效率为83.1%。②新诊断重型再障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于0.2×109/L时疗效较好(P=0.0001),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高于10×109/L时疗效较好(P=0.001)。但性别(P=0.320)、年龄(P=0.563)、病程(P=0.334)、血小板(P=0.621)、骨髓淋巴细胞(P=0.632)与重型再障疗效无明显关系。③通过Kaplan-Meier过程对可能影响重型再障患者生存期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P=0.026)大于60岁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但中性粒细胞计数(P=0.288)、网织红细胞计数(P=0.205)、血小板计数(P=0.917)、骨髓的淋巴细胞比例(P=0.914)、发病至使用ATG/ALG的时间(P=0.093)对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补肾中药联合ATG/ALG治疗重型再障,发病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高于10×109/L似可作为预测治疗有效指标,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唐旭东刘锋李柳刘驰张姗姗肖海燕郑春梅徐述麻柔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补肾中药预后因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选用免疫抑制剂或雄激素治疗预测指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和评价以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Th2、T-bet和GATA-3基因表达及中西医诊断标准为主建立的多变量指标,作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选用免疫抑制剂或雄激素的预测指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5例A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同时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T-bet和GATA-3基因表达,并以免疫抑制剂和雄激素有效病例做Logistic回归方程及ROC曲线分析。结果(1)按SPSS的ROC曲线模型,设定假阳性率为0.10,取P值为0.832,若P值≥0.832时,判定患者为免疫紊乱状态,应加用免疫抑制疗法(IST)治疗;若P值<0.832时,判定患者为骨髓衰竭状态,应加用雄激素治疗。(2)提出AA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大致分为以异常免疫为主和以骨髓衰竭为主两个阶段,以异常免疫为主应加用IST治疗;以骨髓衰竭为主应加用雄激素治疗。结论上述预测方法可判断AA患者处于以异常免疫为主或以骨髓衰竭为主状态,指导免疫抑制剂或雄激素的临床应用。
唐旭东张姗姗麻柔许勇钢杨晓红肖海燕李柳胡乃平郑春梅刘锋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剂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